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鹤梦的宋诗诗句
描写鹤梦的宋诗诗句。
描写鹤梦的宋诗诗句
鹤梦[hè mèng]
释义:
1
谓超凡脱俗的向往。
列表:
-
1
鳞潜寒水,鹤梦月林。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一六》 -
2
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三五》 -
3
鹤梦巢寒松挂壁,鱼惊波动水浮钩。
释正觉《鉴维那求月堂颂》 -
4
鹤梦初醒露气寒,旧巢飞出云松倒。
释正觉《五位 其五》 -
5
烟巢鹤梦,月窟蟾寒。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六》 -
6
鹤梦未晓,鸟行无章。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七七》 -
7
鱼行涧底秋,鹤梦松头月。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二》 -
8
秋生野水鱼潜稳,月在寒松鹤梦长。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六》 -
9
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采春。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四》 -
10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五九》 -
11
鱼潜波路静,鹤梦月巢孤。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一二》 -
12
世无机事鸥盟在,门掩滩声鹤梦阑。
邵棠《闲居》 -
13
古木灵巢鹤梦迷,昆仑白象倒骑归。
释智深《颂古十二首 其一一》 -
14
青松鹤梦生秋吹,宝塔星华见夜灯。
谢谔《读书台》 -
15
露浓惊鹤梦,月冷伴蛩愁。
陆游《秋夜》 -
16
冷帐弗生骑鹤梦,清才合友跨鲸仙。
释居简《丹霞张府博入夏蔬食》 -
17
剑倚梅花鹤梦醒,东游吟骨带秋清。
赵希㯝《送李鹤田东游后还乡》 -
18
水生草满蛙鸣合,日薄花阴鹤梦安。
赵潜夫《题弦风亭》 -
19
地僻无人到,松风鹤梦清。
张尧同《嘉禾百咏 惠明堂》 -
20
鹭鸥波浩荡,龙鹤梦岧峣。
程公许《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 -
21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王化基《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 -
22
射影池光冷,声敲鹤梦醒。
张咏《庭竹》 -
23
高韵出重城,林梢鹤梦清。
李含章《相国寺晚钟》 -
24
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
戴昺《秋晚》 -
25
惜花春尽鶑吟苦,敲竹风清鹤梦孤。
吴惟信《寄越上高疎寮》 -
26
鹤梦未回更几转,吟时应是月黄昏。
林希逸《马和之觅句图》 -
27
天空杉月冷,鹤梦几回醒。
白玉蟾《景泰晚眺》 -
28
唤醒横江孤鹤梦,凭君持此叩坡仙。
徐元杰《和李文溪送青云道人归杭韵》 -
29
四五更头猿鹤梦,数千里外鹡鸰心。
吴潜《岁晏无聊收叔氏讯》 -
30
妄想已空骑鹤梦,劳生亦厌饭牛歌。
方岳《春日杂兴 其九》 -
31
剑吼空山鹤梦寒,聂仙夜访碧云冠。
方岳《谢管辖挽诗》 -
32
鸥盟正尔隔千里,鹤梦何曾到九衢。
方岳《次韵乡友》 -
33
风撼碧涛惊鹤梦,雷轰铁锁悦龙形。
何子举《清渭八景 箭山晚翠》 -
34
天风吹鹤梦,山月照猿声。
释文珦《秋日禅房》 -
35
妄想已空骑鹤梦,劳生亦厌饭牛歌。
胡仲弓《春日杂兴 其九》 -
36
烟霞古淡僧容瘦,风露清高鹤梦残。
姚勉《题西湖竹阁寺 其一》 -
37
野棋惊鹤梦,僧磬答渔歌。
刘黻《和朱运筦郊行》 -
38
苦哉几枕黄鹤梦,天风吹到吴江边。
张埴《寄马竹冈》 -
39
一庭莎草蛩吟老,万里梅花鹤梦长。
葛起耕《和芦洲刘子泉秋怀》 -
40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杨公远《寓干明观 其四》 -
41
妄想不生骑鹤梦,高情时有饭牛歌。
周密《写怀偶成二首 其一》 -
42
山灵鹤梦醒,独听还独咏。
邓剡《题龙山钟》 -
43
日当亭午禅扉静,药杵声中鹤梦醒。
陈岩《福海院》 -
44
半夜波涛惊鹤梦,几番风雨护龙身。
郑思肖《南山老松》 -
45
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深鹤梦凉。
黄庚《月夜次修竹韵》 -
46
清阴满地无人迹,一径松风鹤梦寒。
黄庚《通玄观》 -
47
晦朔鸡鸣在,江山鹤梦非。
戴表元《袁提干挽诗二首 其一》 -
48
十年骑鹤梦悠悠,天地无情白髪愁。
赵必𤩪《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 其二》 -
49
听猿思楚宿,失鹤梦南征。
谢翱《雨中感怀》 -
50
岫云影压龙湫暝,涧瀑声吹鹤梦寒。
汪炎昶《程森甫见示同伯几游雪矼观海棠之作伯几尝与余有此约次韵寄之》 -
51
幽岩风细鶑声缓,古寺春深鹤梦闲。
杨䌷林《寄僧琴山》 -
52
月皎青松鹤梦长,碧云丹桂挂羚羊。
释义青《第二十九问夹山境颂》 -
53
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舒亶《香山野步二首 其二》 -
54
月底露惊猿鹤梦,云中风动薜萝香。
舒亶《和游栖真寺见寄》 -
55
同思量,何处是月笼松顶兮鹤梦初醒,雪覆芦花兮鹭寒不睡。
释子淳《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二》 -
56
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释子淳《山居五首 其四》 -
57
倚竹蝉声断,开琴鹤梦惊。
释智圆《题聪上人林亭》 -
58
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
释智圆《听琴》 -
59
皎洁离云鹤梦时,孤光还与雪相宜。
释重显《赋月生云际送诚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