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黄芦的宋诗诗句
描写黄芦的宋诗诗句。
描写黄芦的宋诗诗句
黄芦[huáng lú]
释义:
1
枯黄的芦苇。
列表:
-
1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干。
毕士安《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
2
此来踏雪空无有,黄芦败苇争号风。
邓肃《芙蓉轩》 -
3
真机分应头头准,却出黄芦把钓竿。
释正觉《景禅人求颂》 -
4
黄芦雪照沙头屋,明月波浮江口舟。
释正觉《朱熙载作平阴令八十日致仕而归》 -
5
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五五》 -
6
雷江正在淮南岸,万顷黄芦映青廓。
王之道《次韵秦寿之雷江阻风》 -
7
万里号风雪满山,黄芦晻霭水汪湾。
王铚《古渔父词十二首 其三》 -
8
黄芦鬣鬣秋风肥,鬼雨洒草南山悲。
范浚《送兄茂瞻机宜之官广东》 -
9
风入黄芦浦,烟横白鹭沙。
葛立方《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怀想作诗五十韵道二十余年出处寄呈》 -
10
苦竹黄芦迷望眼,孤烟起处是人家。
史浩《和钟山晚步》 -
11
原头霜落黄芦干,西风猎猎边亭寒。
晁公遡《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原上予因感而有作》 -
12
黄芦半倾倒,江树无复色。
晁公遡《冯万州当可以洞庭春色遗王子载盖用安定郡王遗法也子载招予饮为赋之》 -
13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方翥《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
14
西风吹黄芦,疑是骚人悲。
王十朋《汉水》 -
15
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
李流谦《次德茂菱花韵》 -
16
青鹢惊飞白鹭闲,丹枫未老黄芦折。
范成大《过松江》 -
17
秋晚黄芦断岸,江南野水连天。
范成大《题画卷五首 其五》 -
18
白苇黄芦尚带秋,长风远水几时休。
杨万里《过新开湖五首 其三》 -
19
烟中绿树时招手,风里黄芦只点头。
项安世《黄潭道中十一月暂往武陵营救伯兄之急》 -
20
碧柳黄芦冷映门,荒陂寒水浄涵村。
项安世《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其二》 -
21
霜风策策鼓黄芦,满眼吴江旧去途。
项安世《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绍兴府教授秋末还家待阙时杨枢密为帅送程先生赴省八绝句 其六》 -
22
黄芦洲上雪初干,风撼枯枝晚更寒。
宋光宗《赐杨万里》 -
23
朝下黄芦坂,夕望箕山云。
欧阳修《箕山》 -
24
月洗黄芦雪,天生紫蟹秋。
高似孙《句 其二八》 -
25
黄芦阵野鹜,我自将十万。
姜夔《雪中访石湖》 -
26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戴复古《琵琶行》 -
27
棹入黄芦浦,惊飞白鹭群。
戴复古《冬日移舟入峡避风》 -
28
黄芦花白月无頼,乌桕叶红秋可怜。
周师成《句 其一》 -
29
老翁八十鬓如丝,手缚黄芦作短篱。
高翥《行淮》 -
30
忽思塞下新番曲,弹作黄芦孤雁声。
沈说《闺词 其一》 -
31
出黄芦,入红蓼。
释智愚《船子和尚赞》 -
32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
释智愚《送了侍者游台山》 -
33
愁缘南贾归舟影,心断黄芦落雁声。
黄大受《沙头秋晚》 -
34
淅淅黄芦际,茫茫碧水余。
释元肇《闻鴈有感》 -
35
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閙沧洲。
白玉蟾《卷雪楼》 -
36
两岸黄芦今画楼,山水窟中安乐国。
白玉蟾《琵琶行》 -
37
江天漠漠但黄芦,鴈鹜相呼日已晡。
白玉蟾《同邓孤舟林片雪二友晚吟 其三》 -
38
荒芜野寺孤城外,赤叶黄芦日相对。
周弼《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 -
39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宋伯仁《瓜洲阻风》 -
40
风低黄芦雪模糊,南山夜猎生于菟。
方岳《槛虎行》 -
41
不知游冶谁家子,也卷黄芦学塞笳。
王志道《和高簿送梅 其五》 -
42
绿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
宋自逊《看人取木绵》 -
43
飞起不知何处落,数声蓦忽隔黄芦。
武衍《雁奴》 -
44
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
俞桂《雨后》 -
45
一叶黄芦渡渺茫,误随野鹤上维扬。
张榘《送宾书记自扬归吴门》 -
46
弭棹黄芦外,江云绕柂牙。
罗与之《江行阻风小市》 -
47
入夜始维舟,黄芦古渡头。
真山民《吉水夜泊》 -
48
