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儒学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学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学的宋诗诗句
儒学[rú xué]
释义:
1
儒家学说;儒家经学。
2
元、明、清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
3
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列表:
-
1
宸心睠儒学,慈宴诏枢衡。
胡宿《馆中锡宴》 -
2
廼翁儒学似文翁,韵句天然无异同。
仲并《再用前韵答徐圣可 其一》 -
3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员兴宗《宜宾别杨同年》 -
4
杨侯淮泗老儒学,文字撑肠笔风雨。
王十朋《题寿乐堂用东坡韵赠杨元宾佥判》 -
5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
莫济《挽薛常州艮斋先生》 -
6
他年振儒学,犹慰九原悲。
韩元吉《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其二》 -
7
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
程洵《游石鼓次柯德初韵》 -
8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辛弃疾《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
9
儒学当年究指归,服劳王事不言疲。
袁燮《赠京尹八首 其三》 -
10
况于儒学者,延纳宜无间。
欧阳修《送任处士归太原》 -
11
欲知儒学盛,首善本三廱。
欧阳修《喜定号和禹玉内翰》 -
12
盛际崇儒学,愚臣滥宠荣。
欧阳修《群玉殿赐宴 其二》 -
13
儒学咸相诟,居贤不易逢。
孙应时《挽陆景渊主簿 其三》 -
14
曩时党论既喧哄,往往儒学遭驱除。
度正《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 -
15
自云世儒学,其胄来遥遥。
赵抃《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
16
凡骨难仙安素履,腐儒学吏守邦条。
袁甫《和毛中书劝农韵三首 其三》 -
17
儒学微言绝,神仙怪说彰。
祖无择《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
18
最喜无名公自传,何须儒学记齐聃。
林希逸《新晴四和菴字韵》 -
19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20
诸儒学北今谁嗣,独步斗南犹有君。
赵汝腾《别伯舆新鄱阳广文》 -
21
诗书非事口儒学,韦布不知身相门。
陈着《寄史景正教授》 -
22
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
方回《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三十韵》 -
23
太平天子尊儒学,锦帙黄封赐六经。
陈允平《郭西文孝庙》 -
24
卒能剽甲敦儒学,可作寻常武将看。
徐钧《贾复》 -
25
可喜此邦皆务实,学儒学稼是生涯。
陈炎《出乡》 -
26
主人乐儒学,定契均季叔。
韩维《同和叔饮王文正公三槐厅呈正卿》 -
27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戴表元《少年行赠袁养直》 -
28
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
曾巩《和孔教授》 -
29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慕缨鲜。
苏颂《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 -
30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郑獬《送元待制知福州》 -
31
乐育先儒学,忧勤察讼囹。
范纯仁《贾文元生日》 -
32
家声贵不坠,儒学当有为。
吕陶《送张子公》 -
33
齐鲁儒学地,遗风今尚存。
刘挚《答黄莘任道代书见寄》 -
34
昭代尊儒学,惟公简拔频。
刘季孙《送江宁知府林公修撰十韵律》 -
35
吾儒学以仕,本代亲禾麰。
冯山《再和》 -
36
自富诗才堪继恽,兼深儒学有如芳。
孔平仲《和项元师见遗柳书》 -
37
近岁多儒学,仁风似有初。
黄庭坚《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能追韵辄自取韵奉和 崇阳道中》 -
38
汉皇恭默尊儒学,不似公孙见不冠。
曾肇《迩英阁前槐后竹双槐极高而柯叶拂地状如龙蛇或谓之凤尾槐》 -
39
家声说王谢,儒学美邹枚。
刘弇《贺提刑生辰二十韵》 -
40
君家儒学频公侯,岂知孔孟穷于邹。
邹浩《次韵世美冬夜见怀》 -
41
朝霞夕菊全堪饱,肯绐侏儒学岁星。
毛滂《和巨中游芝山》 -
42
他年儒学传,莫谓史无人。
赵鼎臣《挽傅奉议三首 其一》 -
43
引对天墀获望云,固知儒学不孤身。
葛胜仲《尧卿兄改官升朝作诗纪贺三首 其三》 -
44
儒学推称第一流,乞言堪入告嘉猷。
葛胜仲《次韵正臣朝议见寄二首 其二》 -
45
家声旧踵三槐位,儒学今标四桂坊。
葛胜仲《四桂坊》 -
46
念母年髙班绛老,为儒学浅愧萧师。
洪皓《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