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周南的宋诗诗句
描写周南的宋诗诗句。
描写周南的宋诗诗句
周南[zhōu nán]
释义:
1
《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陕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颂扬周德化及南方。
2
代称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为周公旦的采邑,故称。
3
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阳)以南。
4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列表:
-
1
东陆韶光先四序,周南风化被群芳。
胡宿《皇后閤春帖子 其三》 -
2
黛压周南野,岚薰巩右天。
宋庠《郡楼望嵩少作》 -
3
周南日夕归心动,笙月飘风尽有山。
宋庠《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其八》 -
4
云何士元淹骥足,留滞太史周南维。
苏籀《送滁守蔡瞻明提举》 -
5
周南弗墙面,班诫克刑仪。
苏籀《潘卿求内主令人挽章二首 其一》 -
6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李若水《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其四》 -
7
周南知盛德,江左在斯民。
曹勋《张右相生日二首 其二》 -
8
汉东烟树露蝉嘶,回首周南涕易危。
宋祁《送长兄游随阳》 -
9
俯首周南泪未干,惊开鱼素得双盘。
宋祁《感怀》 -
10
浅薄承恩愧无补,愿歌风雅继周南。
过孟玉《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其一》 -
11
敢说麕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胡铨《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
12
君空冀北今行矣,我滞周南岂偶然。
陈棣《送郑舜举赴阙 其二》 -
13
欲观骚雅继周南,虎子应须虎穴探。
陈棣《观曹寿卿上舍诗轴题其后 其二》 -
14
何异周南太史家,西上九疑东访禹。
陈长方《赠画者徐琛》 -
15
留滞周南隔要津,尚余家传付坚珉。
李石《挽何与时》 -
16
周南暂留滞,莫改岁寒柯。
黄公度《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其二》 -
17
淹留正似周南老,戏剧何争灞上儿。
宋祁《自讼 其一》 -
18
谷口输谁隠,周南愧自留。
宋祁《得故人杨备书》 -
19
一见便知空冀北,三年长叹滞周南。
王十朋《赠李宜之运干》 -
20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林光朝《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
21
周南底事苦淹留,杯水那容万斛舟。
王灼《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其二》 -
22
周南留滞几年余,笔力追还两汉初。
韩元吉《送周承勋赴荆南幕》 -
23
小儒未叹周南滞,但喜逢人敢说诗。
韩元吉《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其一》 -
24
初无周南恨,内乐侈圭组。
李流谦《失题》 -
25
太史周南方卧疾,拾遗剑外又逢春。
陆游《倚楼》 -
26
孤臣老抱周南恨,壮观空存梦想间。
陆游《闻虏政衰乱扫荡有期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
27
兹继周南篇,短桡宁及舰。
梅尧臣《依韵和晏相公》 -
28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
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 其三》 -
29
周南又小春,微温入花骨。
范成大《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复次知府秘书赠行高韵》 -
30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范成大《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作驩喜口号》 -
31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
范成大《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其一》 -
32
君行共叹空冀北,我衰谩作周南留。
周必大《送葛谦问运干》 -
33
春生从太极,化洽本周南。
周必大《立春帖子 太上皇后阁 其二》 -
34
化洽周南无一事,尚吟絺绤葛覃章。
周必大《端午帖子 太上皇后阁 其五》 -
35
汗简杀青推老手,未应留滞只周南。
史尧弼《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其一》 -
36
周南留滞意,聊试小棠阴。
释宝昙《江阁》 -
37
独怜太史周南滞,不预尧阶贺太平。
李洪《即事 其一》 -
38
平生身计拙如鸠,更向周南怨滞留。
李洪《同子永和贝元复春日韵 其一》 -
39
因君去觅仙洲路,却叹周南独滞留。
朱熹《次清湍亭韵二首 其一》 -
40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朱熹《题霜杰集》 -
41
莫作周南叹,终期冀北程。
张栻《谢胡掾惠诗》 -
42
细擘轻红倾瑞露,周南端复且淹留。
张栻《初食荔枝 其一》 -
43
颇思甫里陪觞咏,不叹周南更滞淹。
陈造《春雨赠陈主管》 -
44
彤庭对策决大疑,制草说命周南妃。
许及之《又次韵转庵用食黄雀韵赞叹邓长孺曩得予端研邓为转庵甥方在疚》 -
45
慈亲眉寿闲居好,谁道周南叹滞留。
虞俦《和俞孚仲游南坡 其二》 -
46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
