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俗耳的宋诗诗句
描写俗耳的宋诗诗句。
描写俗耳的宋诗诗句
俗耳[sú ěr]
释义:
1
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列表:
-
1
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
宋太宗《缘识 其二九》 -
2
琴之气象广莫有如此,欲媚俗耳知难哉。
刘子翬《听詹温之弹琴歌》 -
3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蔡如松《九侯山神诗》 -
4
谈谑忘机心,笑言惊俗耳。
梅尧臣《徐元舆见邀与诸君同游至峯山溪上作》 -
5
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陆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 -
6
方期俗耳合,勿与知音道。
陈傅良《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之句为十诗见寄次韵奉酬 其一○》 -
7
自非曾是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
欧阳修《赠沈遵》 -
8
高怀自喜凌云格,俗耳谁思警露声。
欧阳修《忆鹤呈公仪》 -
9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方信孺《虞山》 -
10
希音解入幽人听,世间俗耳徒箜篌。
阳枋《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
11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
严粲《琵琶洲》 -
12
丝桐挂壁户常扃,雅弄深防俗耳听。
王谌《简吴若清》 -
13
瀑帘雨后笼山阔,不许尘埃俗耳听。
李昴英《蒲涧滴水岩观瀑》 -
14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陈着《同离孙童蒙游浄慈》 -
15
时出苦言医俗耳,多培好事寿闲身。
陈着《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 其一》 -
16
郑卫撼俗耳,姬姜接凡目。
方回《题祝公辅静得斋》 -
17
-
18
天乐隠隠声彻空,俗耳可闻不可逢。
黄仲元《张天师正殿》 -
19
徒令世俗耳,增此儿女悲。
俞德邻《秋夜杂兴三首 其二》 -
20
白头自感华年瑟,俗耳谁听太古琴。
周密《次魏川联句韵》 -
21
不为好音轻俗耳,自逢真赏动诗情。
韩维《和子华兄方惜鶑声之晚今忽闻之》 -
22
独抱焦桐游海角,纷纷俗耳少知音。
黄庚《寓浦东书怀》 -
23
请君屏俗耳,听我沙溪篇。
戴表元《浴蚕沙溪水一首为上饶陈烈妇作》 -
24
俗耳从前听不得,壁尘蛛网故多时。
艾性夫《史氏铁笛》 -
25
白雪雅调高,俗耳听不宜。
李洸《题清芬阁二首 其一》 -
26
自言犹欲洗俗耳,夜静为闻蛙黾声。
黄庶《和百塔寺四首 水阁》 -
27
鼓吹娱俗耳,蛙鸣惬雅怀。
司马光《安之令子河阳官舍作蛙乐轩安之有诗寄题輙敢继和》 -
28
禅心不动澄潭月,俗耳常惊静夜雷。
杨杰《五泄禅寺》 -
29
世多俗耳固莫告,当冀上帝依稀闻。
王令《再寄满子权二首 其二》 -
30
哀歌不入俗耳听,大笑自与万古期。
王令《秋兴》 -
31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苏轼《复次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弟》 -
32
过我伊洛间,松风醒俗耳。
范祖禹《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运次韵》 -
33
-
34
聊持不俗耳,静听无弦琴。
黄庭坚《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能追韵辄自取韵奉和 晚发咸宁行松径至芦子》 -
35
芳馨岂不美,俗耳未肯贱。
吕南公《麻姑山诗 无为阁见杨杰记仙都花》 -
36
不学笙歌地,长年俗耳煎。
刘弇《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 其七》 -
37
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
张耒《秋怀十首 其一○》 -
38
夜深庭际清风起,细韵难教俗耳知。
释智圆《新栽小松》 -
39
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
释智圆《听琴》 -
40
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
吴则礼《无着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
41
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
苏过《同赵伯充游曲水赵氏庄分韵得抱字》 -
42
此味世莫知,勿言惊俗耳。
苏过《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三》 -
43
俗耳未容听滴沥,水瓶聊遣挹泓澄。
葛胜仲《烹茶》 -
44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石扬休《谢文莹师携琴见访》 -
45
穷途感节义,俗耳受风骚。
吕本中《将去曹南连得江晁书因叹存没诸友遂成长韵》 -
46
清歌洗俗耳,软语令心醒。
吕本中《赠郑侍郎》 -
47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郭印《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
48
朱弦渺遗音,慎勿娱俗耳。
沈与求《读成士瑴诗卷和其书事一章》 -
49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王洋《听琴赠远师》 -
50
使君勿厌簿书烦,解有哀猿醒俗耳。
王洋《和郑侍郎赠晁倅》 -
51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
李长民《鹿苑寺一击轩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