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太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太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太
太[tài]
tài
- 
1〈形〉大。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都去援列做太学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2〈形〉过于;过分。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杜甫《新婚别》 
- 
3〈形〉最;极。 “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韩非子·说疑》 
- 
4〈形〉尊称年长而辈分高的人。 “高祖五日一朝太公。” 《史记·高祖本纪》 
词组
- 
1【太仓】 ⒈大谷仓。 ⒉特指高在京城中的谷仓。 ⒊喻称胃。 
- 
2【太庙】帝王的祖庙。 
- 
3【太师】 ⒈古代三公中最尊的一位,是辅佐国君的官。后来只作为对大臣的最高荣典加封,并无实职。 ⒉太子太师,辅导太子的官。 ⒊古代乐官之长。 ⒋尊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⒌复姓。 
- 
4【太岁】 ⒈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古代认为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因此把黄道(从地球观察到的太阳的运行轨迹)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相反,所以假设在一太岁星作与岁星相反的运动,自东向西,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 ⒉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有神,凡太岁神所在的方位和与之相反的方位,都不可以兴造、迁移、嫁娶、远行。 ⒊喻称凶恶强暴的人。 
- 
5【太学】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 
6【太阴】 ⒈月亮。 ⒉冬天。 ⒊太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