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唐人的宋诗诗句
描写唐人的宋诗诗句。
描写唐人的宋诗诗句
唐人[táng rén]
释义:
1
指唐代人。
2
指中国人。
列表:
-
1
隋物尚余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刘昉《句》 -
2
下有唐人元杰记,读之聊足慰登临。
汪任《根辋岩》 -
3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胡铨《和和靖八梅 其一》 -
4
试将风格比唐人,堪与拾遗参感寓。
王之望《许总卿见和再用韵》 -
5
收功祛疟鬼,流咏起唐人。
史浩《钟馗图得人字》 -
6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
李石《沉黎四首 其二》 -
7
鉴水萦回三百里,风流何止两唐人。
王十朋《鉴湖》 -
8
端似唐人会合年,句追籍彻孟韩联。
王十朋《惠夫子绍二同年怀章过夔宗英赵若拙联舟西上赋诗二首记吾三人会合之异次韵仍简二同年 其一》 -
9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刘望之《题三学山》 -
10
艺祖枌榆社,唐人保塞军。
洪适《过保州》 -
11
不是向来元祐脚,唐人文字晋人书。
姜特立《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其一》 -
12
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
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 -
13
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
陆游《寄题庐陵王晋辅先辈桂堂》 -
14
唐人画马如相马,□□不在骊与黄。
陆游《韩干马图》 -
15
笑忆唐人句,无晴还有晴。
杨万里《初夏日出且雨》 -
16
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欲割诗坛。
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
17
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
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
18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 -
19
唐人此句真绝唱,后来诗人半语无。
杨万里《题徐载叔双桂楼》 -
20
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
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 -
21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杨万里《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
22
临摹更陋唐人笔,不脱兰亭旧界阑。
李洪《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 其三》 -
23
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项安世《游齐山》 -
24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
项安世《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联》 -
25
唐人诗板四十五,丽句亭中岁月深。
项安世《游云门山读亭中诗板拟丐使者以石易之》 -
26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
27
后来数唐人,款乃岩隈宿。
陈傅良《张漕行部过湘岸有作因次其韵》 -
28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楼钥《跋汪季路所藏脩禊序》 -
29
尧言不数汉文章,漫说唐人万丈光。
袁说友《恭和御制赐进士诗韵二首 其二》 -
30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虽作古人诗。
杨简《偶作 其一五》 -
31
唐人重人日,往往见于诗。
赵蕃《人日感怀因寄玉山亲旧并以示当涂溧阳诸表弟》 -
32
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
赵蕃《跋刘溪翁题韩府诗 其一》 -
33
绝胜唐人作诗苦,推敲一字强雕镌。
袁燮《与韩抚干大伦八首 其三》 -
34
乘闲陟上方,徧寻唐人石。
冯伯规《登云间阁》 -
35
拆破唐人绢,经经是双丝。
徐照《自君之出矣 其一》 -
36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陈文蔚《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 读书亭》 -
37
多少唐人诗意思,无人知得更冥冥。
高似孙《参政钱公山园》 -
38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直指待馿年。
释普岩《达磨大师赞》 -
39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须作古人诗。
曹彦约《偶成 其四》 -
40
西祀唐人相国常,首变蛮俗趋文风。
陈淳《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
41
洗梦唐人诗句里,惊霄前哲石碑间。
韩淲《同昌甫游瑞应峰一宿次韵》 -
