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典型的宋诗诗句
描写典型的宋诗诗句。
描写典型的宋诗诗句
典型[diǎn xíng]
释义:
1
亦作“典刑”。谓旧法,常规。
2
典范。
3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4
具有代表性的。
5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
列表:
-
1
龟山先生今往矣,我于吾子见典型。
张九成《六月晦送孙少刘》 -
2
韦贤不可作,高风看典型。
王之道《一经堂为王亦颜题》 -
3
和文已远典型在,芝兰玊树庭砌中。
李处权《送李巨源》 -
4
东君欲表南来意,一朵蔫然尚典型。
朱翌《园中开牡丹一枝》 -
5
可但文翁会写真,典型今见一枝新。
胡寅《题郭伯成画竹道傍人家作雨势》 -
6
喜见典型开朶,宁须绯紫计重重。
胡寅《赴宣卿牡丹之集和奇父二首 其二》 -
7
不但见典型,自喜闻正始。
晁公遡《送宋秀实罢官归将有东南之行》 -
8
便令三子成门户,却许诸孙说典型。
林光朝《挽李制干子诚 其二》 -
9
羽人不见论平昔,双鹤犹存有典型。
司马伋《点易亭》 -
10
庶府咨沿革,诸儒见典型。
韩元吉《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其一》 -
11
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
韩元吉《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其一》 -
12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韩元吉《送元修归广东》 -
13
迺翁持橐旧知名,两郡分符见典型。
韩元吉《周济美挽词》 -
14
典型前辈近,问学古人深。
崔敦礼《赵提官挽章 其一》 -
15
屈指前时功德辈,悠悠谁似典型存。
李吕《投赠钱侍郎端礼三篇 其一》 -
16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于君见典型。
李吕《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 -
17
籍甚宣王七世孙,麟题信厚典型存。
周必大《淮东兵马钤辖赵公挽词》 -
18
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周必大《东坡像李伯时作曾无疑藏之命予赞之》 -
19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余春柳典型存。
喻良能《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 其一○》 -
20
典型犹带醺酣力,酝得余春百倍醲。
高文虎《酴醾花》 -
21
出处绍前哲,典型资后生。
袁枢《武夷精舍十咏 观善斋》 -
22
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
王质《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二》 -
23
此事须丘壑,何人嗣典型。
王质《题洪景伯得江亭二首 其二》 -
24
飞来山鸟能言语,老去江梅尚典型。
王质《题山亭》 -
25
颍州丞相旧能名,传到云孙尚典型。
王质《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二》 -
26
鹤归城郭幸未改,人去典型犹得闻。
唐仲友《续八咏 千年增旧观》 -
27
江西故老已凋零,听君论诗犹典型。
章甫《简李牧之》 -
28
畴昔丈人行,典型诗礼家。
杨冠卿《挽叶南仲》 -
29
典型诸老旧,人物中兴前。
彭龟年《挽尤尚书二首 其二》 -
30
亭亭梁木遽然倾,吾里诸生失典型。
彭龟年《挽傅德芳主簿》 -
31
乃言济妙处,而有祖典型。
曾丰《谢广东经略潘直阁席间分贶李济墨》 -
32
如何喜酿又相似,叔敖典型乱今昨。
赵蕃《成父以子进酿法为酒酒成许分贶趣之以诗并呈子进昆仲》 -
33
栋宇虽摧落,江山自典型。
赵蕃《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一一》 -
34
典型君尚有,一见写余忧。
赵蕃《赠曾槃乐道》 -
35
诗篇圆熟无凝滞,四六雍容有典型。
赵蕃《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其二》 -
36
闻道遗诗尚多有,典型不似晚唐余。
赵蕃《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其一》 -
37
一杯浊酒慰飘零,百首新诗见典型。
赵蕃《送王汝之江西二首 其一》 -
38
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
刘学箕《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工甚辄拾余意反作一章》 -
39
天为移文象,人思奉典型。
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 -
40
来人不必问典型,对此俨然前辈是。
杜去轻《香入云亭为高子章赋》 -
41
浩浩何终极,嗟嗟尚典型。
度正《哀射洪陈隠居》 -
42
当家衣钵受,外氏典型存。
苏泂《哭邢刍父六首 其一》 -
43
大手断碑何处觅,典型犹见此堂中。
方信孺《广平堂》 -
44
旧礼诸儒都坏尽,西家却有典型存。
吴泳《郫县春日吟 其六》 -
45
凭寄梅花酹,先贤必典型。
戴栩《夏肯父为先都仓求水心墓志未得而归社中诸友皆赋诗送其行》 -
46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岳珂《道中思庐山》 -
47
三十年有人,典型之存。
岳珂《朱希真书简帖赞》 -
48
帝咨典型,诏起幽遐。
岳珂《范元长观梅诗帖赞》 -
