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僧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僧的宋诗诗句。
描写高僧的宋诗诗句
高僧[gāo sēng]
释义:
1
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列表:
-
1
超伦每效高僧行,得力难忘古佛书。
释延寿《山居诗 其八》 -
2
景强偏感高僧住,地胜能令远思开。
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二》 -
3
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
江景房《保安寺》 -
4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
伍乔《游西禅》 -
5
古寺云生屋,高僧月伴禅。
乐史《钟山寺》 -
6
高僧惯来看,踏破绿苔纹。
王嵒《句 其二》 -
7
此地旃檀多胜刹,一时龙象有高僧。
胡宿《寄杭州子文屯田兼简真公上人》 -
8
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陈与义《雨中宿灵峰寺》 -
9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
张九成《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 -
10
高僧丈室修然静,案上楞严久不看。
赵不群《南峰庵》 -
11
门迎有高僧,乌用赋渴井。
王之道《题智果寺》 -
12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王之道《秋日游南汰二首 其一》 -
13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王之道《寄赞宁上人》 -
14
碁声惊断高僧梦,起拨炉中未过香。
王之道《和道可》 -
15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王之道《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其二》 -
16
解装歇马访高僧,门掩东风日又曛。
邵棠《访僧可堂》 -
17
秖恐高僧占,多慙倦鸟还。
李处权《题月山寺壁三首 其三》 -
18
高僧辟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李处权《寄昙晦二首 其二》 -
19
高僧相对共无语,坐看西林消暝霞。
张嵲《宝林晚坐》 -
20
苏州未解吾家事,夜对高僧无一言。
释慧空《和刘天常见寄》 -
21
高僧拥衲卧云久,诸方勘破心玲珑。
欧阳澈《游岐原有感》 -
22
预约高僧名遂日,结茅来此伴长闲。
欧阳澈《游华严寺题诚斋》 -
23
胜境东西白,高僧一二禅。
释仲皎《游西白山一禅师二禅师道场》 -
24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吴芾《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隠静 其一二》 -
25
-
26
高僧隠青山,宴坐咀白石。
吴芾《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余偶成拙句二首 其一》 -
27
高僧良士总贪闲,虽我同庚不往还。
吴芾《寄杨次云岸长老》 -
28
欲论旧事慵开口,且对高僧共说闲。
吴芾《题金山四首 其三》 -
29
异时我作高僧传,为记严公有此孙。
王十朋《悼僧德芬 其一》 -
30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闲。
王十朋《出雁山》 -
31
未能如郑谷,一榻对高僧。
王十朋《九日寄昌龄弟 其五》 -
32
-
33
灵乌不肯来城郭,长伴高僧避宠荣。
王十朋《游天衣寺》 -
34
资深堂上偶留题,多谢高僧不扫泥。
王十朋《宝月师刻予旧题以寄因书二绝 其一》 -
35
临池墨客余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王十朋《宿归宗寺》 -
36
寄语高僧宜郑重,能诗方遣雨前春。
石待举《谢梵才惠茶》 -
37
鼎来好语酬佳景,更有高僧话净因。
洪适《小雨同裴弟深甫坚上人登新亭次韵》 -
38
隋初便有高僧传,火后都亡过客诗。
刘知过《题国清寺》 -
39
使君元是一高僧,宿昔诗成自不禁。
吴儆《和刘守韵》 -
40
古寺朱扉傍水开,高僧笑语共徘徊。
陆游《游法云寺观彝老新葺小园》 -
41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
梅尧臣《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
42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梅尧臣《访报本简长老》 -
43
长松碧篠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梅尧臣《寄宣州可真上人》 -
44
其阴有高僧,日食惟一盎。
梅尧臣《寄灵隠通教僧》 -
45
虽欠高僧分白氎,偶蒙暴客恕青氊。
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 其五》 -
46
卖花醉叟剥红桂,种药高僧寄玉芝。
陆游《闲中书事二首 其二》 -
47
道士青芒屦,高僧白氎巾。
陆游《游山四首 其二》 -
48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陆游《菖蒲》 -
49
