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韵的宋词词句
描写风韵的宋词词句。
描写风韵的宋词词句
风韵[fēng yùn]
释义:
1
《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
2
风度,韵致。
3
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
4
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情趣。
5
谓食品的风味。
6
指风声。
列表:
- 
1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 柳永《诉衷情近》 
- 
2贪为顾盼夸风韵。 柳永《木兰花・玉楼春》 
- 
3风韵好天真,画毫难上。 张先《庆春泽》 
- 
4小莲风韵出瑶池。 晏几道《鹧鸪天》 
- 
5小梅风韵最妖娆。 晏几道《诉衷情》 
- 
6空留风韵照人清。 苏轼《定风波》 
- 
7好是天然风韵,琳宫瑶馆清闲。 沈瀛《朝中措》 
- 
8可人风韵闲装束。 张孝祥《醉落魄・一斛珠》 
- 
9风韵。 张孝祥《如梦令》 
- 
10风韵。 张孝祥《如梦令》 
- 
11如今风韵,何人依旧冰雪。 赵长卿《念奴娇》 
- 
12而今风韵,旧时标致,总皆奇绝。 赵长卿《探春令》 
- 
13忆醉三山芳树下,几层风韵忘怀。 辛弃疾《临江仙》 
- 
14梦云风韵,借仙标格。 石孝友《忆秦娥》 
- 
15插向鬓云边,添得几多风韵。 石孝友《如梦令》 
- 
16睡里相看,酒边凝想,许多风韵。 马子严《水龙吟》 
- 
17袅袅娉娉,可人尤赛娘风韵。 赵师侠《点绛唇》 
- 
18正似梦时风韵、更娇多。 张《失调名》 
- 
19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後如之何勿思。 刘过《沁园春》 
- 
20风韵可将图画比,笑谈尽是惊人语。 刘过《满江红》 
- 
21海棠风韵玉梅春。 刘过《江城子》 
- 
22偏伊赋得多风韵。 卢炳《踏莎行》 
- 
23月下精神,醉时风韵,红透香腮。 卢炳《柳梢青》 
- 
24自有天然风韵。 郭应祥《西江月》 
- 
25恰有这般风韵。 郭应祥《西江月》 
- 
26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胡惠斋《百字令・念奴娇》 
- 
27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高观国《齐天乐》 
- 
28回首尊前风韵。 孙居敬《西江月》 
- 
29风韵萧疏玉一团。 周文璞《一翦梅》 
- 
30只有山川,曾窥翰墨,仿佛馀风韵。 张辑《淮甸春・念奴娇》 
- 
31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刘克庄《摸鱼儿》 
- 
32风韵彻。 吴潜《谒金门》 
- 
33澹然风韵道家妆。 吴潜《浣溪沙》 
- 
34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 吴文英《天香》 
- 
35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吴文英《声声慢》 
- 
36葱指冰弦,蕙怀春锦,楚梅风韵。 丁宥《水龙吟》 
- 
37玉尘精神,瑶林风韵,雪里神仙小氅衣。 姚勉《沁园春》 
- 
38此花宁复风韵。 刘辰翁《摸鱼儿》 
- 
39又今说、断桥风韵。 汪梦斗《金缕曲・贺新郎》 
- 
40风韵自迥别。 汪元量《暗香》 
- 
41香无却有仙风韵。 黎廷瑞《秦楼月・忆秦娥》 
- 
42小山丛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 曹遇《西江月》 
- 
43别是一般风韵,超群卉、不待淡荡风吹。 无名氏《胜胜慢・声声慢》 
- 
44瑞雪香肌,碎玉奇姿,迥得佳人风韵。 无名氏《击梧桐》 
- 
45好与添风韵。 无名氏《蓦山溪》 
- 
46清润无风韵。 无名氏《早梅芳・喜迁莺》 
- 
47此花风韵,自然清润传香粉。 无名氏《早梅芳・喜迁莺》 
- 
48东君造化多成翠,巧风韵奇绝。 无名氏《西地锦》 
- 
49姑射仙人风韵。 无名氏《相思引》 
- 
50风韵减、酒醒花老。 无名氏《戛金钗》 
- 
51洒落饶风韵。 无名氏《桃源忆故人》 
- 
52雪中风韵。 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 
53疏梅风韵。 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 
54记得小梅风韵。 无名氏《古记・如梦令》 
- 
55自然风韵,开时不惹,蝶乱蜂狂。 无名氏《金菊对芙蓉》 
- 
56想谪仙风韵,洒面词成。 无名氏《满庭芳》 
- 
57风韵胜笙簧。 方千里《红林擒近》 
- 
58满园珠翠逞春娇,没个他风韵。 无名氏《烛影摇红》 
- 
59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 无名氏《青玉案》 
- 
60江梅风韵,野棠颜色。 无名氏《忆秦娥》 
- 
61别是一般风韵。 无名氏《西江月》 
- 
62别来风韵浑如旧,犹恐相逢是梦中。 华岳《瑞鹧鸪》 
- 
63风韵情知似玉人。 张元干《豆叶黄・忆王孙》 
- 
64西湖风韵接柴桑。 廖行之《鹧鸪天》 
- 
65此般风韵雅相宜。 晁端礼《浣溪沙》 
- 
66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秦观《望海潮》 
- 
67惟有此花风韵、似年时。 晁补之《虞美人》 
- 
68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 周邦彦《塞垣春》 
- 
69好风韵、天然异俗。 周邦彦《玉团儿》 
- 
70更谪仙风韵。 惠洪《清商怨》 
- 
71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赵士《好事近》 
- 
72淡月精神,疏梅风韵。 刘一止《踏莎行》 
- 
73风韵冷尤长。 曹勋《武陵春》 
- 
74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高观国《南乡子》 
- 
75贪睡开迟风韵别。 高观国《留春令》 
- 
76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李清照《多丽》 
- 
77风韵雍容未甚都。 李清照《瑞鹧鸪》 
- 
78别是一般风韵、断人肠。 权无染《南歌子》 
- 
79风韵胜如画。 洪皓《点绛唇》 
- 
80新装好,风韵愈飘然。 蔡伸《小重山》 
- 
81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 王之道《胜胜慢・声声慢》 
- 
82个人风韵天然俏。 欧阳澈《玉楼春》 
- 
83湖山清远,几年牢落,风韵初好。 仲并《大圣乐令・玉团儿》 
- 
84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 仲并《武陵春》 
- 
85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 曾觌《念奴娇》 
- 
86枚乘声名,谪仙风韵,更赋长相忆。 韩元吉《念奴娇》 
- 
87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 侯置《念奴娇》 
- 
88京洛当时风韵。 侯置《西江月》 
- 
89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袁去华《水调歌头》 
- 
90犹带蟾宫风韵。 曹冠《西江月》 
- 
91真个都风韵。 管鉴《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