49
衣冠既南,孰为典型。
岳珂《吕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赞》 -
50
我读五帖,言言典型。
岳珂《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 -
51
谊重姻联语甚真,典型满纸墨犹新。
袁甫《题象山先生帖》 -
52
诸老皆曾接典型,鵞湖一辈亦豪英。
刘克庄《次韵乡侯计院二首 其一》 -
53
如今薛本亦罕见,髤𬴧典型犹媚妩。
何基《题定武兰亭副本》 -
54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徐元杰《送上饶皇甫宰》 -
55
典型二老溪山重,唱咏诸公今日开。
徐元杰《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其一》 -
56
扣其学问中心得,如此典型今代希。
徐元杰《挽吴准斋》 -
57
如此典型今代少,粹然言论满朝推。
徐元杰《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其二》 -
58
人物干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菴仁。
王柏《送赵素轩去婺守为本道仓使》 -
59
典型今已矣,老泪不胜悲。
李曾伯《挽蹇都官 其二》 -
60
典型周大雅,人物鲁灵光。
李曾伯《挽尤端明 其一》 -
61
正气莫教销铄尽,典型留与后人看。
何文季《寄姚达泉》 -
62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家铉翁《假馆诗》 -
63
岁晚乔松典型在,烟波叠嶂画图开。
王义山《甘露堂》 -
64
典型顿觉空诸老,肝膈未能忘六经。
王奕《别宣尉王中斋》 -
65
顿惊生死隔,奈有典型存。
罗一鹗《挽知容州朝请陶公 其三》 -
66
典型端有自,衣钵岂无传。
易中行《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二首 其二》 -
67
象笏犹存旧典型,魏谟亦此振家声。
翟龛《崔清献公祠堂落成》 -
68
洛阳刘伯寿,耆英典型在。
牟巘《十月既望能静饮客海棠花下即席索诗走笔一笑》 -
69
千年彝鼎观勋业,一代图球见典型。
何梦桂《和方山房韵寄李郎中》 -
70
四海朱夫子,征君独典型。
刘辰翁《挽蔡西山》 -
71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
黄庚《呈茅一斋先生》 -
72
三十年来友,无如老典型。
林景英《寄陈莘村》 -
73
前一辈人物,为诸生典型。
丘葵《寿萧东海》 -
74
守望谁为乡里助,典型借有老成存。
赵必𤩪《和李梅外韵以伤邑士之无朋》 -
75
典型诸老凋零尽,一束生刍雨涕垂。
赵必𤩪《挽李自玉 其四》 -
76
四海人物如晨星,老成典型公一人。
赵必𤩪《饯实斋趋朝》 -
77
文章有子传灯印,学校无人属典型。
黎献《挽陈月桥》 -
78
典型已矣嗟何及,肠断天寒日暮时。
李昌辰《挽赵秋晓》 -
79
如此典型今已矣,天乎莫诘意茫茫。
陈师善《挽赵秋晓 其一》 -
80
独立幸无妻子累,老成喜有典型存。
仇远《和吴东升》 -
81
侧伫典型人,复理俎豆事。
陈深《送周必明北上》 -
82
载鼓汾亭曲,令人识典型。
陈深《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 其一》 -
83
会稽夫子余诗礼,巴蜀君平旧典型。
李长沙《赠谈命严叔寓》 -
84
佳城鬰鬰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
司马光《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
85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型。
司马光《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
86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苏轼《甘露寺》 -
87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余。
苏轼《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
88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 -
89
朅来濉上见犹子,雄姿宛有典型存。
杨时《送富朝奉还阙》 -
90
嗟我独无兄弟在,怜君尚有典型存。
晁冲之《别饰道二十弟》 -
91
右军一字价连城,断简残章尚典型。
洪刍《跋橘帖二首 其二》 -
92
昔造东都第,斯文得典型。
曾开《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四》 -
93
逆胡未灭壮士耻,子虽年少有典型。
韩驹《二十九日戎服按军城外向仪曹亦至戏赠一首》 -
94
峨嵋㮕脯久不来,麴糁姜丝典型在。
韩驹《顺老寄菜花干戏作长句》 -
95
罇俎每留仓猝客,典型犹识老成人。
韩驹《送苏世美东归 其一》 -
96
旧德凋零尽,惟公尚典型。
韩驹《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一》 -
97
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
刘一止《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 -
98
毛颖典型空复在,髯郎今巳号中书。
周紫芝《蔡生缚毡根毛笔戏书小诗》 -
99
只有老禅真具眼,识君应在典型中。
周紫芝《送孙秀才兼寄达道人》 -
100
阀阅固知流派远,衣冠今见典型新。
周紫芝《次韵范提干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