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味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味的宋诗诗句。
描写风味的宋诗诗句
风味[fēng wèi]
释义:
1
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
2
风度;风采。
3
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列表:
-
1
少年风味新吟动,老叟襟怀万事忘。
徐铉《和李秀才雪中求酒》 -
2
好寻青李相遮映,风味应同逸少家。
陈与义《来禽》 -
3
飘零不用叹春工,风味端期鼎鼐中。
邓肃《落梅二首 其二》 -
4
柴桑试问陶彭泽,风味真醇相肖不。
释正觉《朱熙载作平阴令八十日致仕而归》 -
5
两公具世豪,风味夺佳节。
张元干《奉和希道新句兼简祖颖漕使》 -
6
玉人风味正清绝,但欠雪月相徘徊。
张元干《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于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其敢不承》 -
7
交游称长者,风味配先贤。
张元干《挽李仲辅三首 其二》 -
8
风味向人忘冷落,岁寒乘月重徘徊。
张元干《才元思如涌泉愈和愈好晨兴遣骑扣门披衣疾读走笔再酬严韵》 -
9
枝上烟光忙蛱蝶,尊中风味夺酴醾。
张元干《次韵聪父见遗二首 其一》 -
10
此君风味极不浅,户外俗人来未曾。
张元干《题独爱轩》 -
11
-
12
二人风味还应别,不是知音必不知。
张九成《论语绝句 其五○》 -
13
若论耰耡全不顾,这般风味亦难如。
张九成《论语绝句 其九七》 -
14
安得石枕与藤床,梦想昔人风味长。
吕源《和张洵蒙亭诗韵》 -
15
何郎风味梅花瘦,楚客孤高蕙草芳。
李若水《次韵马循道春怀》 -
16
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
王之道《追和老杜种莴苣诗》 -
17
魏侯风味真可人,汪汪万顷江湖春。
王之道《题魏吉老若水轩》 -
18
想见戴侯风味胜,轻弹珠玉到江滨。
王之道《题时轩》 -
19
兖州宾主同风味,恶句烦公更一薅。
王之道《寄奉符大有叔》 -
20
逸世才猷金騕褭,逼人风味木兰堂。
王之道《过邓步和张叔元见赠韵》 -
21
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
王之道《咏梅示魏吉老》 -
22
和羮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王之道《酬章序臣二首 其二》 -
23
细把新诗等风味,易牙元不乱淄渑。
王之道《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其三》 -
24
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
王之道《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 其三》 -
25
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
李处权《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并简都公》 -
26
蟹螯得橙韲,风味正如许。
李处权《简友生促酒》 -
27
风味有数子,较量谁后先。
李处权《翠微堂》 -
28
即席洒椽笔,可酢风味献。
李处权《送范才元》 -
29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李处权《赠高老》 -
30
诗成足风味,醉墨自舒卷。
李处权《面山堂》 -
31
风味顾不浅,岂以俗士拘。
李处权《溪桥》 -
32
老来风味淡于秋,媿负平生马少游。
李处权《和如祖弟二首 其一》 -
33
怜渠世乱益风味,念我途穷多苦辛。
李处权《强立许酒不至因以趣之》 -
34
直是老来风味薄,而今相遇可无诗。
李处权《道中题梅》 -
35
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
张祁《答周邦彦觅茶 其二》 -
36
同槃苦觉风味好,对客不知寒涕垂。
释慧空《食荀》 -
37
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朱松《久雨短句呈梦得》 -
38
多情入骨怜风味,依倚横斜嚼冰蕊。
朱松《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
39
黄墨工夫怜我倦,箪瓢风味要君知。
朱松《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一》 -
40
午窗唤起梦魂好,一语便知风味真。
朱松《送友生》 -
41
百巧摹香摹不出,此诗风味畧相宜。
朱松《答汪明道见示画雪梅诗》 -
42
画出江南遵渚态,尚余风味叫群声。
朱松《观张上达家惠崇芦鴈图二首 其二》 -
43
风味可人终骨鲠,樽前真见鲁诸生。
朱翌《石芥 其一》 -
44
老病正须安静处,林间风味慰平生。
曹勋《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其二》 -
45
如何老帅残风味,三占秋英作主人。
宋祁《荷花》 -
46
忆共西州把酒巵,酒酣风味未全衰。
宋祁《寄连元礼屯田员外》 -
47
一笑渠渠得三寿,要令风味似商山。
曹勋《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规划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辄得七咏以广命名之伟 其五》 -
48
归去羌庐山下,一笑雪中风味。
曹勋《贫汉归庐阜结庵作伽陀为别》 -
49
可人风味敌冰壶,惟酒是务焉知余。
李衡《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 -
50
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闲。
