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脩饰
词语脩饰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脩饰
- Unicode码:\u8129\u9970
- 拼音:xiū shì
- 繁体:脩飾
- 释义:
1
(脩饰,修饰)
2
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
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脩饰之。
今但与妻孥并力耕桑以图温饱,虽书册亦已一切弃去,况更能脩饰语言,作少年涂抹事乎?
3
梳妆打扮。
今脩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
清晨闻喧呼,亲旧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随分略脩饰。
4
整修装饰。
黄巾之乱,残毁穨阙,魏太和景初中,令长脩饰旧宇。
脩饰宅庙,更作二舆。
可改构榱桷,修饰丹青,苹蘩行潦,以时致荐。
5
修养德行。
契母简狄,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修饰,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6
指提高学养。
故于用人之际,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干,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
臣愚以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虽至正郎,宜皆不听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饰,而越录躐次以至于清显者乃听。
7
合乎礼义。
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脩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8
谓使之合乎礼义。
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脩饰之,况余事乎!
9
指讲究外表、形式。
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
上颇脩饰,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
10
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
孔某盛容脩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劝众。
行不脩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