描写大梁的宋诗诗句
描写大梁的宋诗诗句。
描写大梁的宋诗诗句
大梁[dà liáng]
释义:
1
古地名。
2
星次名。在十二支中为酉,在二十八宿为胃、昴、毕三星。
3
房屋的主梁。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者。如:扛大梁;挑大梁。
列表:
-
1
上帝歆炎宋,真人奋大梁。
胡宿《吴兴秋晚郡斋长句》 -
2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邓肃《玉山避寇》 -
3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张元干《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其一》 -
4
大梁在何许,我心欲飞动。
王之道《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其五》 -
5
何如着鞭走大梁,我亦与子同翱翔。
刘子翬《刘兼道猎》 -
6
大梁千里森寒玉,琼茅桂栋营山麓。
冯时行《自开江归依山结茅以居偶成长句》 -
7
呜呼哀哉公死矣,万乘何当归大梁。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8
橐驼挽入大梁都,璧水湛湛河出图。
洪适《石鼓诗》 -
9
燕山台殿压阿房,又欲移巢占大梁。
周麟之《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九》 -
10
大梁二月杏花开,锦衣公子乘传来。
陆游《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 -
11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梅尧臣《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 -
12
士曰陟少室,女曰归大梁。
梅尧臣《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
13
-
14
当时思大梁,还望已徘徊。
梅尧臣《尉氏县阮籍啸堂》 -
15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陆游《秋思六首 其四》 -
16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范成大《双庙》 -
17
远水未生冻,轻舟归大梁。
梅尧臣《送裴节推归京》 -
18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䆗窕。
梅尧臣《汴堤鶑》 -
19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梅尧臣《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
20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梅尧臣《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
21
身在大梁尘土中,心思隠静云山里。
梅尧臣《寄达观禅师》 -
22
大梁美酒斗千钱,欲饮常被饥窘煎。
梅尧臣《李审言遗酒》 -
23
大梁车马地,尘土飞百尺。
梅尧臣《邃隠堂》 -
24
大梁国南门,驲骑方腾趋。
梅尧臣《书南事》 -
25
大梁贵人与年少,红泥罂盎鸟归飞。
梅尧臣《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缾》 -
26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
梅尧臣《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
27
二月雪飞鸡狗狂,锦衣走马回大梁。
梅尧臣《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 -
28
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
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一》 -
29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峯来眼底。
梅尧臣《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
30
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
梅尧臣《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31
三日违大梁,两宿此迟留。
梅尧臣《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
32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梅尧臣《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
33
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疎。
梅尧臣《梦后得宋中道书》 -
34
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
罗颂《兰亭序墨本》 -
35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边泪滴肝肠痛。
梅尧臣《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
36
天王居大梁,龙举云必随。
梅尧臣《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 汴渠》 -
37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梅尧臣《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
38
翰林能忆否,此景大梁无。
梅尧臣《大明寺平山堂》 -
39
我今趁君君趁王,趁入大梁须执手。
梅尧臣《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
40
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梅尧臣《庙子湾下作》 -
