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龙髯的宋诗诗句
描写龙髯的宋诗诗句。
描写龙髯的宋诗诗句
龙髯[lóng rán]
释义:
1
龙之须。
2
帝王之须。
3
喻松叶;松。
列表:
-
1
龙髯堕地成春草,直到如今不上天。
许尹《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 其四》 -
2
龙髯短,接君之衣兮,臣不敢以手挽。
曹勋《攀龙引》 -
3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葛立方《赠友人莫之用》 -
4
龙髯攀莫及,四海共呼啕。
林栗《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5
虎脊初终枭獍飞,龙髯半落鬼神疑。
黄端《诗一首》 -
6
乔松与怪柏,如虬老龙髯。
洪适《用雪诗韵谢三外弟见和》 -
7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梅尧臣《游水帘岩》 -
8
松漠丹成去不归,龙髯无复有攀时。
范成大《壶春堂》 -
9
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杨万里《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 其二》 -
10
玉座烟销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
李远《赠写御真李长史》 -
11
龙髯攀莫及,臣子涕交零。
喻良能《挽高宗皇帝词 其二》 -
12
弓堕龙髯断,云蟠鹤驭升。
李祥《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13
龙髯攀莫及,空怅白云飞。
袁枢《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14
鳌极恩难报,龙髯恨莫扳。
许及之《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15
龙髯攀不及,凤翼附无因。
文彦博《神宗皇帝挽词 其二》 -
16
碧落龙髯去,青山马鬣新。
王炎《京丞相挽诗 其一》 -
17
殆欲从之游,龙髯不容拏。
曾丰《游桃花台寺僧指似葛仙翁炼丹处》 -
18
忽怅龙髯堕,旋瞻燕翼传。
魏了翁《恭挽宁宗皇帝 其一》 -
19
龙髯先帝远,鲐背几公存。
刘克庄《挽袁侍郎二首 其二》 -
20
鳌顶来差晚,龙髯去莫攀。
刘克庄《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其五》 -
21
书遏不得上,龙髯已飞天。
高斯得《自叙六十韵》 -
22
谁剪苍龙髯,种之水边石。
潘璵《移种菖蒲》 -
23
凤臆龙髯谁可并,郭家狮子着先朝。
章鉴《杭山八景 其四》 -
24
龙髯初一振,人尽息其机。
张埴《酬黄帝锡见和》 -
25
马鬣未随陵谷变,龙髯还长子孙枝。
陈杰《题王氏先垅寿松亭》 -
26
神册方增授,龙髯遽莫攀。
马廷鸾《恭进理宗皇帝挽词 其四》 -
27
龙髯攀不得,清血但盈襟。
马廷鸾《恭进度宗皇帝挽词 其一》 -
28
龙髯攀不及,鸾驭去何遥。
曾子良《挽知临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其二》 -
29
龙髯怒起春风急,似怪游人喝道来。
邓林《九里松》 -
30
后党兴戎衅已成,龙髯忽堕幸逃生。
徐钧《樊哙》 -
31
龙髯一以远,千载悲遗弓。
方凤《游仙华山》 -
32
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
李思衍《会同馆》 -
33
攀断龙髯哭不回,鼎湖仙去下民灾。
郑思肖《十二砺》 -
34
龙髯云满壑,鹤唳月当空。
林景熙《老松旧隠为曹许山赋》 -
35
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直上天。
林景熙《题陆秀夫负帝蹈海图》 -
36
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张震龙《挽赵秋晓》 -
37
龙髯攀才得,法泣抱遗弓。
韩维《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
38
龙髯攀不得,号绝抱遗弓。
韩维《神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 -
39
龙髯堕地秋草生,人世霜华满头髪。
刘敞《潘道士》 -
40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王珪《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 -
41
疑从龙髯去,乘云在帝都。
司马光《胡太傅挽歌二首 其二》 -
42
石危蹲虎脚,松老咤龙髯。
王禹偁《商山》 -
43
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王禹偁《太宗皇帝挽歌 其三》 -
44
龙髯忽断攀不得,旧朝衣上泪潺湲。
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 -
45
载弓徒陨绝,无计附龙髯。
司马光《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 -
46
洞府闲来何寂寞,龙髯垂处认䰐鬖。
钱公辅《禹穴》 -
47
龙髯堕地长秋草,白云悠悠飞帝乡。
刘攽《次韵范内翰西圻老人诗》 -
48
秋草龙髯堕,宫烟泪竹斑。
刘攽《大行挽诗二首 其一》 -
49
凤辇知何往,龙髯杳莫攀。
范纯仁《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二》 -
50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孙何《诗三首 其三》 -
51
乱丝银鲫鲙,交叠玉龙髯。
韦骧《谢惠山花菜》 -
52
鲈鲙白鲜盘玉缕,蓴羹涎滑煮龙髯。
韦骧《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 其二》 -
53
斯须密点欲裂瓦,烛光出屋排龙髯。
郭祥正《祀南岳喜雨呈李倅》 -
54
凤翣行将远,龙髯断莫寻。
朱长文《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
55
龙髯乱无数,马乳垂至地。
苏辙《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五》 -
56
龙髯远莫及,零泪冻成冰。
苏辙《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三》 -
57
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
苏辙《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具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 其三》 -
58
鼎味难求和,龙髯忽许攀。
黄裳《王岐公挽辞 其三》 -
59
孤臣正泣龙髯草,游子空簪凤尾花。
朱服《句 其一》 -
60
千年空怨龙髯断,亿世曾闻宝䇲还。
李复《会圣宫朝谒》 -
61
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
张耒《西山寒溪》 -
62
青衫曾赐当年桂,欲附龙髯不可攀。
张耒《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 -
63
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
高述《赋玉溪寺石菖蒲》 -
64
龙髯虽在龙莫形,只有云留瑞民伍。
邹浩《次韵答詹成老谢密云龙之什》 -
65
鹤驭临丹极,龙髯堕玉宸。
洪刍《高宗皇帝挽词 其九》 -
66
霜中鹤骨瘦,雨夜龙髯疏。
苏过《寄题抚松堂》 -
67
鲈脍色鲜盘玉缕,莼羹香滑煮龙髯。
卢襄《登三贤堂 其二》 -
68
根盘厚地干参天,护养龙髯几百年。
李光《感松 其二》 -
69
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髯茂。
宋徽宗《题双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