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土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土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土的宋诗诗句
风土[fēng tǔ]
释义:
1
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
2
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3
被风吹起的尘土。
列表:
-
1
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
徐铉《送施州单员外》 -
2
凭谁赠我紫衣裘,中吴风土清且柔。
王琪《吴中晓寒曲》 -
3
西州风土似南国,高树缭台丞相园。
李处权《张元览追和东坡咏梅要予同赋》 -
4
闽浙风土异,九日未见菊。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二》 -
5
见说炎荒风土恶,可无神物护忠臣。
刘子翬《绝句五首 其二》 -
6
可笑南阳刘子骥,欲寻风土滞京华。
郑樵《过桃花洞田家留饮》 -
7
自言家世居村落,颇厌吾邦风土恶。
陈棣《钓濑渔樵行送严守苏伯业赴阙》 -
8
又不见洛阳牡丹妖艳何必谱,六一区区记风土。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预约同官共赏偶成参差摘实分饷因诵庐陵先生诗云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复用前韵以歌之》 -
9
清源始生地,风土至今王。
王十朋《六月二十五日会同官于贡院用前一绝分韵得相字》 -
10
风土无隐情,是为大夫贤。
林光朝《代陈季若上仓使》 -
11
援笔赋会稽,兼述风土美。
邓深《探禹穴》 -
12
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梅尧臣《九月见梅花》 -
13
根本当自持,无为风土变。
梅尧臣《赠黄庭筠举进士》 -
14
家吴而宦彼,风土去几何。
梅尧臣《陈经秘校之信州幕》 -
15
既得风土乐,可赞政治和。
梅尧臣《陈经秘校之信州幕》 -
16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梅尧臣《汝州》 -
17
风土恐随迁,晨昏忧屡省。
梅尧臣《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 -
18
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
范成大《两木 其二》 -
19
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
范成大《望都》 -
20
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后鶑花较早无。
杨万里《丙申岁朝》 -
21
风土虽卑湿,醇醪可养生。
梅尧臣《送邵户曹随侍之长沙》 -
22
逢人问风土,说与话难周。
项安世《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其五》 -
23
感此霜露节,但伤风土非。
朱熹《督役城楼》 -
24
龙丘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
王晖《三河道中 其一》 -
25
提封连岭海,风土似江吴。
张孝祥《兴安》 -
26
孤城风土偏愁客,别岸烟埃欲污人。
周孚《即事二首 其二》 -
27
岂为形骸悲莫景,政因风土忆中州。
周孚《雨自四月至七月暑热不能堪作此寄德裕安民二首 其二》 -
28
淮山分限域,风土异寒暄。
章甫《和沈商卿次前韵 其二》 -
29
江国云山愁送远,桂林风土独宜人。
章甫《送张安国》 -
30
荆扬春冬异风土,江北江南春冬花。
杨冠卿《春江极目》 -
31
此行本为贫所驱,非恋吴中风土美。
王炎《用前韵酬魏倅》 -
32
得病疑风土,逢人问药方。
曾丰《静坐》 -
33
气候太偏风土恶,今诗聊解古人嘲。
曾丰《为广东解嘲》 -
34
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黄裳《汉中行》 -
35
南来风土已安之,事已当还敢故违。
王阮《广中二首 其二》 -
36
千年风土去不返,醉里冤雠空展转。
叶适《永嘉端午行》 -
37
归来话风土,尽识荔枝名。
翁卷《送包释可抚机》 -
38
娘子提携青裹布,始知风土近鄱阳。
陈文蔚《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 过安仁界》 -
39
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八》 -
40
谁轧祸萌通鸟道,古为风土感鱼凫。
张方平《剑门关》 -
41
艾萧杂处芝兰馥,风土殊方枳橘移。
释居简《送傅兄归江西简诸宋诸黄》 -
42
风土钟奇秀,文章到老成。
戴复古《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 其五》 -
43
益昌异风土,日夕涨尘垢。
度正《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
44
故疆风土望莫及,前辈典刑追不还。
苏泂《病中排闷》 -
45
行穿梅岭还江西,首为南州诧风土。
赵汝鐩《续蒲涧行》 -
46
欢言天气佳,谁谓风土异。
刘克庄《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分韵得事字》 -
47
榆关风土恶,夜来霜入水。
