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南江的宋诗诗句
描写南江的宋诗诗句。
描写南江的宋诗诗句
南江[nán jiāng]
释义:
1
古以南江、北江、中江为三江。
列表:
-
1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南江问越姑。
徐铉《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 -
2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陈与义《雨晴》 -
3
天气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王之道《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 其二》 -
4
江南江北正干戈,茅屋深迁入薜萝。
释清止《诗一首》 -
5
坐看嘉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
胡寅《和邓友直》 -
6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施宜生《题平沙落雁屏景》 -
7
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
王铚《寄题真州扃岫寺》 -
8
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
刘子翬《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
9
东南江海郡,瘴雾腥蛟螭。
李鼐《送燕明仲归常熟》 -
10
江南江北无他事,春后春前更此时。
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四》 -
11
而今风和日暖,江南江北去何之,伫看深耕浅种拕犁拽杷正当时。
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三四》 -
12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赏会心那可数。
陈长方《赠画者徐琛》 -
13
江南江北花多少,都在先生酒盏中。
李石《题海棠二首 其一》 -
14
祯符龙马南江出,宝箓台垣北极陈。
程叔达《进敬天图》 -
15
安得一船东下峡,江南江北听莺声。
陆游《春晴》 -
16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
陆游《南津胜因院亭子》 -
17
江南江北堠双只,灯暗灯明更短长。
陆游《秋思》 -
18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杨万里《四印室长句效刘信夫作呈信夫》 -
19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
杨万里《夜坐》 -
20
江南江北起秋风,庵前庵后吹霜松。
杨万里《寄题保静庵》 -
21
欧仙苏仙不可唤,江南江北无风流。
阎苍舒《赠郡帅郭侯》 -
22
江南江北梅雨村,山东山西将相门。
释宝昙《为高芝大卿寿》 -
23
江南江北松楸远,泪眼昏花瘴雾中。
李洪《同子永和贝元复春日韵 其四》 -
24
江南江北天茫茫,相思各在天一方。
项安世《送张升之四首 其二》 -
25
捐我汉南江北却,从今乐事赏心稀。
项安世《送吴襄阳换承宣使归奉朝请二首 其一》 -
26
可惜元龙双鬓,江南江北诗声。
项安世《再和 其一》 -
27
江南江北融融暖,春草春花日日生。
项安世《和二十六日雪晴》 -
28
十七年间四别离,江南江北几驱驰。
项安世《西渡亭别罗郢州》 -
29
帘钩不用怕风日,且看江南江北山。
张孝祥《蕲春道中》 -
30
只个长行粥饭僧,江南江北震乾坤。
释崇嶽《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 -
31
腊尽春来又相远,江南江北望归鸿。
梅尧臣《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
32
江南江北虽一水,欲济无由若千里。
章甫《别陆务观》 -
33
江南江北苍烟收,日落未落双蛾愁。
章甫《采石》 -
34
南江一道水分明,寂寂扁舟不记程。
吕祖俭《韶阳之迁道中呈汪时法 其一》 -
35
南江舟楫饱经行,桥外人家最可人。
楼钥《南江酒家》 -
36
闽南江西人,蓬梗适相会。
曾丰《送陈通卿赴省》 -
37
江南江北每淹留,懒听寒蝉噪暮秋。
徐恢《会故人二首 其一》 -
38
别我南江去,风帆半夜开。
孙应时《挽南安钱知军佖 其二》 -
39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刘过《登清凉台寺》 -
40
-
41
剑南江山梓最胜,弹压江山须逸兴。
释居简《寄乡州宪使曹国博》 -
42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隣。
释居简《毗陵三题 其二》 -
43
独客飘然物外游,江南江北总宜秋。
高翥《秋日三首 其三》 -
44
羽肃肃,鸣雝雝,江南江北秋思同。
洪咨夔《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 鸿鴈行》 -
45
行遍江南江北路,始知愁会白人头。
刘克庄《题壁》 -
46
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刘克庄《寄衣曲》 -
47
船去船来数声橹,江南江北几人家。
高鹏飞《夜渡鄞江》 -
48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严羽《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
49
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