万顷黄芦秋色里,是中着我坐垂缗。
舒岳祥《题刘君英石屏》 -
49
黄芦落木寒飕飗,平沙占断江天秋。
陈杰《题王书史百鴈图》 -
50
杨子江涛百丈深,黄芦一叶是梁津。
何梦桂《达摩乘芦图》 -
51
晴逐白鸥去,夜傍黄芦眠。
董嗣杲《渔郎》 -
52
撼揺黄芦津,谁知此风味。
董嗣杲《舟上晚望庾楼 其三》 -
53
舟穿苦竹黄芦去,帽任回风急雪飘。
董嗣杲《离江城遇雪》 -
54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王梦应《晚望》 -
55
旁有一叶渔翁船,出没红蓼黄芦边。
于石《张德裕盘谷隠居》 -
56
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
于石《次韵赵羽翁秋江杂兴 其一》 -
57
黄芦萧萧白雁落,野树历历青猿啼。
艾性夫《棠渡初雪》 -
58
黄芦笠泽剪秋雨,褐兔中山俘饱霜。
艾性夫《酬邻僧惠古杭芦管兔毫》 -
59
黄芦白雁小汀洲,奎藻香罗一片秋。
艾性夫《宣和御笔二扇面 其二》 -
60
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
艾性夫《余干问舟》 -
61
水阔天长雁影孤,眠沙鸥鹭倚黄芦。
释普闻《效意境格二首 其一》 -
62
丁宁莫过黄芦塞,月落霜寒客半醒。
李龙高《梅角》 -
63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王安石《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
64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
王安石《虎图》 -
65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王安石《东江》 -
66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
郑獬《省中画屏芦雁》 -
67
郭畔黄芦宜日晚,水边红橘与秋深。
王安礼《送吴殿中知景陵》 -
68
我于诗学非无意,黄芦不并琅玕翠。
郭祥正《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 -
69
黄芦正耐风霜老,白鹭相将羽翼鲜。
郭祥正《题金陵白鹭亭呈府公安中尚书二首 其二》 -
70
黄芦绕官舍,不复念青城。
孔武仲《白公草堂》 -
71
疏蓼黄芦宜掩映,沙边危立太分明。
释道潜《秋日西湖 其四》 -
72
飘风断黄芦,落雁委砂碛。
释道潜《和子由彭蠡湖遇风雪》 -
73
黄芦败苇两三丛,仿佛江湖在眼中。
释道潜《戏书诚师秋景小屏》 -
74
乔木烟深迷故国,黄芦风急战高秋。
孔平仲《近兖》 -
75
绿水去清夜,黄芦摇白烟。
黄庭坚《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 -
76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黄庭坚《大雷口阻风》 -
77
野语尚信然,小市黄芦洲。
黄庭坚《丙申泊东流县》 -
78
十十五五依黄芦,得粒不啄鸣相呼。
黄庭坚《拟古杂言》 -
79
黄芦槭槭枝叶干,江头鸣鸭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毕仲游《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
80
黄芦洲渚赤枫林,林外残阳叠嶂深。
贺铸《秋江晚望》 -
81
船头雪重折黄芦,下有宿雁惊相呼。
晁补之《淮壖》 -
82
碧芦自愁绝,黄芦正枯折。
晁冲之《次韵四兄芦 其二》 -
83
楚歌忽断隔黄芦,已见金山高磊落。
毛滂《出都寄二苏》 -
84
碧荠他州树,黄芦何处村。
蒋瑎《和张祜韵》 -
85
秋落空江动碧虚,黄芦洲渚雁飞初。
苏庠《浮天阁 其三》 -
86
边风吹鴈寒,雨宿黄芦下。
王安中《郊行感兴》 -
87
霜飚落木潇湘秋,黄芦飒飒秋江头。
汪藻《观秋江捕鱼图》 -
88
风低黄芦潮欲到,平沙无人喧宿鸟。
汪藻《题大年小景》 -
89
黄芦碧草鴈初下,画此千金不当价。
王庭珪《观李氏画》 -
90
黄芦吹雪满汀洲,万里烟波接素秋。
孙觌《臞庵浮天阁》 -
91
一片黄芦秋,摵摵风景暮。
孙觌《昆山道中二首 其二》 -
92
黄芦苦竹依然在,犹替琵琶作怨声。
周紫芝《琵琶亭二绝 其一》 -
93
别来江月几番圆,黄芦苦竹空凄然。
周紫芝《题东林香山像》 -
94
水落潮干人取途,西风索索响黄芦。
李纲《偶题 其二》 -
95
已惊绿柳早飞絮,更讶黄芦还带花。
李纲《江上值雪戏成短歌》 -
96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干。
李纲《九月八日渡淮》 -
97
天边白鹭轻轻下,风里黄芦索索干。
李纲《题崔白画江天雪景》 -
98
影摇寒水照曈昽,声泻黄芦听骚屑。
郭印《时升咏雪禁体物矣而彦序复为之取韵尤严勉强攀和》 -
99
黄芦渡口奏阳春,偃月城头吹画角。
释清了《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四》 -
100
个中认得江南手,十里黄芦雪打船。
李弥逊《题赵干江行初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