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衣冠的唐诗诗句
描写衣冠的唐诗诗句。
描写衣冠的唐诗诗句
衣冠[yī guān]
释义:
第一部分
1
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
2
泛指衣着,穿戴。
3
专指礼服。
4
代称缙绅、士大夫。
5
借指文明礼教。
第二部分
1
穿衣戴冠。
列表:
-
1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李隆基《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
2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李隆基《千秋节宴》 -
3
衣冠陪御宴,礼乐盛朝宗。
宋若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
4
衣冠济济,钟磬洋洋。
不详《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 -
5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李白《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 -
6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李白《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
7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
8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宋之问《梁宣王挽词三首》 -
9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 -
10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
11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宋之问《谒禹庙》 -
12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
宋之问《则天皇后挽歌》 -
13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王勃《倬彼我系》 -
14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骆宾王《畴昔篇》 -
15
畴昔逢尧日,衣冠仕汉辰。
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
16
衣冠皆秀彦,罗绮尽名倡。
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
17
笺札来宸禁,衣冠集诏筵。
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
18
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孙逖《丹阳行》 -
19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
20
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
21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
22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23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七首》 -
24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崔颢《江畔老人愁》 -
25
曙色照衣冠,虚庭鸣剑履。
储光羲《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 -
26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
储光羲《登戏马台作》 -
27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
陶翰《送金卿归新罗》 -
28
钟漏移长乐,衣冠接永嘉。
刘长卿《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
29
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李华《咏史十一首》 -
30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
31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孟浩然《岘山饯房管、崔宗之》 -
32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
33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李白《古风》 -
34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
35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李白《少年行》 -
36
衣冠陷锋镝,戎虏盈朝市。
李白《赠张相镐二首》 -
37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38
二人来信宿,一县醉衣冠。
岑参《醴泉东溪送程皓、元镜微入蜀》 -
39
衣冠为隐逸,山水作繁华。
郭良《题李将军山亭》 -
40
衣冠投草莽,予欲驰江淮。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
41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高适《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
42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
43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
杜甫《建都十二韵》 -
44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杜甫《秋兴八首》 -
45
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
46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杜甫《吾宗》 -
47
行李千金赠,衣冠八尺身。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 -
48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杜甫《麂》 -
49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
杜甫《太岁日》 -
50
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
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 -
51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杜甫《赠韦七赞善》 -
52
江湖凡马多憔悴,衣冠往往乘蹇驴。
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
53
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杜甫《收京》 -
54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
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
55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
56
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
钱起《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
57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
钱起《送陆珽侍御使新罗》 -
58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
钱起《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
59
衣冠在汉庭,台榭接天成。
钱起《过杨驸马亭子》 -
60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元结《无为洞口作》 -
61
寺开梁殿阁,坟掩晋衣冠。
张继《城西虎跑寺》 -
62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
63
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张濯《迎春东郊》 -
64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戴叔伦《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
65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
66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崔峒《送王侍御佐婺州》 -
67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刘商《寄李俌》 -
68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吕渭《忆长安:八月》 -
69
汉代衣冠盛,尧年雨露多。
武元衡《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
70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
71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
权德舆《送山人归旧隐》 -
72
弓剑随云气,衣冠奉月游。
权德舆《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 -
73
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
权德舆《桃源篇》 -
74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
75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韩愈《题楚昭王庙》 -
76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挽歌三首》 -
77
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
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 -
78
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刘禹锡《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
79
衣冠兴废礼,百姓减暴租。
卢仝《观放鱼歌》 -
80
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白居易《祭社宵兴灯前偶作》 -
81
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牟融《送友人》 -
82
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舒元舆《桥山怀古》 -
83
衣冠零落久,今日事堪伤。
殷尧藩《陆丞相故宅》 -
84
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
殷尧藩《早朝》 -
85
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
平曾《留别薛仆射》 -
86
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 -
87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杜牧《河湟》 -
88
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
许浑《朝台送客有怀》 -
89
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赵嘏《华清宫和杜舍人》 -
90
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薛能《华清宫和杜舍人》 -
91
衣冠与文理,静语对前朝。
张乔《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
92
衣冠留葬桥山月,剑履将随浪海风。
曹唐《仙都即景》 -
93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罗隐《薛阳陶觱篥歌》 -
94
几聚衣冠埋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
唐彦谦《第三溪》 -
95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唐彦谦《金陵怀古》 -
96
衣冠皆古制,气貌异常人。
李建勋《赠送致仕郎中》 -
97
禁掖衣冠加宋鹊,湖山耕钓没尧时。
陈陶《经徐稚墓》 -
98
华夷喧道德,陵垄葬衣冠。
李中《烈祖孝高挽歌二首》 -
99
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 -
100
文物衣冠尽入秦,六朝繁盛忽埃尘。
孙元晏《陈:淮水》 -
101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
韩常侍《和人忆鹤》 -
102
但见衣冠成古丘,不见江河变陵谷。
元寂《歌》 -
103
好向吴朝看,衣冠尽汉庭。
齐己《送徐秀才游吴国》 -
104
台阁神仙地,衣冠君子乡。
崔泰之《哭李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