樵客高僧两断蓬,偶同烟榜泛秋风。
陆游《秋兴十二首 其一一》 -
50
高僧宴坐雪蒙头,闲牧从来水牯牛。
陆游《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 其五》 -
51
稚子夸藜糁,高僧辍芋残。
陆游《秋冬之交杂赋六首 其三》 -
52
逋客传琴调,高僧乞药栽。
陆游《秋怀四首 其一》 -
53
岩上高僧坐,林间野客行。
陆游《宝积寺》 -
54
更就高僧学白羹。
陆游《句 其二》 -
55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梅尧臣《寄文鉴大士》 -
56
高僧凿崖腹,建阁将云连。
梅尧臣《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57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梅尧臣《送端式归漳州》 -
58
高僧来不见,却返五峯前。
梅尧臣《隠静山访怀贤上人不遇》 -
59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脚中元自怨辰。
周必大《能仁监寺智超为予写真求赞》 -
60
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着高僧。
戴敏《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 -
61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项安世《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其一》 -
62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朱熹《游会稽东山》 -
63
倦客三杯酒,高僧一味茶。
张孝祥《三塔寺阻雨 其二》 -
64
高僧心不着,一似五峯云。
梅尧臣《寄隠静山怀贤长老》 -
65
定将修史笔,添传入高僧。
梅尧臣《吕缙叔云永嘉僧希用隠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寄之》 -
66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
梅尧臣《题译经院同文轩》 -
67
永夜未眠钟已发,此心闲寂似高僧。
梅尧臣《次韵和景彝闰腊二十五日省宿》 -
68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张栻《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
69
我来亦被浮名缚,那得高僧一样闲。
游少游《宝云院》 -
70
惠山树石极葱苍,傥来相对高僧房。
王质《留别陈阜卿》 -
71
娄德高僧通夙命,王维善画记前身。
文彦博《贤大师以诸巨公画像见示传神写照曲尽其妙兼丐拙诗辄成一首奉呈》 -
72
彻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资与人别。
释契嵩《三高僧诗 越之彻如冰雪》 -
73
高僧七十未龙钟,飞锡飘然百里中。
袁说友《坚老住广福》 -
74
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茶间。
宋光宗《待月诗》 -
75
偶值高僧出,禅床坐默然。
翁卷《能仁寺》 -
76
闻有高僧来诵咒,岩前抛珓问龙君。
姜夔《斋后与全老铦朴翁聪自闻酌龙井而归 其二》 -
77
八十高僧不诵经,挑单又发洞庭程。
周南《又赠上人 其二》 -
78
七百高僧总作家,唯有南能不唧𠺕。
释文礼《六代祖师赞 其五》 -
79
七百高僧总会禅,眼空四海鼻辽天。
释道冲《六祖赞 其一》 -
80
联镳来此班荆坐,分得高僧半日闲。
陈宓《谢雨清水岩 其一》 -
81
池有灵泉泉有龙,高僧深隐梵王宫。
赵抃《登安乐山塔》 -
82
破寺高僧夜不眠,一声猛虎月明天。
方信孺《虎跑泉》 -
83
独扶瘦杖欲经过,为问高僧意若何。
薛师石《断桥》 -
84
却重高僧仙景象,蓬莱不独在沧溟。
梁佐《高山堂》 -
85
一读高僧疏,尘劳悟此生。
张尧同《嘉禾百咏 长水乡》 -
86
高僧穿地脉,此意少人知。
张尧同《嘉禾百咏 寂照庵》 -
87
恋恋君山未解维,高僧来送赠行诗。
陶梦桂《酬君山远上人送别》 -
88
高僧宴坐须髯古,县尹新题诗句香。
庄梦说《次许宰普惠院祈雨韵》 -
89
沉沉松竹烟岚冷,慙愧高僧借袷衣。
赵汝回《山中即事》 -
90
头白高僧行脚嬾,一枝筇竹久生苔。
刘克庄《送拄杖还僧》 -
91
康节易传于隠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刘克庄《先儒》 -
92
十年不独行人老,入定高僧白尽头。
刘克庄《白鹿寺》 -
93
远客凭销恨,高僧与勒铭。
张咏《登崇阳县美美亭》 -
94
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
郑文宝《寒食访僧》 -
95
坏像烟岚湿,高僧岁月闲。
俞希孟《范阳同年示及零陵三题率然为答甚愧妍唱 澹山岩》 -
96
高僧不出院,屏画三笑图。
李觏《题昱师房三笑图》 -
97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
李觏《东岩精舍》 -
98
试言日暮佳人怨,何事高僧却得知。
李觏《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 其一》 -
99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苏洵《忆山送人》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