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楚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楚的宋诗诗句。
描写三楚的宋诗诗句
三楚[sān chu]
释义:
1
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2
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
列表:
-
1
香炉角黍传三楚,丹篆灵符辟五兵。
胡宿《皇后閤端午帖子 其七》 -
2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宋庠《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 -
3
暂迂玉趾临三楚,便觉荣光焕九州。
曹勋《恭睹上圣亲临江淮耀武伊洛谨成诗一章仰赞圣化》 -
4
绛帷暂且留三楚,丹陛行将命一夔。
吴芾《和池州陈教授韵二首 其二》 -
5
堂留三楚客,门泊五湖船。
李焘《登金山》 -
6
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
梅尧臣《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7
三楚上游常定伯,六朝陈迹渺愁人。
陈造《再次前韵二首 其一》 -
8
鹍鹏翻海十洲近,江汉分流三楚宽。
陈造《次韵杨宰游神居》 -
9
骚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
吕祖谦《送宋子华通判长沙》 -
10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陈傅良《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其一》 -
11
三楚江山心未饱,七闽泉石眼初醒。
曾丰《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 其一》 -
12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赵蕃《哭蔡西山》 -
13
势连三楚此开国,故垒荒宫带溪瀼。
邓谏从《题巫山瞻华亭》 -
14
一麾移使节,三楚即全吴。
释居简《平江太守李宝谟移漕荆湘 其二》 -
15
人物雄三楚,师传自五峰。
度正《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一》 -
16
三楚膏腴已煨烬,二江皮肉更疮痍。
华岳《重九》 -
17
文字传三楚,恩威化八蛮。
林表民《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其一》 -
18
水驿已终三楚尾,天阍犹向五云端。
阳枋《贽鄂帅张仁简 其二》 -
19
自背一张阮,远登三楚船。
李龏《赠摘阮道士》 -
20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张俞《楚中作》 -
21
地收三楚大,天过两淮长。
章采《九江庾楼作 其一》 -
22
清名昔已香三楚,晚节今真继两龚。
陈杰《答龚帅干楚清》 -
23
今夜各听三楚雁,秋风又老一年诗。
乐雷发《寄雪蓬姚使君》 -
24
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
陶弼《衡州三首 其二》 -
25
湖平三楚出,岭尽百蛮深。
陶弼《桂州 其一》 -
26
书船稳系听秋声,倦客吟骚梦三楚。
周密《潇湘八景 潇湘夜雨》 -
27
三楚名家有异孙,昔年射策对君门。
陈深《挽汤桂桥》 -
28
山川形势连三楚,风月清明占两湖。
徐申《句 其二》 -
29
深邃门墙三楚外,清虚池馆五峰前。
石仙《句 其一》 -
30
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屦闲。
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
31
三楚多秀士,从古谓之然。
刘敞《楚风四首 其一》 -
32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 旅思》 -
33
北固山随三楚尽,中泠水入九江深。
王安国《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 -
34
风月闲三楚,巾裳付一丘。
刘摰《哀应真李先生三首 其一》 -
35
方雄望三楚,形势拱中原。
刘摰《句 其五》 -
36
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
张舜民《离真州》 -
37
帆开三楚苍茫外,路入双林窅霭间。
张舜民《句 其三》 -
38
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
张舜民《句 其四》 -
39
三楚冠剑尽,空看逝波流。
刘弇《感寓二十首 其三》 -
40
望终三楚胜,清兴迥无穷。
华镇《嶽麓寺》 -
41
三楚浮程波淼淼,五陵归梦雪漫漫。
贺铸《高邮舟居对雪》 -
42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
陈师道《和魏衍元夜同登黄楼》 -
43
三楚风流信有人,先声今已彻咸秦。
陈师道《送冯翊宋令》 -
44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脩门。
陈师道《和朱智叔鹿鸣席上》 -
45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晁补之《赠杨景平》 -
46
春回三楚冰生漪,银台春梦归心驰。
晁补之《喜文潜自淮南归招饮西冈呈坐客》 -
47
晴嶂势吞三楚尽,暮潮声带九江来。
李冲元《过姑孰作》 -
48
幽梦与谁言,迢递堕三楚。
吴则礼《春事》 -
49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释德洪《次韵思禹兄见怀》 -
50
席上浮三楚,毫端会百川。
徐俯《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 其二》 -
51
三楚多寒地,凭山复大川。
胡宿《春寒》 -
52
七年三楚江边,阻上衡山信鲜缘。
李纲《余两过湖湘皆以事阻不到南岳今自衡趋潭意谓决可一到又以新讨降步谅之众不果往为之怅然成两绝句 其二》 -
53
三楚浮魂不可招,梦游赤壁夜停桡。
沈与求《次曾宏父韵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