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
50
江南江北音书外,春去春来杨柳间。
方岳《次韵行甫小集平山 其一》 -
51
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
方岳《九日道中》 -
52
江南江北闲为客,人去人来恨转新。
释绍嵩《答仲宽》 -
53
清韵至今犹未泯,江南江北少知音。
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 其一四》 -
54
江南江北纸钱飞,处处人家拜冢时。
释斯植《寒食》 -
55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邵雍《鹧鸪吟二首 其二》 -
56
江南江北路迢迢,往事东风恨未消。
柴望《上忠斋丞相 其三》 -
57
安得归来舟,顺风自南江。
陈着《次如心侄古意韵》 -
58
悠悠然其心也,云与上云与下,飘飘然其身也,江之南江之北。
陈着《林乐闲真赞》 -
59
万里西风双鬓华,江南江北老天涯。
姚勉《清江曲》 -
60
江南江北皆宜产,濠上庄生语不虚。
舒岳祥《老椿》 -
61
渡头人语知潮上,下看南江东北流。
陶弼《登潮月亭》 -
62
东海旧场屋,南江新塞垣。
陶弼《辰州》 -
63
江南江北春风好,坐对寒灯到五更。
释行海《夜坐》 -
64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
方回《汉臣明府与公度使君话吾州山水之胜有诗次韵二首 其二》 -
65
江南江北千钟酒,身后身前万首诗。
方回《五月二十三日怀归二首 其二》 -
66
三岁岭南江左路,岂知八十客钱塘。
方回《至节前二日》 -
67
行尽江南江北路,家家门首钉桃符。
释月磵《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五八》 -
68
堠短堠长春系马,江南江北夜闻鹃。
刘辰翁《余兴》 -
69
一种垂杨芳草色,江南江北尽供愁。
周密《愁望》 -
70
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董嗣杲《辛酉富池元宵写懐二首 其二》 -
71
江南江北望烟波,南国浮云水上多。
方凤《三吴漫游集唐 其七》 -
72
江南江北路漫漫,七十九翁能往还。
戴表元《赠陆相师》 -
73
江南江北骨成山,箭瘢纷纷剑痕满。
丘葵《七歌效杜陵体 其二》 -
74
江南江北路茫茫,粟酒千钟为君劝。
王清惠《送水云归吴》 -
75
江南江北都看了,更住西湖一百年。
胡斗南《题汪水云诗卷 其五》 -
76
江南江北马如飞,曾着金门羽客衣。
赵云《题汪水云诗卷》 -
77
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
张嵩老《题汪水云诗卷》 -
78
谁识草堂穷杜老,江南江北正关情。
仇远《题五牧蒋氏所藏阎次平小景》 -
79
二南江汉咏,九奏凤凰飞。
郊庙朝会歌辞《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又六变。 其六》 -
80
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周宗溥《春三月过王氏村有感》 -
81
万红千紫画乾坤,绿染江南江北村。
丁高林《山中吟》 -
82
江南江北牡丹过,肠断春归客未归。
孙蕃《东路赤岭铺》 -
83
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运帆樯去似飞。
王禹偁《献转运使雷谏议 其二》 -
84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司马光《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輙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四》 -
85
槃礴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
王安石《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
86
江南江北谪仙才,为爱湖山特地来。
郑獬《和汪正夫梅 其三》 -
87
西南江路永,水墨画色淡。
刘攽《寄老菴》 -
88
万里南江路,春风棹客船。
刘攽《将赴官庐州寄张四隠直二首 其一》 -
89
江南江北白云堆,试共幽人一展开。
杨杰《无为子六年官太常江上耆老思得一见门人求京师名笔传写以归因题之云》 -
90
扁舟泝南江,群山渐秀发。
郭祥正《望九华山寄夏公酉》 -
91
却忆江南江水满,一条晴练接天铺。
郭祥正《次韵安止春词十首 其七》 -
92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苏轼《游金山寺》 -
93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
苏轼《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94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六》 -
95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
96
江南江北来,昨夜同枝宿。
吕希纯《寄兄》 -
97
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
苏辙《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三》 -
98
一车人十捧拥行,江南江北不计程。
孔武仲《车家行》 -
99
江南江北只见山,欲识锦袍无问处。
李之仪《采石三题 捉月亭》 -
100
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
李之仪《觉老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