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韵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韵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韵的宋诗诗句
风韵[fēng yùn]
释义:
1
《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
2
风度,韵致。
3
形容仪态优美。后多用以指妇女的美好姿态。
4
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情趣。
5
谓食品的风味。
6
指风声。
列表:
-
1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其一》 -
2
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
陈与义《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以自贻 其一》 -
3
此间风韵出成都,花上杜鹃啼最苦。
苏籀《黄筌画金盆鸽孟蜀屏风者也一首》 -
4
绿樽翠杓稽留举,林下闲情风韵度。
苏籀《节妇吟》 -
5
凛然风韵老尤癯,方寸经营包九区。
邓肃《邻家翁挽辞二首 其一》 -
6
千古才华少人敌,一生风韵为情深。
陈师孟《弄水亭》 -
7
昭旷情怀陶靖节,清明风韵孟襄阳。
释慧空《赠寥元饰 其二》 -
8
月窗泻水墨,天风韵虚徐。
朱松《记草木杂诗七首 紫竹》 -
9
未必甘滋追大谷,照人风韵故能深。
胡寅《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其三》 -
10
风韵飕飗远更清,苍髯瘦甲耸亭亭。
刘子翬《分韵赋古松得青字》 -
11
橙虀细缕风韵胜,我不痛饮那知音。
刘子翬《橙子四首 其二》 -
12
-
13
江南五月多风韵,素艳天资难点妆。
释慧远《和石解元白莲 其一》 -
14
天然风韵月中来,颇鄙人间桃李俗。
吴芾《和陈天予岩桂》 -
15
只把南枝作雪看,一般风韵照人寒。
吴芾《何彦清梅诗二绝用韵颇严诸公相率同和 其二》 -
16
轻风韵萧瑟,密雪乘珠珍。
史浩《题陈天予国正借轩》 -
17
高架添风韵,芳醪共姓名。
王十朋《州宅十二咏 清香亭》 -
18
临池墨客余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王十朋《宿归宗寺》 -
19
交情深慕蔺,风韵渴闻韶。
余靖《和伯恭殿丞登武江门楼怀杨叔武太保》 -
20
蘂碎叶伤多,风韵弗娱目。
洪适《山居二十咏 山樊》 -
21
暑风韵玉脱豹胎,凉月影金交兎魄。
范端臣《此君轩》 -
22
却笑轻狂桃李眼,臞仙风韵不能窥。
刘应时《石菖蒲》 -
23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一》 -
24
种竹添风韵,留松老岁寒。
陆游《闲居七首 其三》 -
25
更淅香秔轻糁却,发挥风韵十分添。
杨万里《食蛤蜊米脯羹》 -
26
落尽江梅余半朶,依前风韵合还他。
杨万里《樱桃花》 -
27
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
杨万里《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 重台九心淡紫进退格》 -
28
轩窗空洞惟脩竹,风韵时时自琴筑。
喻良能《直庐锁宿呈监丞宋丈》 -
29
二十四年君日哦,翰林风韵郢中歌。
梅尧臣《次韵任屯田感子飞内翰旧诗》 -
30
可是主人风韵别,自斟白酒擘黄柑。
张栻《晚过吴伯承留饮》 -
31
遥观松柏树,风韵有余哀。
张栻《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嶽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
32
楚郢繁雄亚上都,莫愁风韵未应殊。
陈造《寄郢州崔守八首 其三》 -
33
遥知风韵如前辈,可有篇章忆故人。
周孚《寄辛滁州》 -
34
病后不妨风韵在,此花之外更无花。
楼钥《谢少微兄惠牡丹 其一》 -
35
不见化工先着力,雪中风韵最相宜。
舒邦佐《梅花》 -
36
愁心正纷如,西风韵邻笛。
杨冠卿《暮景 其一》 -
37
所以疏着花,即之风韵远。
王炎《次韵朱晦翁十梅 疏梅》 -
38
加笾折俎君恩重,合奏回风韵语长。
袁说友《拟咏宴群臣》 -
39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具可观。
曾丰《同张随州赋会稽朱子荣席上丹桂》 -
40
主人胸次风韵胜,万象皆倾如听命。
曾丰《题邬季文送清轩》 -
41
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
曾丰《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
42
较似寒梅虽未至,依然风韵挟风霜。
李𡉙《黄香橙》 -
43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欧阳修《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 -
44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余清。
欧阳修《送郓州李留后》 -
45
四般风韵两般高,黄如蜂蜡白如玉。
张镃《病起见缾中蜡梅偶书》 -
