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出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出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出
出[chū]
chū
-
1
〈动〉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
“出不入兮往不反。”
《国殇》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又〉〈动使动〉使……出来。
“先生举手出狼。”
《中山狼传》 -
2
〈动〉付出;支付。
“量入以为出。”
《礼·王制》 -
3
〈动〉出发。
“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殽之战》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
4
〈动〉脱离,离开。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
《梅花岭记》 “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
《红楼梦》 -
5
〈动〉离京为官,外放,外迁。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 -
6
〈动〉发出,发布。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屈原列传》 -
7
〈动〉出产。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
8
〈动〉出现,发现。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教战守策》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
9
〈动〉超出,超过。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师说》 “敌出不意,大惊扰。”
《冯婉贞》 -
10
〈名〉花瓣。
“花杂五色,六出。”
任昉《述异记》 -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词组
-
1
【出尘】
1。超出尘俗。
“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之想。”
孔稚珪《北山移文》 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
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罗汉。”
《四十二章经》 -
2
【出贷】出钱。
-
3
【出閤】
1。皇子出就封国。
“诸皇子出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
《南齐书·江谧传》 2。指阁臣出任外职。
“初,王泰出。”
《梁书·江蒨传》 3。公文出嫁。
“虽秾华可尚,出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元稹《七女封公文制》 -
4
【出官】京官外调。
-
5
【出降】
1。公主下嫁。
2。指宫女出嫁。
-
6
【出没】
1。隐现。
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
7
【出妻】遗弃妻子。
“孟子恶败而出,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
《荀子·解蔽》 “出之子为母期。”
《仪礼·丧服》 -
8
【出首】
1。自首。
“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
《晋书·华轶传》 2。检举;告发。
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去来。”
王实甫《西厢记》 -
9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