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九夏的宋诗诗句
描写九夏的宋诗诗句。
描写九夏的宋诗诗句
九夏[jiǔ xià]
释义:
1
古乐名。
2
夏季,夏天。
3
九州华夏。
列表:
-
1
寂寂无憀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刘兼《中夏昼卧》 -
2
龙吟杂虎啸,九夏含三秋。
陈与义《过君山不获登览》 -
3
赤地千仓待舂簸,炎飚九夏剧晴阳。
苏籀《苦热二首 其二》 -
4
九夏炎炎火热,木人汗流不辍。
释守浄《偈二十七首 其七》 -
5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刘着《次韵彦高占雪》 -
6
九夏销烦日正长,沉沉虚阁枕横塘。
曹勋《过郑吏部水阁》 -
7
从今九夏即期颐,小楷犹搜贺雨诗。
葛立方《赠施尧年老人 其二》 -
8
九夏炎光今已矣,一时佳兴更悠哉。
吴芾《滕王阁三首 其二》 -
9
一岭跨两州,千年无九夏。
吴芾《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其一四》 -
10
行人九夏热如火,到此清风忽满襟。
吴芾《早行五首 其二》 -
11
翻思九夏无涓滴,天意何如向日悭。
陈棣《次韵》 -
12
九夏安居不论心,胡芦水上捺教沉。
释师一《颂古一首》 -
13
九夏炎方气欝蒸,沉沉广厦有凉生。
王十朋《清暑堂》 -
14
九夏正中调玉烛,五云为瑞烂璇霄。
洪适《天申节道场回栏阶白语口号》 -
15
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其二》 -
16
竹风秋九夏,溪月昼三更。
杨万里《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其一》 -
17
三春镇长在,九夏何曾残。
王质《永兴丞以皓雪鲜梅奇语见示戏占闲人浪辞酬之》 -
18
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着市廛足。
陈文蔚《和余方叔题傅材甫筠谷韵》 -
19
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李壁《六月十八日作》 -
20
三峡桃源浪,九夏冰岩霜。
程珌《三月十八锁试童子侍其行卷萧然无事成二十韵谩呈同省》 -
21
九夏苦炎烈,入伏气候恶。
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 -
22
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韩琦《别潭》 -
23
三春不是读书天,九夏炎炎且放禅。
释居简《颂古二十一首 其一七》 -
24
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
赵汝绩《桧房》 -
25
忆当九夏初,恒御君王手。
李兼《秋扇行》 -
26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
苏泂《赠耕堂栀子花》 -
27
九夏安居,眉毛厮结。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五》 -
28
九夏安居毕,布袋结头开。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三○》 -
29
时时九夏,日日三秋。
释法薰《偈颂六十八首 其五二》 -
30
九夏花犹在,千年树倒垂。
方信孺《龙隠岩》 -
31
爽似暑风秋九夏,清逾夜月昼三更。
黄敏求《题陈筼谷陈野逸吟藁》 -
32
榦弱叶纤花特奇,艳浓九夏到秋时。
史铸《石菊 其二》 -
33
道会三旬满,乡山九夏初。
释永颐《送僧归霅寺坐夏》 -
34
三冬惯曝茅檐日,九夏贪眠竹簟凉。
徐经孙《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五》 -
35
三春去向那边去,九夏来从屋力来。
释心月《劝请首座挂牌上堂》 -
36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
邵雍《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
37
九夏日车冷,四时龙气浮。
陆经《震山岩》 -
38
九夏困炎毒,出门如探汤。
韩维《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五首 其五》 -
39
九夏专房何在貌,一身空洞若为情。
黄庚《和郑枢山竹夫人韵》 -
40
九夏不趋炎,三月不争春。
梁栋《黄葵》 -
41
青青泽中蒲,九夏气凄寒。
戴表元《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其二》 -
42
独听松风度九夏,两鬓无情生二毛。
徐瑞《余与仲退读书山间壬午至戊子无一日相舍己丑仲退去此余亦连年忧患回首已九寒暑念此乐不可复得感慨不已作字寄仲退觊其蚤赋归来也》 -
43
九夏蜩螗不可听,秋风才动便无声。
耕吴《蛩》 -
44
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
曾巩《追租》 -
45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吕陶《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
46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苏辙《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其三》 -
47
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
释道潜《庐山杂兴 其五》 -
48
九夏来投锡,栖心应更凉。
释道潜《和莘老初至温泉呈庆禅师》 -
49
九夏登临输二子,一时摹写付诗囊。
释道潜《夏日寄愚坦二上人》 -
50
阳回三冬照暖日,阴纳九夏吹寒风。
吴栻《五峰岩 其二》 -
51
寄岳云,安九夏。
黄庭坚《三言二首 其一》 -
52
九夏行过六,尚忧复污潴。
吕南公《五月二十五日三陂桥晚眺》 -
53
九夏三冬自回斡,雨旸寒燠争喧豗。
刘弇《石廊洞》 -
54
九夏天无云,暑风浊于酿。
刘弇《赠法云守光上人》 -
55
八珍伊鼎盐梅味,九夏尧厨萐莆风。
杨亿《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
56
九夏赤旱百井枯,三秋积雨釜生鱼。
贺铸《九日雨中作》 -
57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晁补之《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
58
意能觉触身分别,冰室如春九夏凉。
释继成《偈七首 其五》 -
59
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指鹿为马。
释继成《偈二首 其一》 -
60
回首光阴若转蓬,看看九夏又将终。
释慧方《偈颂十五首 其五》 -
61
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周裕《啸岩》 -
62
牺樽追三代,琴筑观九夏。
李彭《奉同伯固驹甫师川圣功养直及阿虎寻春因赋问柳寻花到野亭分得野字》 -
63
长林不碍千山月,老榦犹含九夏霜。
程具《章仆射山林》 -
64
九夏光阴一瞬间,休论城市与深山。
释善果《偈 其八》 -
65
九夏南风入舜琴,恩风泽雨浃飞沈。
宇文虚中《灯碑五首 其四》 -
66
桂子三秋七里香,麦云九夏两岐秀。
宋徽宗《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 -
67
九夏困烦冤,逢秋似得仙。
胡宿《初秋》 -
68
地菜方为九夏珎,天花忽从五台至。
朱弁《谢崔致君饷天花》 -
69
九夏斯临结集时,满堂云水复明谁。
释祖珍《偈三十五首 其二一》 -
70
九夏炎炎雪正飞,三冬飒飒华初放。
释择崇《司空山歌》 -
71
却忆岷山底,萧然九夏清。
郭印《苦热三首 其三》 -
72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
郭印《归云溪》 -
73
面南创小亭,聊纾九夏急。
洪皓《次韵小亭》 -
74
爽垲何妨当九夏,芳菲可惜过三春。
洪皓《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