42
唐人楷法今人少,笔数当年虞与欧。
韩淲《次韵昌甫所题唐宋诸贤画像石刻 其四》 -
43
诗得唐人句,碑临晋代书。
徐玑《次韵刘明远移家 其二》 -
44
南渡名方着,唐人不到兹。
徐玑《鴈山》 -
45
不学施家女,只学唐人诗。
释居简《书雪巢林景思诗卷》 -
46
乘闲陟上方,□寻唐人石。
赵希浚《题云间阁》 -
47
-
48
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
周文璞《下竺》 -
49
琼花今日多从辩,玉蘂唐人早有诗。
郑损《琼花 其一》 -
50
诗跨唐人未数钱,定应妙思入风烟。
陈宓《右》 -
51
莫言纳禄寻常事,试读唐人梦谒赋。
高翥《贺杨东山休致》 -
52
唐人重科甲,拟以折桂荣。
真德秀《题全氏三桂堂》 -
53
唐人春深题,用韵工车斜。
魏了翁《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其三》 -
54
-
55
唐人漫自说金华,山谷云孙自当家。
吴泳《读黄子实诗卷》 -
56
唐人硬黄昔流声,纸古墨暗如晨星。
岳珂《王导怀感帖赞》 -
57
唐人善书者,晨夕临鹅池。
岳珂《右军安问帖赞》 -
58
唐人摹帖多自喜,千古换鹅谁趾美。
岳珂《右军转胜帖赞》 -
59
唐人旧题处,那复有江枫。
程公许《枫桥寺侍悦斋先生诲语三日而别》 -
60
唐人旧吟处,古殿昼多阴。
程公许《枫桥寺小憩 其四》 -
61
我曾礼足持秘呪,宝绘偶得唐人笔。
程公许《鴈湖先生揆初在旦某以家藏唐画炽盛光如来像一轴祝先生寿稽首说偈云》 -
62
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随炀帝藏。
林表民《题大慈寺兼简照讲师》 -
63
吟高已中唐人律,名重宜魁浙漕闱。
陈郁《以七字律羽扇赠行》 -
64
字肩米老神尤健,诗角唐人气欲陵。
陈郁《郭戆菴惠诗为谢》 -
65
依然还我唐人译,始有人知是梵书。
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其四三》 -
66
清于楚客滋兰日,贫似唐人乞米时。
刘克庄《答友生》 -
67
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刘克庄《路傍桃树》 -
68
颇闻精选理,何必慕唐人。
刘克庄《答罗天骥》 -
69
好陈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
刘克庄《广州劝驾一首》 -
70
唐人未识花高致,苦欲为渠聘海棠。
刘克庄《九叠 其九》 -
71
室如蒙叟生虚白,诗赛唐人选极玄。
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 其一》 -
72
晋代褒勋侯谢澹,唐人诏姓取颜标。
刘克庄《赠宇文贡士》 -
73
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
刘克庄《自题长短句后》 -
74
晋士讐阮籍眼,唐人观李邕眉。
刘克庄《臈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閤睡傍无侍者仆于户限眉鼻伤焉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 其七》 -
75
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刘克庄《池上对月五首 其三》 -
76
杨子雕镌夸赋丽,唐人锻炼说诗深。
刘克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其六》 -
77
诗名压尽江湖客,要在唐人向上居。
许棐《赠元耘轩》 -
78
看彻唐人诗一卷,夕阳犹在杏花枝。
吴惟信《春咏》 -
79
晦迹雪岩日久长,唐人冠帽道衣裳。
吴惟信《赠隠士》 -
80
唐人十日咏,早有怨人心。
吴惟信《良月对菊》 -
81
读尽唐人寒食诗,人于此日重伤悲。
李龏《寒食日》 -
82
也须趁取些强学,作个唐人五达灵。
白玉蟾《赠王太尉》 -
83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鴈鸣。
白玉蟾《赠赵太虚画竹石》 -
84
唐人五字魂遶天,箕敛四大归新篇。
唐士耻《题彭绍墨》 -
85
上越王之危台兮,诵唐人之杰句。
孙因《越问 良牧》 -
86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邵雍《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
87
吟怀祗怕俗尘迷,若慕唐人也自痴。
刘翼《戏和刘雪巢题壁韵》 -
88
小窗独对萧萧雨,临得唐人乞米书。
王琮《客中从厚禄故人乞米》 -
89
唐人犹有故家存,山里鸬鹚步下村。
方岳《元英先生家鸬鹚步当文正时其裔孙楷登进士赠之诗云唐家三百年冠盖谁有诗书到远孙予家自严徙徽而谱系远矣因览石刻次韵左方》 -
90
笑杀唐人风味短,不应唤作弄珠人。
潘牥《梅花 其一》 -
91
唐人尚五言,秀句推柳塘。
卫宗武《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 -
92
谱接唐人传,句与唐人俪。
卫宗武《赠白湛囦》 -
93
开缄疑晋帖,赓句逼唐人。
卫宗武《挽悟悦师二章 其二》 -
94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释文珦《送僧归庐山》 -
95
吟徧唐人句,玄踪不易攀。
释文珦《云门六寺即唐灵澈师旧隠》 -
96
维昔晋唐人,其心多爱竹。
释文珦《竹间吟》 -
97
学遵东鲁训,句逼晚唐人。
胡仲弓《汤惠院以五言定交用韵以谢》 -
98
学到唐人超绝处,前身便是武元衡。
胡仲弓《题武适安宁卷》 -
99
碣石唐人墓,桃源晋地名。
胡仲参《过永春县》 -
100
唐人科举更糊名,天下英雄消沮尽。
柴望《塞下行赠韦士颖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