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中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中道的宋诗诗句
中道[zhōng dào]
释义:
第一部分
1
半途;中途。
2
道路的中央;路上。
3
中正之道。
4
犹言折中。
5
黄道。
6
佛家语。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第二部分
1
合乎道义。
列表:
-
1
汉皇昔幸回中道,极目牛羊卧芳草。
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
2
固济但牢封密闭,莫教中道有差殊。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五》 -
3
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
宋太宗《缘识 其四三》 -
4
衽席不知戒,飞黄中道僵。
王之道《送无为倅张南仲归吉州》 -
5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王之道《赠六安文殊亮老》 -
6
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
李处权《抚松堂》 -
7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刘着《次韵彦高即事》 -
8
从容中道绝功勋,野鹤昂藏不类群。
释慧空《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 其二》 -
9
何仁者之不寿,而中道之弃兮。
曹勋《孔子泣颜回》 -
10
驾文螭兮翔九天,天路远兮中道还。
曹勋《泽畔吟》 -
11
恩言下浃皆中道,帝意终潜复九围。
曹勋《癸巳圣节二首 其一》 -
12
庵外山高水不穷,庵中道德与时隆。
曹勋《和贺参政与应宣教诗应居与坟庐相近》 -
13
他年得志英华发,始信胸中道味腴。
吴芾《题戴雄飞腴轩诗》 -
14
不应中道废,失性甘狂惑。
史浩《童丱须知 父子篇》 -
15
如何中道间,阋墙成背戾。
史浩《童丱须知 长幼篇》 -
16
弥缝中道,协辅斯文。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二》 -
17
中道取蜂去,意外可遥度。
李石《蜂蚁》 -
18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晁公遡《范子庚见示长书》 -
19
-
20
自是从容常中道,非因欲待晏阴成。
汪应辰《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四》 -
21
经理远橅归使节,抚循中道称藩麾。
徐定《挽薛艮斋》 -
22
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
陆游《书生叹》 -
23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梅尧臣《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
24
君子取中道,常在语默间。
范成大《缄口翁》 -
25
贵在得中道,于焉无近名。
梅尧臣《送阚令之潭州宁乡》 -
26
莫问褒中道路难,襄阳直上几重滩。
梅尧臣《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 -
27
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
杨万里《和巩采若游蒲涧》 -
28
跻民期仁寿,距肯中道止。
宋孝宗《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诗》 -
29
吁嗟中道呼,西江谁为扬。
史尧弼《连州守王大宝元龟建双溪阁于放生池上为作诗以效颂祝》 -
30
中道相呼互濡沫,相忘各适遮无伤。
史尧弼《赠友人》 -
31
鳞差百树夹径明,似过山阴雪中道。
喻良能《谢君植矮梅百许株蟠屈如轮腊至皆着花洒洒可爱》 -
32
谁能中道废,长使一生惭。
项安世《次韵答罗鄂州二首 其二》 -
33
安车按节度,中道行逶迤。
张栻《定叟弟生朝遣诗为寿》 -
34
笔下文为富,胸中道不贫。
虞俦《和林卿盘隠诗 其二》 -
35
本约暮年栖息共,岂期中道死生分。
虞俦《有怀汉老弟 其一》 -
36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王质《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
37
中道趋台治,名曹切近班。
楼钥《刘吏部挽词 其二》 -
38
岂意中道间,弃我忽如遗。
王炎《念往 其一》 -
39
上公调玉铉,中道失云軿。
王炎《卢夫人挽诗》 -
40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
王素《重修山河堰》 -
41
朦胧未省何文字,中道晓色来徐徐。
杨简《张时可惠示甲乙藁》 -
42
中道息化城,宝坊须竟跻。
游九言《读法华经示巽上人》 -
43
书中道何为,除目报甲乙。
赵蕃《寄贺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谦仲除参政》 -
44
微官本为贫,中道成倦游。
赵蕃《寄徐斯远并成父弟》 -
