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地形的宋诗诗句
描写地形的宋诗诗句。
描写地形的宋诗诗句
地形[de xíng]
释义:
1
地面的形状。
2
指地理位置。
列表:
-
1
翠压群峰地形直,落日猿声在空碧。
释延寿《积翠峰》 -
2
设险得地形,戎丑期远屏。
张嵲《斤竹岭》 -
3
地形侵楚庳,渠尾入淮长。
宋祁《霜宇》 -
4
万壑千岩百尺楼,地形高压浙东州。
吴芾《远眺》 -
5
六幕风轻昼刻长,地形卑湿近南方。
宋祁《夏日》 -
6
初地形容古,弥天语论清。
余靖《慧照大师》 -
7
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
吕愿中《华景洞》 -
8
水势大江横北固,地形小鲁望东山。
姜特立《潘提属拱翠楼》 -
9
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
梅尧臣《张脩赴威胜军判官》 -
10
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
朱熹《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
11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梅尧臣《送陕西都运彭待制》 -
12
地形盘薄一都会,山色周遭万玉簪。
张栻《九日登千山观》 -
13
谢客纾目力,郭公参地形。
许及之《次韵薛子明由罗浮登富览》 -
14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
章甫《送冯圆仲入蜀》 -
15
地形窄束甲刺骨,眦裂不复能相鏖。
苏舜元《瓦亭联句》 -
16
地形东带越,山势右襟吴。
曾丰《经从两浙》 -
17
两冈相望山壁立,地形脊高势回潴。
顾时大《题丹徒漕渠》 -
18
尚嫌地形浅,笋伙当掘斸。
赵蕃《有怀竹隠之笋复用前韵》 -
19
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
赵蕃《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作》 -
20
地形峻极真如此,全胜当时却月营。
马之纯《白下亭》 -
21
高顶宜登望,吾州见地形。
徐照《浄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 绝境亭》 -
22
地形着山川,记载具文籍。
陈文蔚《追赋秋浦》 -
23
地形窄束甲刺骨,眦裂不复能相鏖。
苏舜钦《瓦亭联句》 -
24
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韩琦《常山出郊马上口占》 -
25
地形难扑徒临水,天意能回遽反风。
华岳《题富沙庙》 -
26
水气淼茫吞八极,地形磐礴跨三吴。
吴泳《题望湖亭》 -
27
地形缘水尽,潮势挟山来。
戴栩《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 其一》 -
28
将由岩窍多,或是地形穹。
刘克庄《风》 -
29
天气浊多人欲睡,地形卑甚物先梅。
李觏《晚思》 -
30
地形虽险易,坤道自刚柔。
王柏《立斋游山不能偕次遁泽韵二首 其一》 -
31
古岸侵烟出,沙冈拥地形。
释绍嵩《绍兴道中》 -
32
灶妇知蚕性,田夫识地形。
释文珦《野步》 -
33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蔡襄《送石昌言知宿州》 -
34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蔡襄《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 -
35
地形连斗阁连云,松籁曾经佛祖闻。
薛嵎《松风阁》 -
36
规天矩地形制毓,中或辟流外圭角。
王益柔《奉答尧夫先生金雀石砚诗》 -
37
惜哉神禹疏,高下昧地形。
方一夔《观兼山黄公河海图二首 河》 -
38
我欲决渠疏积水,干塘江口地形低。
陈襄《题毗陵郡图》 -
39
地形广长数千里,风俗好佛颇富庶。
郑思肖《元鞑攻日本败北歌》 -
40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文同《北城楼上》 -
41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崔觐《兴元 其一》 -
42
金锡飞来日,灵鳌负地形。
倪应渊《金山寺》 -
43
霸气不随天数尽,神祠犹压地形偏。
冉居常《白帝庙》 -
44
地形东吴越,江险通卭崃。
刘敞《金山东崖北望海门》 -
45
人远地形旷,气收天宇高。
刘敞《后出郊二首 其一》 -
46
地形天事无久长,何况人情足驰骋。
刘敞《大雨行》 -
47
江势横来控南楚,地形前不瞰东吴。
司马光《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
48
汾晋地形美,古今多钜贤。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一》 -
49
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
司马光《和景仁叠石溪》 -
50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
张徽《闻龙学平昔曾游颍川西湖有诗以寄之》 -
51
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
潘兴嗣《龙沙》 -
52
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王安石《九井》 -
53
盘礴迥知灵秀境,极高方见地形宽。
李复圭《先照亭》 -
54
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徐积《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 -
55
人性坚悍,地形险要。
徐积《送裴守》 -
56
地形从此坦,山势为谁收。
吕陶《和成都道中》 -
57
纵观天势淡,俄失地形窊。
吕陶《再和初春微雪》 -
58
方直端平象地形,形壅水流流若璧。
杨杰《辟雍砚上胡先生》 -
59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具为散逸材。
魏野《书闰师白莲堂》 -
60
始知地形隘,何由保无恙。
沈辽《零陵观大水》 -
61
胜绝瞿塘险,西陵古地形。
冯山《瞿塘峡》 -
62
裂瓦欹椽五六间,地形高下颇依山。
郭祥正《开元客馆》 -
63
地形或褊隘,后墙可展扑。
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 -
64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孔武仲《过淮》 -
65
城隅东北起危亭,卧栋飞檐控地形。
彭汝砺《和张侍读总翠亭》 -
66
断云见天色,残潦知地形。
孔平仲《九日独登曹亭》 -
67
地形磅礴接匡庐,旷野人烟乍有无。
孔平仲《至城东作 其一》 -
68
谷底一墟落,地形如盎盆。
黄庭坚《庚申宿观音院》 -
69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云涛》 -
70
地形旧压重城峻,天势初围叠嶂低。
方泽《斯美堂》 -
71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
释惠崇《句 其二》 -
72
地形天巧世莫测,插出怪变知何年。
米芾《揽秀亭》 -
73
淮山畎浍奔东海,注作陂池地形改。
华镇《新开河》 -
74
何穷人事水东去,如故地形山四来。
贺铸《彭城三咏 歌风台词》 -
75
镇地形何直,参天势自孤。
太史章《题幽石》 -
76
澄澄天影回,杳杳地形直。
释重显《送僧》 -
77
地形吞七泽,山势压重湖。
朱正辞《句》 -
78
山川湖外远,牛斗地形分。
王庭珪《和黄子余湖南道中寄弟子默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