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归舟的宋词词句
描写归舟的宋词词句。
描写归舟的宋词词句
归舟[guī zhōu]
释义:
1
返航的船。
列表:
- 
1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 
2明日归舟。 晏几道《采桑子》 
- 
3归舟回首望云烟。 吕胜己《醉桃源・阮郎归》 
- 
4目断征帆、犹未识归舟。 赵长卿《虞美人》 
- 
5便是归舟路。 赵长卿《菩萨蛮》 
- 
6遥想归舟天际。 辛弃疾《谒金门》 
- 
7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 程垓《浪淘沙》 
- 
8怅望天涯、何处有归舟。 陈三聘《南柯子・南歌子》 
- 
9曾见归舟未。 陈亮《点绛唇》 
- 
10天际自归舟。 陈亮《南乡子》 
- 
11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 杨炎正《水调歌头》 
- 
12已成行计理归舟。 卢炳《小重山》 
- 
13忆我归舟初系岸,君家盛事先知。 郭应祥《临江仙》 
- 
14归舟日望荷花浦。 汪《蝶恋花》 
- 
15归舟云树负箜篌。 洪咨夔《浣溪沙》 
- 
16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 刘镇2《木兰花慢》 
- 
17如何容易买归舟,报南浦、桃花绿涨。 黄机《鹊桥仙》 
- 
18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 严仁《蝶恋花》 
- 
19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 吴潜《贺新郎》 
- 
20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吴潜《满江红》 
- 
21蕙帐真盟,菜羹馀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陈著《沁园春》 
- 
22逐日望归舟。 薛燧《南乡子》 
- 
23对影三人成六客,更倚归舟夜泊。 刘辰翁《乳燕飞・贺新郎》 
- 
24归舟晚,听谁家、紫箫声近。 周密《大圣乐》 
- 
25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周密《扫花游・扫地游》 
- 
26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 郭居安《声声慢》 
- 
27借问归舟归未。 赵功可《曲游春》 
- 
28归舟个个轻。 仇远《阮郎归》 
- 
29只恐东风未转,误人日望归舟。 蒋捷《木兰花慢》 
- 
30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蒋捷《虞美人》 
- 
31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张炎《长亭怨・长亭怨慢》 
- 
32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 曾允元《齐天乐》 
- 
33片帆天际归舟,好风动、吹来消息。 静山《水龙吟》 
- 
34归舟又载苹花满。 无名氏《凤栖梧・蝶恋花》 
- 
35故人须我归舟泊。 无名氏《秦楼月・忆秦娥》 
- 
36归舟泊。 无名氏《秦楼月・忆秦娥》 
- 
37看明年、天际下归舟,应先识。 游次公《满江红》 
- 
38识归舟。 王质《怨春郎》 
- 
39归舟照顾新洲阁。 王质《怨春郎》 
- 
40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张孝祥《水调歌头》 
- 
41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贺铸《浪淘沙》 
- 
42买个归舟,随鸥趁鹭长征。 黄人杰《胜胜慢・声声慢》 
- 
43长江望断无归舟。 汪元量《忆秦娥》 
- 
44无归舟。 汪元量《忆秦娥》 
- 
45晓雨双溪涨,归舟一叶轻。 邓肃《南歌子》 
- 
46适相逢,君去骑,我归舟。 京镗《水调歌头》 
- 
47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 晁端礼《满庭芳》 
- 
48问甚时、重此望归舟,远相对。 晁端礼《满江红》 
- 
49一叶归舟轻小。 郑仅《调笑转踏・调笑令》 
- 
50天际识归舟。 秦观《望海潮》 
- 
51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秦观《江城子》 
- 
52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秦观《虞美人》 
- 
53认归舟。 贺铸《唤春愁・添声杨柳枝》 
- 
54正是客心孤回处,转归舟。 贺铸《替人愁・添声杨柳枝》 
- 
55已办归舟。 贺铸《罗敷歌・采桑子》 
- 
56天际认归舟,但见平林如荠。 贺铸《忆仙姿・如梦令》 
- 
57何处是归舟。 周邦彦《菩萨蛮》 
- 
58後夜归舟,云涛喧醉枕。 惠洪《清商怨》 
- 
59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周紫芝《卜算子》 
- 
60带将离恨上归舟。 周紫芝《西江月》 
- 
61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 王以宁《念奴娇》 
- 
62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张纲《清平乐》 
- 
63更那堪疏雨、送归舟。 向子《虞美人》 
- 
64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张元干《满江红》 
- 
65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张元干《水调歌头》 
- 
66春意来无际,归舟去有程。 张元干《南歌子》 
- 
67好去归舟,有个人风调。 张元干《点绛唇》 
- 
68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 张元干《点绛唇》 
- 
69衩衣吟露,归舟缆月,方解开眉。 吕渭老《极相思》 
- 
70片帆隐隐归舟。 李鼐《清平乐》 
- 
71冰轮好在,解随我、天际归舟。 仲并《芰荷香》 
- 
72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 李石《八声甘州》 
- 
73天际归舟,云中行树,鹭点汀洲雪。 毛并《念奴娇》 
- 
74天际归舟,云中烟树。 袁去华《踏莎行》 
- 
75归舟起。 周必大《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