虞俦《酬常丞见和》 -
47
渊明栗里终归去,太史周南枉滞留。
虞俦《戏书》 -
48
商野幽人梦,周南太史书。
陈谠《弹丸山》 -
49
昔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周南太史公。
周孚《龚良臣知状二首 其二》 -
50
应聘岂能如水北,䌷书何事尚周南。
程洵《再韵呈诸公》 -
51
平生湖海敝貂裘,一笑周南底滞留。
廖行之《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其三》 -
52
如今官事真谁了,底事周南独子留。
廖行之《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 其四》 -
53
王化周南始,儒缝鲁俗通。
石介《留守待制视学 其一》 -
54
累年分领西台宪,留滞周南人共叹。
文彦博《送子骏朝议归阙》 -
55
留滞周南十五年,成书奏牍过三千。
文彦博《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
56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袁说友《再赋》 -
57
周南留滞太史叹,目断子公书一纸。
彭龟年《送曾无瑕改常州》 -
58
肯令太史氏,挽作周南留。
彭龟年《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其四》 -
59
君今未免滞周南,诸公贵人曷逃责。
赵蕃《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
60
留滞周南事,苍茫阮籍穷。
赵蕃《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 其一》 -
61
人物君非第一流,周南底事叹淹留。
赵蕃《昭礼在虞山与予分路昭礼举王光远在庐山别周元翁明朝山北山南路各自逢人说胜游之句昭礼用此意作诗因亦次韵二首 其二》 -
62
偃室多宾客,周南隔岁年。
孙应时《挽叶无咎 其二》 -
63
典纯追古昔,雅正合周南。
张方平《题杨大年集后》 -
64
周南滞留奋椽笔,折奸全直传无穷。
释居简《读岳鄂王传》 -
65
管取新年多胜事,当知风化自周南。
许应龙《皇后閤春帖子 其四》 -
66
惠周南海交麾节,疏上中台襆被扆。
陈宓《挽高兵部》 -
67
留滞周南命使然,莫疑上水逆风舡。
洪咨夔《遇风出陆金陵道中次程及甫韵》 -
68
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
洪咨夔《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 其二》 -
69
关雎风化冠周南,次第桃夭及葛覃。
洪咨夔《端平三年春帖子词 皇后閤 其四》 -
70
今年收倍好,歌颂满周南。
真德秀《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其一》 -
71
五云堆里望觚棱,二纪周南梦未曾。
岳珂《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 其一》 -
72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方大琮《挽赵南塘 其一》 -
73
霜风吹冻玉池冰,留滞周南尚未行。
黄大受《沙头秋晚》 -
74
周南蔼忠厚,大雅卓不群。
阳枋《谒九江赵守》 -
75
平生所历最崎嵚,不觉周南岁月深。
刘克庄《挽楼旸叔二首 其二》 -
76
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
刘克庄《再和四首 其二》 -
77
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刘克庄《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其一》 -
78
宿昔山人来少室,暮年太史滞周南。
刘克庄《挽李秀岩二首 其一》 -
79
侯拥双旌舞两骖,应怜一叟卧周南。
刘克庄《和乡侯灯夕六首 其二》 -
80
君归定访耆英社,问讯周南太史公。
刘克庄《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其二》 -
81
岁晚归休老学菴,敢嗟白首滞周南。
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其六》 -
82
山标禹贡他州有,水列周南到处无。
刘子澄《和贾秋壑南楼韵》 -
83
邺下已非公干在,周南徒叹子长留。
李景雷《和宋伯仁韵》 -
84
老怀不奈周南滞,佳客今成冀北空。
李曾伯《甲辰送淮东黎漕趋朝 其二》 -
85
大似周南留,宁有东平恋。
方回《次韵鲜于伯几秋怀古体》 -
86
彭泽先生去,周南太史留。
方回《怪梦十首 其二》 -
87
百年何处筑菟裘,又向周南叹滞留。
俞德邻《戏简友人二首 其一》 -
88
可能密密同床话,不及周南第一诗。
艾性夫《钓台 其二》 -
89
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
曾巩《喜二弟侍亲将至》 -
90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刘敞《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
91
君为周南居,流涕极所思。
刘敞《答吴冲卿学士》 -
92
周南未成书,流涕尝感激。
刘敞《谢学士赴阙还京师》 -
93
周南草虫但书兴,尔雅虫鱼浪多证。
刘敞《画草虫扇子》 -
94
周南之人公腹心,张罝肃肃横中林。
刘敞《题永叔白兔同贡甫作》 -
95
腊前芳树暑前开,笑忆周南摽有梅。
刘敞《四月见梅花作》 -
96
石室会须归史笔,周南宁复滞君车。
刘敞《酬宋次道忆馆阁曝书七言》 -
97
周南会是弦歌地,莫忘寻盟一起予。
刘敞《答杨令彦文》 -
98
正风鼓动周南什,和气销除武库兵。
刘敞《贺春卿拜资政殿学士移西京留守》 -
99
想见周南俗,当年播逸诗。
司马光《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
100
自愧周南独留滞,十三年隔侍臣杯。
苏颂《恭和御制上元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