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文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文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文的宋诗诗句
高文[gāo wén]
释义:
1
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并称。
2
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谥文皇帝)李世民的并称。
3
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列表:
-
1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徐铉《酬郭先辈》 -
2
颜诗摛锦有高文,席上经年未聘珍。
胡宿《送陈谏东归》 -
3
高文参正始,密旨奉权舆。
胡宿《岁晚禁直呈承旨侍郎同院五学士》 -
4
绝墨淩崖石,高文拂斗魁。
胡宿《郡斋招子美》 -
5
高文用司马,格五宠虞丘。
宋庠《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
6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
陈与义《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
7
高文穿天心,细字编蝇头。
邓肃《谒南斋诸友》 -
8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王之道《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 -
9
高文知已动天庭,昨日春雷下六丁。
王之道《春日书怀 其二》 -
10
高文已见含元赋,不用研思古战场。
王之道《和许端夫兄弟二首时端夫出守当涂 其一》 -
11
古学探奥穾,高文掞天庭。
胡寅《示吴守》 -
12
正论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胡寅《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
13
高文推大手,奥学擅前修。
胡寅《示临川曾革》 -
14
妙画高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王铚《题洛神赋图诗》 -
15
倚马高文追异代,憩棠余爱在斯民。
仲并《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一》 -
16
高文早出诸儒右,清节宜书独行篇。
王之望《挽季通判》 -
17
鼓钟乐高文,羽翼崇雄轲。
李石《送浩侄成都学官》 -
18
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
李石《礼殿》 -
19
银袍健笔落云烟,入眼高文墨尚鲜。
黄公度《将放榜用钱韵》 -
20
谠议裨宸极,高文灿斗杓。
黄公度《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其一》 -
21
霜点螭坳侍紫皇,高文大册玉锵锵。
陈天麟《用齐正韵送叔勤归湖北》 -
22
细字不作蝇头书,高文富有牛腰轴。
洪适《送唐左史纸墨》 -
23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韩元吉《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其一》 -
24
高文不试紫云楼,犹得声名动九州。
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其一》 -
25
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姜特立《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其一》 -
26
高文大策人皆有,且听烟波十绝诗。
陆游《烟波即事十首 其一○》 -
27
馆舍有奇士,高文粲参首。
范成大《再次韵呈宗伟温伯》 -
28
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杨万里《送李制干季允擢第归蜀》 -
29
循吏今为冠,高文妙草麻。
杨万里《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 其二》 -
30
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
周必大《读史二首 其一》 -
31
未说高文锦不如,谈间已胜十年书。
陈造《再次前韵二首 其一》 -
32
高文鲠论博艰危,凛凛声名百世垂。
陈造《东坡二首 其二》 -
33
名谈造根柢,高文在铅椠。
许及之《送赵倅秩满东归分韵得念字》 -
34
语高文笔外,欢溢酒杯中。
薛季宣《孙元式挽诗 其二》 -
35
高文一何寥,绝境亦难遇。
唐仲友《续八咏 八咏掞英词》 -
36
乐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谁与共论文。
廖行之《挽刘宣教秉二首 其一》 -
37
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
楼钥《刘望之国录惠示文卷次韵为谢》 -
38
寿皇圣孝冠百王,三复高文天为泣。
楼钥《送郑惠叔尚书守建宁》 -
39
羊陆遐冲虽坐折,高文宿愤竟谁摅。
楼钥《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其一》 -
40
千古高文在鳌禁,一时名士上龙门。
楼钥《何内翰挽词》 -
41
高文见事业,事业盈编简。
石介《寄明复熙道》 -
42
两朝推旧德,一代仰高文。
文彦博《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一》 -
43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
