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咏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咏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咏的宋诗诗句
高咏[gāo yǒng]
释义:
1
朗声吟咏。
2
好诗篇;佳作。
列表:
-
1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徐铉《庐陵别朱观先辈》 -
2
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徐铉《棋赌赋诗输刘起居》 -
3
峡山高咏诗昌白,韶石英风赋予张。
苏籀《次韵王丈丰父待制荔枝二十韵》 -
4
急觞高咏鼓英气,飒然危冠发上冲。
苏籀《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 -
5
折简索我诗,高咏惭南金。
张嵲《题景温筠居》 -
6
援笔强续貂,安能继高咏。
吴芾《夏日同官会饮白鹤寺双瀑亭李道济作诗纪事因次其韵》 -
7
长贫我欲为巴叟,高咏君能继洛生。
王灼《次韵晁子与 其二》 -
8
高咏东山诗,怅望怀往古。
陆游《长木夜行抵金堆市》 -
9
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
陆游《月下作二首 其一》 -
10
悠然高咏平生事,龌龊宁能老故丘。
陆游《泛三江海浦》 -
11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陆游《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
12
赋罢新诗自高咏,满汀鸥鹭欲忘形。
陆游《樊江》 -
13
高咏渊明句,吾将起九原。
陆游《小舟》 -
14
高咏江练句,令人忆玄晖。
陆游《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 其五》 -
15
但媿将短才,辄尔接高咏。
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
16
今朝一雨秋事了,便可高咏丰年诗。
张孝祥《次韵南轩喜雨 其四》 -
17
高咏悠然篇,飞鸿送千里。
张栻《采菊亭》 -
18
神还气王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
梅尧臣《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因以为谢》 -
19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梅尧臣《和永叔六篇 看花呈子华内翰》 -
20
犹须发高咏,于以慰长思。
赵蕃《约斯远同谒晦翁先生八月十六日发章泉夜宿永丰》 -
21
流转不根怜已久,高咏取正今逢时。
张縯《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古风二十五韵》 -
22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欧阳修《赠李士宁》 -
23
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
欧阳修《数诗》 -
24
菱租鱼市仰高咏,乘舆未果随子猷。
张镃《陆编修送月石砚屏》 -
25
八载重来惊老大,千年高咏想风流。
苏舜钦《重过齐山清溪》 -
26
高咏龙泉碣,相从发至音。
周文璞《秋晦有怀南仲正字》 -
27
他日崧高咏申甫,一香先为大王拈。
华岳《再祷梅山》 -
28
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
程公许《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 咏归亭》 -
29
名园多胜致,高咏与谁同。
徐元杰《题方氏绿野园三首 其三》 -
30
高咏三百言,聊用谂同志。
周密《泛舟》 -
31
高咏甫里篇,满饮乌程酒。
周密《夏日同盟游玉湖分韵得柳字》 -
32
高咏七月诗,伤哉愁心折。
韩维《郊居值雨》 -
33
放歌留客醉,高咏见公情。
韩维《和原甫见送》 -
34
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
韩维《依韵和贡父见寄》 -
35
临风高咏足为乐,有勇知方笑仲由。
司马光《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其一》 -
36
探题绕梅花,高咏接应刘。
王安石《用王微之韵和酬即事书怀》 -
37
西风但高咏,将奈绿醽何。
沈遘《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 -
38
清谈开愤懑,高咏听铿鍧。
沈遘《五言过江邻几官舍 其三》 -
39
兹辰拜高咏,适足慰蹉跎。
韦骧《暑雨言怀和潘倅十八韵》 -
40
玉堂健笔成高咏,欲和临池恨思悭。
韦骧《用别韵再和》 -
41
诸公高咏蜀人编,唱和舂容近百篇。
冯山《和题成都诸公唱和集》 -
42
升沈偶然安足嗟,与君高咏思无邪。
郭祥正《留题吕学士无为军谪居廊轩》 -
43
拂衣高咏归去来,我有麻源三亩宅。
郭祥正《送王主簿弃官归建昌》 -
44
但能泉上伴君饮,高咏阁笔无由陪。
郭祥正《卧龙山泉上茗酌呈太守陈元舆》 -
45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王诜《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 -
46
高咏云汉篇,千秋意凄恻。
孔平仲《祈雨》 -
47
相邀林野娱,高咏略宋沈。
吕南公《寄子发》 -
48
缣图遥遥郡阁迥,高咏尽日行周遭。
吕南公《立春雪冻有怀道先贤良展诵腊除见寄长篇辄反其韵为诗奉寄》 -
49
有句方高咏,无宾可屡邀。
吕南公《奉和内翰太中残春口占二首 其二》 -
50
题是船斋高咏后,开当寒谷带经时。
吕南公《呈知府内翰即次原韵 其一》 -
51
何人发高咏,满坐清风遍。
毕仲游《颍河夜泛》 -
52
高咏刘廖句,白云穿石屏。
米芾《干越亭》 -
53
尘虑坐清归意懒,涣襟高咏紫霄风。
范宽之《游洞霄》 -
54
高咏两贤篇,临风黯于邑。
洪朋《寄题蔡州鲁公祠堂》 -
55
高咏少司命,乘风载云旗。
李彭《归来堂为韩子苍题》 -
56
两苏门地陪高咏,千古文章得细论。
王庭珪《题曹子方诗集后》 -
57
惭无好语酬高咏,东望云山意莫陈。
王庭珪《和施通判以诗惠茶》 -
58
恨无好句酬高咏,唤起谪仙苏与梅。
王庭珪《次韵李宜仲以诗寄龙涎三首 其二》 -
59
无那骚心思纷坠,且教高咏和寒梧。
吕本中《秋夜雨分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