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于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于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yú]

  • 1

    〈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

    “宋公子及楚人战泓。”
    “受任败军之际。”
  • 2

    〈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业精勤,荒嬉。”
  • 3

    〈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

    其身也,则耻师焉。”
    “余将告莅事者。”
  • 4

    〈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而智勇多困所溺。”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 5

    〈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冰,水为之,而寒水。”
  • 6

    〈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

    “黄鸟飞。”
notice
  • 1

    “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

    《尚书
    )“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