41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梅尧臣《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
42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梅尧臣《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
43
金刀璀错截嫩节,铜駞不与大梁赊。
梅尧臣《韩持国遗洛笋》 -
44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
45
赠我居大梁,蓬门方尘埃。
梅尧臣《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
46
衣上大梁雪,门前武昌车。
梅尧臣《送辛都官知鄂州》 -
47
几年客大梁,着尽箧中衣。
梅尧臣《送李灏秀才南归》 -
48
胡儿走马大梁城,对君此画空三叹。
周孚《金山海书记寄七骑》 -
49
大梁城里王居士,园有江南数种梅。
赵蕃《过王宗臣允元园庐三首 其一》 -
50
赢得牢愁三万斛,孤舟撑入大梁城。
曾极《后主祠》 -
51
现菴主人同吾张,故家文献出大梁。
张镃《题寒绿轩》 -
52
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赵由济《谱乐歌》 -
53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周文璞《剑客行》 -
54
大梁危欲压,小柱亦半欹。
洪咨夔《古意谢崔杨州辟 其一》 -
55
于皇永昌陵,食龟大梁都。
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杜遣怀韵见寄因和酬之》 -
56
壁观胡僧入大梁,单传必死活人方。
释普济《送日本国僧二首 其一》 -
57
鸾旂龙驭犹西浙,貂帽狐裘满大梁。
程公许《代寿李参预鴈湖先生五十韵》 -
58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
刘克庄《大梁老人行》 -
59
醉中别大梁,西归胃水阳。
田锡《寄宋白拾遗》 -
60
或屠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邵雍《观棋大吟》 -
61
大梁二壮士,千古姓名香。
胡仲弓《侠客》 -
62
复遇大梁爱文艺,余臣往往与瀛登。
方回《南唐》 -
63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方回《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其二》 -
64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方回《题东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诗后》 -
65
侯朱决计全危赵,毛薛谋归保大梁。
徐钧《信陵君》 -
66
招摇大梁市,揽辔御侯嬴。
韩维《读信陵传》 -
67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
韩维《子张子夏庙同邻几圣俞过作》 -
68
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赵友直《命子篇》 -
69
大梁从古名都会,宫阙当年亦壮哉。
韩维《西城三绝句 梁王城》 -
70
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
曾巩《胡使》 -
71
华堂昨夜读书客,匹马今朝游大梁。
曾巩《送李撰赴举》 -
72
云我大梁客,游说万乘前。
刘敞《送袁同年殿丞陟通判抚州因还洪井旧居袁在朝数上书言当世事某与袁别十年矣语旧多可悲者留三日乃去》 -
73
刘生大梁客,五十耻独醒。
刘敞《送刘初平谒会稽范吏部》 -
74
大梁多长者,燕赵有古风。
刘敞《古侠客行》 -
75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余。
刘敞《煌煌京洛行》 -
76
昔别大梁下,至今三岁余。
刘敞《寄因甫》 -
77
同日大梁客,共登青云梯。
刘敞《送同年王殿丞知鄞县》 -
78
吾能事应聘,见尔大梁门。
刘敞《得和书自越入京时寓商丘》 -
79
那知梦识路,先入大梁城。
刘敞《寄书》 -
80
大梁公子乐邯郸,爱士能从市井间。
刘敞《杂诗三首 其一》 -
81
金刀璀璨截嫩节,铜钱不与大梁赊。
刘敞《笋》 -
82
大梁崔白亦善画,曾见桃花浄初吐。
王安石《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
83
低回大梁下,屡叹风沙恶。
王安石《冲卿席上得作字》 -
84
缨旄脱尽归大梁,翻然出走天南疆。
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 -
85
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
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 其二》 -
86
去年约子游山陂,今者仍为大梁客。
王安石《过刘贡甫》 -
87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
王安石《估玉》 -
88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王安石《送谢师宰赴任楚州 其一》 -
89
大梁春费宝刀催,不似湖阴有早梅。
王安石《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 -
90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
王安石《省中二首 其二》 -
91
大梁千万家,回首云濛濛。
王安石《梁王吹台》 -
92
秦兵谋大梁,决河灌夷门。
刘攽《咏史 其二》 -
93
前日移舟就近村,送君西望大梁门。
沈遘《次韵和王岩夫见寄》 -
94
轻舟喜出大梁城,更得高才共载行。
沈遘《赠王平甫》 -
95
朱旗大梁野,英气吞八荒。
孙觉《介亭》 -
96
大梁三尺雪,冰泥变尘坌。
刘挚《观音院饯送章子平出守郑州探得近字》 -
97
两桨东飞下大梁,樽罍漂泊过重阳。
刘摰《出都二首 其一》 -
98
会稽之南罗浮北,中有大梁神仙宅。
蔡瑗《梁山瀑布》 -
99
高适游大梁,马周隐新丰。
冯山《题范亦颜圣邻同年集后》 -
100
盛倾绿酒鲙肥鲈,承诏还从大梁去。
郭祥正《姑苏行送胡唐臣奉议入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