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望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望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望的宋诗诗句
高望[gāo wàng]
释义:
1
登高远望。
2
高门望族。
列表:
-
1
花萼楼高望柳堤,春桥横水短虹蜺。
宋白《宫词 其九○》 -
2
故岁摇落时,凭高望扬越。
宋庠《登大明寺塔》 -
3
晨登高望阁,爱此经檐日。
张嵲《晓登灵梵寺阁二首 其二》 -
4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龚宗元《送陈君子之四明》 -
5
杳杳尽寒色,乘高望更迷。
刘子翬《春望》 -
6
亭高望远破天悭,万叠晴岚俯仰间。
陈棣《次韵叶秀实县治环翠亭 其一》 -
7
凭高望杜陵,烟树略可指。
陆游《自兴元赴官成都》 -
8
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陆游《闻虏乱有感》 -
9
登高望故人,烟树参差见。
陆游《次韵何元立都曹赠行》 -
10
故乡不敢思,登高望锦城。
陆游《醉中怀眉山旧逰》 -
11
登高望夕烽,只尺咸阳都。
陆游《感兴二首 其二》 -
12
时时登高望,指顾无咸阳。
陆游《鹅湖夜坐书怀》 -
13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
陆游《晚凉登山亭》 -
14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
陆游《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 -
15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陆游《书感》 -
16
度堑穿林脚愈轻,凭高望远眼犹明。
陆游《游近村》 -
17
凭高望归云,更觉原野阔。
陆游《喜雨》 -
18
昔戍西陲时,凭高望中原。
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七》 -
19
凭高望烟海,青山忽中断。
陆游《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四》 -
20
中间亦尝走梁益,万里凭高望乡县。
陆游《春日登小台西望》 -
21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陈造《检旱望磕山》 -
22
忆昔同游金凤台,临高望远思悠哉。
王质《送赵子真送藏经于朝廷》 -
23
登高望长陌,念君将有行。
程洵《汪节夫解官东归赋此赠行》 -
24
凭高望京口,佳气何葱葱。
章甫《寄上曾仲恭侍郎借净香寮诗韵》 -
25
凭高望远想宏放,眼界四海空无埃。
楼钥《次韵东坡武昌西山诗》 -
26
升高望远天界阔,海山江树皆秋毫。
王炎《九日登宝叔塔同游者杨大著李校书冯正字曾著作易校书》 -
27
分携更复凭高望,满目青山万叠横。
马之纯《劳劳亭》 -
28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
欧阳修《出省有日书事》 -
29
登高望河流,汹汹若怒闹。
欧阳修《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 -
30
因高望京邑,驱马沿山趾。
欧阳修《寄左军巡刘判官》 -
31
风顺眠听角,楼高望见船。
徐照《永州寄翁灵舒》 -
32
山高望望北斗低,花香拂拂南薰度。
陈文蔚《夏夜露坐偶书且勉同学子》 -
33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姜夔《答沈器之二首 其二》 -
34
蹇余终日凭高望,吊古怀人几度伤。
李壁《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泊舟黄鹤楼下风大不可进因成七言为寄》 -
35
度密来尤迥,凭高望更赊。
韩淲《崇福庵》 -
36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
苏泂《次陆放翁韵》 -
37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陈宓《和许月湖游鼓山》 -
38
兹楼当胜地,高望极崚嶒。
张尧同《嘉禾百咏 披云阁》 -
39
高望太湖千万顷,夕阳依旧水东流。
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其一》 -
40
送往迎来路,升高望远心。
徐鹿卿《再游梅关书呈黄干》 -
41
凭高望远深相思,手挥丝桐送斜晖。
白玉蟾《枫叶辞》 -
42
凭高望尽寂寥天,与我闲情共渺然。
周弼《岳阳楼》 -
43
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
邵雍《代书寄北海幕赵充道太博》 -
44
一般情意恶难羁,长怕登高望远时。
邵雍《登石阁吟》 -
45
劝君莫苦凭高望,惊动子牟千里心。
张伯玉《春日登望海亭》 -
46
凭高望杀旧山川,万里云迷不尽天。
胡仲弓《恭和皇帝宸翰四绝句 其一》 -
47
黍峰蒲糁正关情,况复登高望冶城。
王奕《和段好古外郎二首 其二》 -
48
频年陡觉生华发,日日凭高望楚州。
陈允平《寄晚浦张观使》 -
49
升高望中原,极目了河岱。
