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凝碧的宋诗诗句
描写凝碧的宋诗诗句。
描写凝碧的宋诗诗句
凝碧[níng bì]
释义:
1
浓绿。
列表:
-
1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皇楼畔簇晴烟。
徐铉《柳枝词十首 其九》 -
2
幽庭凝碧亦涟漪,檐霤声繁聒梦归。
刘兼《对雨》 -
3
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
朱翌《大雪》 -
4
春草凝碧色,春水生芙蓉。
曹勋《日出行》 -
5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王铚《毕少董繙经图诗》 -
6
凝碧池头弦管声,秋槐落叶若为情。
葛立方《天宝三绝 其一》 -
7
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
许志仁《和虞智父登清谿阁》 -
8
粟蕊抟金叶凝碧,独在秋林逞颜色。
史浩《走笔次韵胡中方赏丹桂之什》 -
9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晁公遡《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毁者》 -
10
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
徐珩《和虞智父登金陵清谿阁》 -
11
小室香凝碧,明窗日射红。
陆游《小室》 -
12
蔓花露下凝碧,丛竹秋来老苍。
范成大《题黄居寀雀竹图二首 其二》 -
13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杨万里《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
14
仙人玉女回云车,万草千花动凝碧。
项安世《四伯父生朝集老杜句二十韵》 -
15
清霜凝碧树,落日翳层丘。
朱熹《晚望》 -
16
凝碧有诗才逭死,青岩不语竟何裨。
陈造《题毕直閤繙经图三首 其一》 -
17
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
文彦博《谒济祠作》 -
18
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
徐照《青溪阁》 -
19
浄练银河辉映阁,烟凝碧树吐成楼。
蔡沆《坐龙池观瀑布泉》 -
20
四山凝碧一江横,读尽唐碑万感生。
臧辛伯《浯溪》 -
21
露凝碧瓦寒光满,日转觚棱暖艳多。
苏舜钦《游洛中内》 -
22
玲珑楼阁江城晚,杨柳丝丝凝碧烟。
邹登龙《江南春》 -
23
半斤雷火烧红杏,一滴露珠凝碧荷。
白玉蟾《赠赵县尉》 -
24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赵汝唫《朝山》 -
25
乱峰凝碧□□□,曾有神龙此□□。
李师中《留题龙隠岩□□》 -
26
古阴寂寂人踪稀,一泓凝碧环招提。
谢枋得《书林十景诗 其九》 -
27
攒峯拥凝碧,玉鉴开寒眸。
方一夔《感兴二十七首 其一六》 -
28
双鬓点斑羞绿艾,一樽凝碧怯香蒲。
方一夔《重午二首 其一》 -
29
凝碧池头听乐府,不能身死但能悲。
徐钧《王维》 -
30
凝碧池头乐最愁,连昌宫里花亦丑。
郑思肖《续洗兵马》 -
31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郑思肖《题明皇按乐图》 -
32
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
林景熙《故宫》 -
33
天容凝碧换秋容,残暑泠然一洗空。
黄庚《秋思》 -
34
夕阳门巷静无尘,茶灶烟凝碧树阴。
于石《春晚》 -
35
凝碧荒凉弦管静,萍花浮满钓鱼船。
仇远《阎氏园池》 -
36
微风摇曳架上枝,阴云凝碧行琉璃。
谢翱《种葵蒲萄下》 -
37
吴宫辇路伤行客,茧冰压云凝碧色。
谢翱《有洗旧诰绫作青色鬻将以为缘以绀缯易得之作手卷赋小乐章求好事书其后》 -
38
轻黄金缀缕,凝碧玉镌缾。
刘敞《和府公二十韵》 -
39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飜光凝碧色。
司马光《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
40
湖光凝碧花飘锦,春物惟应此地嘉。
苏颂《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 涵春圃》 -
41
连山大湖水凝碧,高盖驷马车涂丹。
刘攽《送章学士知湖州》 -
42
盘回小径至钓石,俯视凝碧相连通。
马云《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
43
玉指纤纤拂弦索,轻云凝碧罗衣薄。
郭祥正《赠彭明微判官》 -
44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苏轼《峡山寺》 -
45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苏辙《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其二》 -
46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聂致孙《登碧落堂》 -
47
万朵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
刘宗杰《曾公岩》 -
48
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刘弇《题吉水南华寺 其二》 -
49
三尺龙盘古到今,波光凝碧暮云深。
杨备《剑池》 -
50
高高凝碧夜色卷,八荒更无纤云屯。
米芾《明月歌二首 其一》 -
51
方池水深溪雨积,上下辉辉乱凝碧。
张耒《飞萤词》 -
52
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
蔡肇《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
53
香烟凝碧落,瑞气压苍苔。
谭纶《太华山》 -
54
燕寝妙香凝碧缕,夜谈孤月落金盆。
谢逸《送朱世英 其二》 -
55
篆畦凝碧缕,红烬白灰新。
释德洪《题使台后圃八首 谛观室》 -
56
归来半掩残经在,燕寝香凝碧未消。
释德洪《晚秋溪行》 -
57
江山已暗大同殿,弦管犹喧凝碧池。
王安中《题陈去非王摩诘嘉陵图》 -
58
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宋徽宗《夏日》 -
59
何必更穷千里目,乱山凝碧满溪楼。
李纲《秋意二首 其一》 -
60
凝碧湾头碧玉山,林松古寺寄孱颜。
李纲《北归将自英韶趋江表因游清远峡碧落洞谒六祖于曹溪望韶石渡庾岭皆峤南绝景也适江西道梗遵海而归此志不遂赋五绝见意 清远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