王铚《送孙肖之还缙云》 -
51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刘子翬《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
52
好寻青李相遮映,风味应同逸少家。
刘子翬《和士特栽果十首 来禽》 -
53
翠甒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刘子翬《致中惠瓜因成二绝句 其一》 -
54
箨龙戢戢破苔斑,风味从来奈岁寒。
刘仲行《送笋与屏山》 -
55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陈焕《梅花邨咏梅作》 -
56
吾人风味复不恶,异代幽情敢相拟。
范浚《郊行探春得梅林攀玩为乐因成诗示偕行》 -
57
小阮过予足风味,共观古帖披前志。
范浚《己巳十二月廿九日同侄端臣端杲观王右军帖并晋书以白藕荐酒成诗》 -
58
故眼相看未作疏,平生风味是吾庐。
仲并《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其一》 -
59
两章着意撩衰白,风味相扶有麴生。
王之望《谢景思惠酒并二绝时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韵 其一》 -
60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
吴芾《和陶停云 其三》 -
61
饮罢冥搜无好语,但将风味属江梅。
吴芾《钱丈处和和所寄韩子云约赏梅绝句复用前韵谢之三首 其二》 -
62
恼人风味冠江南,浪蕊浮花总觉凡。
吴芾《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三》 -
63
更取香醪拚一醉,不禁风味恼人何。
吴芾《梅花下饮茶又成二绝 其二》 -
64
翠葆低笼衣缕金,恼人风味在秋深。
陈棣《再次韵 其一》 -
65
并包更借桄榔屑,风味悬知定可人。
陈棣《陈公藻觅笋仍许作包子》 -
66
品题一着佳客称,并使丁香风味减。
史浩《次韵李光祖瑞香》 -
67
谩取山樊作二难,祇今风味若为班。
史浩《梅花借喜雪韵 其三》 -
68
因之想风味,更过酪醍醐。
晁公遡《谢张文老饷酥》 -
69
走送甘鲜三百颗,似君风味喜相逢。
晁公遡《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 其六》 -
70
可怜风味故依然。
李缜《句 其三二》 -
71
只今风味远,是说非密说。
员兴宗《咏鸡头》 -
72
不将时节较早晚,风味自是花中魁。
王十朋《腊日与守约同舍赏梅西湖》 -
73
风味与江瑶,可以次第名。
王十朋《和韩南食》 -
74
春向群芳顶上来,可人风味亦奇哉。
王十朋《次韵濮十太尉赏梅》 -
75
江梅孤洁太绝俗,红杏酣酣风味薄。
王十朋《元宾赠红梅数枝》 -
76
胡床兀坐心境清,转觅湖山有风味。
王十朋《鉴湖行》 -
77
长向春前腊后开,要将风味斗梅魁。
王十朋《次韵周尧夫赠睡香》 -
78
新诗似脩竹,风味更高长。
王十朋《赵仲永和胡正字竹诗见赠用韵以酬》 -
79
诗家风味今谁在,定访弥明与共吟。
王十朋《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 降圣节诣天庆观因谒颜鲁公范文正公祠堂用赠御赐名道士韵》 -
80
因渠风味思瑶柱,撩我乡心念玉环。
王十朋《静晖楼前有荔子一株木老矣犹未生予去其枯枝今岁遂生一二百颗至六月方熟》 -
81
一株三百颗,风味自吾乡。
王十朋《州宅杂咏 柑》 -
82
吾侪风味雅同科,领略江山逸兴多。
王十朋《与二同年观雪于八阵台果州会焉酌酒论文煮惠山泉瀹建溪茶诵少陵江流石不转之句复用前韵》 -
83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王十朋《四日雪坐间有江梅水仙花因目曰三白 水仙花》 -
84
风味由来太奇绝,不教容易到长安。
王十朋《食荔枝 其一》 -
85
散成朱实满炎方,风味如诗两奇绝。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歌》 -
86
姓名犹未闻峡中,风味惟应自皮里。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预约同官共赏偶成参差摘实分饷因诵庐陵先生诗云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复用前韵以歌之》 -
87
舶台丹荔新秋熟,风味如人自不同。
王十朋《提舶送荔支借用前韵》 -
88
郡圃一株称小紫,故家风味自宜珍。
王十朋《荔支七绝 陈紫》 -
89
正向铃斋想风味,夺先人送夺先红。
王十朋《荔支七绝 夺先红》 -
90
定向家乡想风味,江瑶斫柱谩加餐。
王十朋《七次韵》 -
91
珍庖自有西施舌,风味堪陪北海尊。
王十朋《吴宗教惠西施舌戏成三绝 其二》 -
92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
曾协《次韵汪汝冯见赠》 -
93
坐与尘土隔,淡然风味长。
孙介《题张元鼎风雨斋》 -
94
芼羹挑野菜,风味不吾悭。
邓深《遣兴》 -
95
留取杨家风味客,对床来此话离愁。
韩元吉《次韵子云寄杨仙姑酒绝句二首 其二》 -
96
身到江南梅未熟,故园风味梦关情。
韩元吉《汴都至南京食樱桃》 -
97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李吕《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一》 -
98
风味可人哉,酝借固佳客。
李流谦《戏贻秋泉子》 -
99
当年老子兴不浅,闲据胡床想风味。
李流谦《中秋玩月以东坡诗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为韵得似字》 -
100
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洪迈《次韵梦得见示长篇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