方一夔《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二》 -
50
登高望西北,里数逾五千。
方一夔《出塞行五首 其五》 -
51
凭高望远心如醉,风岸乌巾雪满头。
俞德邻《次韵朱子厚九月十一日见寄三首 其一》 -
52
切勿临高望,三吴草色深。
周密《度小岭》 -
53
郡县荒芜哭暮笳,凭高望不见天涯。
郑思肖《春日偶成五绝 其三》 -
54
凭高望不极,望断动愁情。
黄庚《秋色》 -
55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韦奇《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
56
凭高望城郭,把酒一欷歔。
陈深《登阳山妙净院》 -
57
独上山楼上,楼高望尽天。
蔡槃《山城即事》 -
58
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
文同《守居园池杂题 天汉台》 -
59
如跻极高望,万物着春色。
曾巩《寄王介卿》 -
60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刘攽《久旱》 -
61
登高望川陆,重阴蔽云霏。
王观《九日石庄阻雨》 -
62
登高望遍东城路,又领诗兵战寂寥。
徐积《春雪 其一》 -
63
去就人兼众美难,侍郎高望肃衣冠。
冯山《寄上范蜀公二首 其一》 -
64
宏才高望出簪裾,尤向持平意豁如。
冯山《送梓宪巩彦辅中散二首 其一》 -
65
登高望我居,寄书托东舟。
王安礼《常州寄吕进之五言一首》 -
66
登高望远远思发,春风浩浩天茫茫。
郭祥正《山中吟》 -
67
岁丰民乐官吏肃,登高望远开华筵。
郭祥正《凌敲台呈同游张兵部朱太守》 -
68
且来登高望明月,拂拂霜风濯烦热。
郭祥正《左蠡亭重九夕同东美玩月劝酒》 -
69
登高望天涯,化石与君别。
郭祥正《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望夫山》 -
70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
71
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
苏轼《和陶九日闲居》 -
72
重楼起城阴,乘高望四极。
许将《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雪峰楼》 -
73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苏辙《八阵碛》 -
74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苏辙《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
75
东归犹得联征骑,同上嵩高望九州。
苏辙《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其二》 -
76
雪后凭高望洛都,万峰遮眼白模糊。
黄庭坚《雪后登南禅茅亭简张仲谋二首 其一》 -
77
无处堪高望,城边上古台。
释保暹《登芜城古台》 -
78
登高望远海,冥冥湿天际。
李复《登高丘望远海》 -
79
登高望处浑疑活,自许相随游洞门。
王藻《盖仙山六题 石人峰》 -
80
摇轩柳态未应还,正在凭高望远间。
晁补之《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 -
81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
张耒《秋兴三首 其一》 -
82
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
张耒《感遇二十五首 其一二》 -
83
登高望四垠,目断无平川。
张耒《冬日自福昌之渑池》 -
84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张耒《感春十三首 其六》 -
85
凭高望归路,云重失沧洲。
周行己《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一》 -
86
登高望远兮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
邢居实《秋风三叠寄秦少游 其三》 -
87
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释德洪《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
88
凭高望行朝,小雨犹斑斑。
汪藻《阻溪涨宿诸暨县上省院》 -
89
乘高望长空,极目波涛翻。
李纲《同李似之游蒋山》 -
90
梅青麦绿江城路,更与登高望楚乡。
晏殊《春阴》 -
91
楼高望极秋山去,溢眼重重叠叠青。
朱淑真《秋日登楼》 -
92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曾几《喜天游二十一兄至亳社时同叔夏十六兄作》 -
93
凭高望佳人,天远浮云低。
郭印《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 其三》 -
94
空高望浮黎,静圣逼灵鹫。
李弥逊《承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