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
44
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
蔡戡《胡长文给事挽诗 其一》 -
45
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
赵蕃《谒孺子祠 其二》 -
46
玉海冲融侔至性,锦江灿烂拟高文。
马之纯《燕雀湖》 -
47
大郡得师儒,高文兴孝秀。
叶适《送陈彦群》 -
48
高文落笔妙天下,清论挥犀服坐中。
欧阳修《送前巫山宰吴殿丞》 -
49
省语初如傲,高文旧已传。
徐照《陈保之访宿》 -
50
欲伴高文归大册,道山延阁小蓬莱。
释居简《分题划策得山茶》 -
51
耆年盛德天应相,大册高文老更工。
苏泂《上楼大参 其一》 -
52
晚节画工图广受,高文太史序重黎。
刘克庄《和赵广文韵》 -
53
病翁岁晚朋从绝,细读高文面发慙。
刘克庄《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其一》 -
54
名亭阳崖角,高文犹仿佛。
沈绅《题寒亭山壁》 -
55
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李觏《赠黄秀才别》 -
56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
李觏《送侯殿直之官吉州》 -
57
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
李觏《送王都曹》 -
58
只知俗吏隆官业,不意高文有古风。
李觏《寄史屯田》 -
59
主人名重闻四夷,典册高文推大手。
祖无择《次韵和》 -
60
汉承秦后古书亡,太息高文总未遑。
刘克庄《八十吟十绝 其三》 -
61
我嗟时辈识君浅,但推藻翰高文场。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欧阳永叔》 -
62
主郡王士安,高文勇枚贾。
蔡襄《题延平阁》 -
63
搜奇辱佳句,纪实待高文。
杜汪《□韵呈徐□勘□□□》 -
64
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马廷鸾《余氏心晖堂》 -
65
风流人物两相逢,白傅高文纪汉公。
徐仲谋《白苹洲》 -
66
高文炳辰宿,渊议赞化育。
韩维《春夜怀仲巽》 -
67
高文赞皇猷,大论宁国步。
韩维《泛汝联句》 -
68
高文日以丽,经义素所明。
韩维《夜坐有怀黎君》 -
69
高文炳群宿,大论倾长川。
韩维《次韵答和乐道侍读给事》 -
70
复古高文丽,为邦惠化绥。
韩维《和晏相公答张提刑州名诗三首 讲德》 -
71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韩维《送曾通直入京》 -
72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陈普《历代传授歌》 -
73
高文信神武,□往乘□昏。
罗公升《纪秦汉间事 其一》 -
74
高文曾苏敬,伟节章赵叹。
陆文圭《送陈茂卿赴兴国教授》 -
75
大策安宗社,高文着庙堂。
韩维《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一》 -
76
才高文赡富诗名,感物伤时动有情。
韩维《读白乐天传及文集 其一》 -
77
妙墨高文灿斗星,陵迁谷变相磨灭。
利书记《天柱雉儿行》 -
78
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刘敬《观沧浪亭石感而有作》 -
79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
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 琅琊泉石篆》 -
80
已听高文吟太古,更开昏眼洗清流。
曾巩《寄孙正之二首 其一》 -
81
捷笔补天凌造化,高文惊世涌波澜。
刘敞《观冲卿所试诗赋贺府君》 -
82
浊酒怜虚爵,高文忆友生。
司马光《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其二》 -
83
雅度津涯阔,高文风雨惊。
司马光《哭公素 其一》 -
84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司马光《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
85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司马光《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
86
高文粲列宿,英辩泻长河。
司马光《哭刘仲邍 其一》 -
87
高文赞皇猷,大论宁国步。
孙永《泛汝联句》 -
88
间代生人杰,高文擢隽科。
苏颂《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其一》 -
89
高文简得春秋法,大体严如剑佩臣。
强至《读尹师鲁集》 -
90
先生不遇子亦退,高文懿行夸江湖。
黄通《麻姑山一首赠陈仲父贤良兼泰伯先生》 -
91
高文赞皇猷,大论宁国步。
辛廱《泛汝联句》 -
92
谈高文字间,欲趋仁义途。
刘挚《送僧常荫》 -
93
妙论凌朝彻,高文敌夜光。
曹辅《诗呈同院诸公 其二》 -
94
高文大句如形容,将以荣耀传无穷。
韦骧《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 -
95
每得高文贶,翻嗟旧业疏。
韦骧《和公余言怀》 -
96
高文昔冠群儒首,异政今为两蜀传。
韦骧《又借前韵为攀别之作》 -
97
不独高文耀世奇,曾将宏议振天维。
冯山《和邓温伯二首 其一》 -
98
暂时乐事亦难遇,高文大字精磨镌。
郭祥正《游石盆寺呈蒋殿院兼简余光禄》 -
99
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
张舜民《秋日书怀》 -
100
高文大册耀天衢,新句锵金掷隠居。
朱长文《判府蒲左丞宠赠佳篇谨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