46
星郎风韵杀,我辈盍幽期。
张镃《因过张郎中识孙才翁教授时徐衡仲亦在坐成四韵送呈》 -
47
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
郑域《茉莉花 其一》 -
48
叩齿理玉池,天风韵流铃。
韩淲《闲借云笈七签》 -
49
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
韩琦《得太清小桧植馆中》 -
50
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蔡沈《蜡梅》 -
51
琅玕三尺重南金,风韵仍同绿绮琴。
陈宓《题永石屏 其一》 -
52
临流转风韵,与雪斗精神。
赵汝鐩《西湖访梅》 -
53
英风韵风雅,噩噩规诰誓。
郑清之《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 -
54
较似寒枝虽未至,依然风韵挟冰霜。
魏了翁《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具至用韵以谢 其一》 -
55
一片入口风韵长,余子祇慕大官羊。
王迈《读诚斋新酒歌仍效其体》 -
56
惭愧钓台风韵在,他年归隠许跻攀。
袁甫《钓台》 -
57
春归欲带春风韵,枝上一声黄栗留。
赵葵《初夏 其三》 -
58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陈鉴之《陪守斋至玉湖书院作》 -
59
气骨不凡风韵少,吕医初见退之诗。
曾由基《嘲蜡梅》 -
60
风韵能令百果低,难将卢橘斗新奇。
刘克庄《和赵南塘离支五绝 其五》 -
61
移竹调风韵,疏泉浴月华。
李觏《夏日郊园》 -
62
离骚赏风韵,百卉莫之先。
刘克庄《漳兰为丁窃货其半纪实四首 其四》 -
63
月华巧幻溶溶景,风韵偏宜淡淡妆。
徐鹿卿《即席次府判韵》 -
64
从来天者全,风韵迥然别。
严粲《旋摘盆柑》 -
65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白玉蟾《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示诸同我》 -
66
一簇楼台水上居,琅风韵竹动笙竽。
白玉蟾《张子衍为至德知观鄢冲真求诗》 -
67
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风韵竹夜萧森。
白玉蟾《题金粟洞》 -
68
瑶月影松大静淡,琅风韵竹夜萧森。
白玉蟾《卧云菴醉后》 -
69
清磬递风韵,晓霜翻露姿。
葛绍体《游本觉寺》 -
70
长恨东君少风韵,先时未肯放春来。
邵雍《和宋都官乞梅》 -
71
落尽红盐子更青,余甘风韵未为珍。
叶茵《橄榄》 -
72
神清风韵高,鬓绿云鬟小。
释普度《马郎妇赞》 -
73
岸树低欹一雪余,此花风韵更清姝。
释绍嵩《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其四五》 -
74
到了不如春意胜,水边风韵两三枝。
武衍《西陵观梅》 -
75
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
张道洽《梅花二十首 其一五》 -
76
累累金粟叠为蕊,风韵别自成一家。
卫宗武《赓南塘桂吟》 -
77
竹月光零乱,松风韵短长。
释文珦《物我》 -
78
树高风韵叶,人静鸟呼山。
陈着《游慈云》 -
79
晓来明眼花翁作,风韵宛然如蜀洛。
姚勉《赠彭花翁牡丹障》 -
80
蝉吟兼蝶舞,风韵喜轻清。
舒岳祥《物化》 -
81
故旧不遗风韵在,犹存越绝几编书。
马廷鸾《诗谢赵南冈》 -
82
风韵孤高百尺岩,敝袍争得似荷衫。
方一夔《耜岩连和六首予与汪子新亦各再和二首 其二》 -
83
可人风韵元萧散,莫道花仙骨相寒。
方一夔《续梅花七绝 其五》 -
84
风韵清高不受尘,冰为肌骨玉为神。
方一夔《别梅二首 其二》 -
85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方逢振《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
86
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
韩维《同曼叔游高阳山》 -
87
刁侯好事闻当年,至今风韵独依然。
韩维《和圣俞闻景纯吹笛妓病愈》 -
88
不须酿酒为风韵,醉卧花边梦亦香。
王镃《荼䕷》 -
89
-
90
隔云谁弄柯亭笛,落尽梅花风韵高。
张玉娘《咏竹 雪》 -
91
-
92
春姿笔工偷,风韵溪虎学。
李周《双桧联句》 -
93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司马光《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
94
笋脱万苞风韵玉,莲开百亩水浮香。
谢景初《和吴中复江渎泛舟》 -
95
仪仪阎君文且敏,风韵粹絜含珪璋。
苏颂《送阎秘丞宰雩都》 -
96
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
苏颂《再和倒韵》 -
97
-
98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吴充《众乐亭》 -
99
乃得黄夫子,风韵淡如水。
刘攽《赠黄安期推官》 -
100
冬雪并今早两回,无风韵腻白皑皑。
刘攽《雪中呈通判库部宋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