田锡《塞下曲》 -
48
经旬一水湄,风土化缁衣。
祖无择《眡役于清偶书四韵寄示幕中宾客》 -
49
历阳风土秀,清气在梅山。
释元肇《梅山》 -
50
九衢风土带花香,月到枕前春梦长。
李龏《梅花集句 其三八》 -
51
天南风土别,晚岁未全寒。
赵希迈《黄姚滩》 -
52
世为越人兮,胡不志夫越之风土。
孙因《越问 篇引》 -
53
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其一七》 -
54
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鼪。
方岳《祷晴》 -
55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
李曾伯《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
56
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李曾伯《首夏而有秋意》 -
57
为看风土异,客子又怀乡。
释文珦《鄞中桃花渡即事》 -
58
四郊风土宜柑树,百里官河尽藕花。
释文珦《东嘉风土》 -
59
人言风土美,我羡长官贤。
胡仲弓《岁饥郡行赈恤过余杭呈辛县尹》 -
60
山中风土多食糜,两儿止肯育一儿。
方逢辰《田父吟》 -
61
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陶弼《宜阳》 -
62
千村万落荆杞生,宛是洪荒一风土。
牟巘《题洪崖先生出市图》 -
63
中原寒气深,风土非所宜。
文天祥《珊瑚吟》 -
64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文天祥《京湖两淮第二十七》 -
65
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
郑思肖《元贼谋取日本二绝 其一》 -
66
自是海边风土别,不因种子得来讹。
释云岫《寄智门石心和尚》 -
67
不枉夸张别风土,有时吟啸杂仙真。
戴表元《贵溪董教谕回里》 -
68
走笔成诗聊纪实,岷峨风土出蹲鸱。
汪元量《凤州》 -
69
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仇远《寒食雨三首 其三》 -
70
风土青山古,英雄怜火秋。
黄叔美《周嘉会远行》 -
71
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贾客船。
陆文圭《送留君玉高云卿自江阴迁松江四绝 其四》 -
72
行人指点簪犀地,十里春风土尚香。
缪鉴《题悟空寺》 -
73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
刘敞《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 -
74
秦吴乖风土,南北异时节。
刘敞《秋雪寄献臣》 -
75
我欲览风土,因之省民耕。
刘敞《欲于旧州石桥作偶浯台以备游览先为五言》 -
76
风土乐荆楚,尘埃倦都洛。
刘敞《送献臣是时献臣侍亲之淮南予亦且侍行临荆州献臣先从东门出故有此作》 -
77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刘敞《共城寄仲弟》 -
78
因君访风土,游子不能忘。
刘敞《送南昌郭主簿》 -
79
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
司马光《送巢县崔尉崔尉》 -
80
蒲州风土平生爱,为问旁邻地有余。
司马光《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
81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不相通。
司马光《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
82
吾生在邹鲁,风土殊远方。
王禹偁《闻鸮》 -
83
风土恐随改,晨昏忧虑省。
王安石《汝瘿和王仲仪》 -
84
云中风土恶,换尽别家衣。
郑獬《云中忆归》 -
85
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郑獬《和汪正夫梅 其五》 -
86
忆初来筠阳,风土习未稳。
强至《别筠阳》 -
87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刘攽《秋热》 -
88
登临想自昔,风土最含情。
刘攽《秋怀二首 其一》 -
89
渐南风土异,伤早岁时催。
刘攽《闻雷》 -
90
惠州风土隔世埃,使我南望长徘徊。
杨杰《丰湖歌》 -
91
会稽风土竹相宜,傍竹为堂趣自奇。
杨杰《和穆父待制竹堂》 -
92
江湖劳梦寐,风土污簪裾。
刘摰《县斋岁晚寄莱芜田同年》 -
93
百草皆有种,风土不可移。
沈辽《古兴十六首 其九》 -
94
温温刘苏州,扬仁美风土。
朱长文《佳雨应祈因思昔年诸友作诗今再叙旧》 -
95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
苏辙《思归二首 其二》 -
96
突洽尘鱼生甑釜,十年都城困风土。
邓忠臣《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其三》 -
97
煎烹逐风土,白水和脂麻。
孔武仲《招竹元珍赏江洲新茶》 -
98
云物不殊乡国异,形胜有余风土恶。
孔平仲《寄孙元忠 其一七》 -
99
凤郎但喜风土乐,不解生愁山叠叠。
黄庭坚《戏赠曹子方家凤儿》 -
100
孰云风土恶,白州生绿珠。
秦观《海康书事十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