45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
46
王郎立志谁能儗,适远宁为中道止。
赵蕃《王彦博愚斋》 -
47
书中道何似,诗有林霏寄。
赵蕃《呈宜之兄八首 其六》 -
48
苦节虽非中道,清风要激贪夫。
赵蕃《赠别周文显三首 其一》 -
49
帝观若险隘,中道本宏裕。
袁燮《游宝方山》 -
50
中道不及伸,偏质徒受乱。
叶适《送胡衍道》 -
51
女弃父母嫁曰归,中道舍君何所之。
欧阳修《代鸠妇言》 -
52
白马关中道,青天栈外家。
欧阳修《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
53
熟知二刹胜,逝肯中道休。
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
54
金陵玉垒中道惑,澶渊一掷吁难哉。
孙应时《斗南竹林祠歌》 -
55
幸哀其中道之离立兮,若示之以正通。
敖陶孙《赠缙云陈志仲主簿楚语一篇》 -
56
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牵客衣。
徐大受《归路过福圣观瀑布辉老踞坐盘石二绝题飞雨亭 其一》 -
57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姜夔《昔游诗 其一一》 -
58
要皆非中道,识者之所嗤。
崔与之《题吉水鼋潭李氏仁寿堂》 -
59
傥非四子才,宁不中道僵。
陈淳《警懦》 -
60
如何中道处,遽尔辍千旌。
陈淳《挽萧知县二首 其二》 -
61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
韩淲《和张祐孤山寺诗》 -
62
蚤年知振厉,中道惜裴回。
韩淲《魏知府挽诗 其一》 -
63
心旌暗许良人随,那知中道前议非。
刘学箕《妾薄命》 -
64
甚者反自画,不则中道弛。
释居简《内相洪容斋名诸孙华亭少府曰可斋》 -
65
中道舍篮舆,从者亦汗衣。
苏舜钦《游山》 -
66
半生谁引手,中道比分襟。
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 -
67
过亦非中道,其如不及何。
释居简《及菴》 -
68
所期不日成,毋使中道画。
刘宰《用前五字韵趣刘圣与建第》 -
69
惜哉天下士,中道迷山阿。
度正《寄襄阳杨侍郎三丈》 -
70
天上仙人休掷火,尘中道士莫烧香。
周文璞《孤山桃花二首 其一》 -
71
一声寒雁叫长空,云中道人正高卧。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七》 -
72
偏向闽中道,炎时散午凉。
陈宓《松》 -
73
千里行程中道返,百年心事几人知。
陈宓《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 -
74
希韩亦韩徒,中道无已而。
赵抃《题邛州文同判官五箴堂》 -
75
还同户部诗中道,终日思归此日归。
赵抃《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三》 -
76
中道忽回薄,珪符下玉京。
魏了翁《送徐校书知处州》 -
77
中道忽回薄,饮马以相羊。
魏了翁《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 -
78
冉求只向中道画,季路仅及升堂止。
吴泳《赋半斋送张清卿分教嘉定》 -
79
问程恰中道,数日近残年。
沈说《缙云道中》 -
80
西望沙羡东秣陵,湓江中道是归程。
岳珂《后江行十绝 其九》 -
81
拟辅皇舆休偾轴,莫令中道叹无航。
程公许《代寿李参预鴈湖先生五十韵》 -
82
静想神仙事,忙中道路闲。
宋太宗《赐陈抟 其二》 -
83
谁知辛苦回中道,共尽千龄五柞宫。
刁衎《汉武》 -
84
业已辞吾亲,中道岂可废。
李觏《寄祖秘丞》 -
85
产民之身赋民食,中道绝之何所为。
李觏《闵雨诗》 -
86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
刘克庄《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归纪实二首 其一》 -
87
吾衰中道废,汝少更加前。
刘克庄《石竺山二十咏 其一八》 -
88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刘克庄《次韵林太渊二首 其二》 -
89
渺渺吴中道,无因过上塘。
释元肇《宁少耘》 -
90
龙德刚中道学优,洛中夫子尔同流。
吴渊《送杜尚书赴行在》 -
91
齐眉中道诀,同穴百年心。
叶茵《室人墓下》 -
92
山中道士归不归,一夜猿鹤老明月。
方岳《山庵》 -
93
往年将父问里舍,病痱中道惊相持。
方岳《陶倅母夫人挽诗》 -
94
中道忽孤绝,恍然遇安期。
陈宗礼《紫霄观》 -
95
隠虽有味非中道,出本无心始耐看。
罗椅《寄云巢》 -
96
誓不中道绝,若彼氓蚩蚩。
释文珦《汤婆》 -
97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
张伯玉《龙门岩》 -
98
诚明所钟比贤杰,从容中道无欹倾。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 -
99
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
蔡襄《赠勤师》 -
100
若知真土为中道,何必骑牛更觅牛。
周无所住《真土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