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面目的宋诗诗句
描写面目的宋诗诗句。
描写面目的宋诗诗句
面目[miàn mù]
释义:
1
面孔;面貌。
2
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3
面子;颜面。
4
情面。
列表:
-
1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郭震《句 其一》 -
2
要识石鼓真面目,立置枕几非绘缯。
苏籀《游鼓山一首》 -
3
体味龙宫七佛书,卢老面目云何是。
苏籀《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 -
4
面目认谁欤,湛研澈尽量。
苏籀《眉州禅僧一首》 -
5
风埃面目揩磨浄,丘壑形骸洗濯春。
释正觉《海上人知浴求颂》 -
6
彻见本来人面目,名言安敢妄分疏。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八》 -
7
面目风霜杀,身心水月寒。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二》 -
8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七》 -
9
这样师僧,面目可憎。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一》 -
10
身心清恬,面目冷严。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六六》 -
11
是个面目兮,与你相随。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七九》 -
12
烟霞面目,丘壑精神。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 -
13
面目风霜,身心春阳。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六》 -
14
面目古怪,气宇深清。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五》 -
15
面目严冷,身心古锥。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二六》 -
16
都卢面目只如此,却道三生凿出来。
释了演《石佛》 -
17
莫道东君无面目,梅花依旧雪中开。
释宗演《偈颂三十二首 其八》 -
18
尽得资川真面目,元知楚国富江山。
张孝友《句》 -
19
若问此峰何面目,但言瓶锡住经冬。
释慧空《送照上人》 -
20
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释慧方《颂古三十八首 其一七》 -
21
本来真面目,一点不曾移。
释守缘《偈》 -
22
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甚面目归乡里。
释宗元《赞达磨大师》 -
23
倏忽一弹指,面目生权奇。
冯时行《见雪》 -
24
今人亦古人,面目等媸妍。
冯时行《学古堂为毛应叔题》 -
25
露柱未怀胎,面目却相似。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一七》 -
26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 -
27
咄,是甚么面目。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三》 -
28
区区何面目,苒苒且朝昏。
吴芾《和张君美韵二首 其二》 -
29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闲事挠心肠。
吴芾《和逐年九日阳字韵》 -
30
自惭面目久尘埃,拟对冰姿一笑开。
吴芾《移梅北隩和黄清表韵》 -
31
要识此心真面目,不知君意向沉吟。
胡宏《念良朋之难得叹俗学之失真因成二绝 其一》 -
32
冷定识渠真面目,从兹桃李不须攀。
史浩《梅花借喜雪韵 其二》 -
33
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陈长方《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 其一》 -
34
稽首林间古石佛,面目慈悲雄须髯。
李石《游铜梁县云岩》 -
35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李石《东湖感事二首 其二》 -
36
颇觉陈人空面目,谁能閙处损心脾。
李石《谢处道贶墨用与德醇韵》 -
37
亲见庐山面目来,翻经台上月轮开。
李石《扇子诗 其七○》 -
38
裂破古今无面目,纵横何处有关防。
释师体《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 -
39
借婆裙子拜婆年,不识本来真面目。
释宝印《偈二首 其一》 -
40
自嗟吾非沈谢辈,面目从来苦难记。
王十朋《西征》 -
41
天涯有归客,面目吁可憎。
王十朋《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四》 -
42
人间草木旧相识,顷刻还惊面目生。
王十朋《次韵程泰之正字雪中五绝 其一》 -
43
忍饥面目类颜回,仅得青天半日开。
王十朋《数日天气朝阴莫晴复用前韵》 -
44
灵山面目忽相见,舟系梅根秋日斜。
王十朋《九华山 其八》 -
45
忽见庐山真面目,在君二十一时中。
王十朋《读喻叔奇游庐山诗 其二》 -
46
江山元不远,面目在来书。
王十朋《寄夔州张君玉抚干》 -
47
欲识泉南山面目,群山总在一亭间。
王十朋《二山亭》 -
48
静处试寻真面目,光阴非短亦非长。
曾协《偶作二首 其一》 -
49
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一七》 -
50
涅槃生死杳无踪,本来面目非非相。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二一》 -
51
要见本来真面目,除非直入这三门。
释印肃《题三门 其一》 -
52
要识太平真面目,丰年长入颂声中。
洪适《寿太师益公 其九》 -
53
面目森严,语言希差。
释咸杰《赞木庵和尚》 -
54
人言爽气定何物,面目俨然君不识。
李吕《题宋德器致爽轩》 -
55
我识阳华六十年,当时面目故依然。
李长庚《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 其五》 -
56
难将面目施,可与胎胞逞。
梅尧臣《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 -
57
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
陆游《访僧支提寺》 -
58
饱识千峰真面目,当年拄笏漫看山。
范成大《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坐船头吹笛其一跨馿渡小桥入深谷各题一绝 其二》 -
59
青山面目想依依,水石风林入梦思。
范成大《赠举书记归云丘 其三》 -
60
留得本来真面目,行藏何假问龟占。
范成大《忆昔》 -
61
青山面目何曾改,清晓看来别样奇。
杨万里《明发鸭步》 -
62
归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杨万里《路口回望方山》 -
63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周必大《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
64
但记本来真面目,何须悔现宰官身。
周必大《能仁监寺智超为予写真求赞》 -
65
督邮面目日可厌,青州网密音尘疎。
项安世《次韵叔父从沈氏乞酒》 -
66
腰肢可爱红娘子,面目无情黑老婆。
项安世《玄蝶》 -
67
坡陀峭立各有态,面目虽异同肝心。
项安世《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此心铁石听之天为韵》 -
68
直须彻棘对愚潇,始见西亭真面目。
项安世《以法华寺为试院拟题于子厚之西亭》 -
69
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着个无面目汉。
释崇嶽《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二》 -
70
冷坐六年无折合,有何面目出山来。
释崇嶽《释迦出山相赞》 -
71
这个贼,无面目。
释崇嶽《惠文伯居士请赞 其二》 -
72
了却痴儿纷案牍,回首庐山真面目。
许及之《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
73
崔嵬吾肺腑,面目似庐山。
许及之《题惠崇小景 其二》 -
74
饥寒傍人门,面目自可憎。
章甫《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 其三》 -
75
风姿故陋难施粉,面目堪憎正类倛。
廖行之《酬罗季康二首 其二》 -
76
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
楼钥《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堂》 -
77
要识雁山真面目,直须霜后一来游。
楼钥《入雁山过双峰》 -
78
谁写衰容入画图,本来面目旧形模。
楼钥《谢舒景叔写照见赠》 -
79
庐山面目非难识,横岭侧峰皆是真。
楼钥《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其五》 -
80
归访旧园林,要识真面目。
赵善括《和邦承所赠中隠古风》 -
81
头颅种种何劳问,面目棱棱自取憎。
蔡戡《自咏 其一》 -
82
老去头颅休更问,本来面目竟何如。
蔡戡《燕坐小阁》 -
83
遂扶晨策陵岖嵚,要识祝融真面目。
彭龟年《登上封半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
84
学人笑问玉版师,孰是本来真面目。
曾丰《歧竹》 -
85
客来面目挟尘土,对君有头不敢举。
曾丰《题项圣尹竹斋》 -
86
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
曾丰《别陆德隆黄叔万》 -
87
岂惟搜脂髓,直觉憎面目。
赵蕃《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谢丈》 -
88
而君终日间,惘惘形面目。
赵蕃《招明叔》 -
89
虽云面目熟,竟尔名字逃。
赵蕃《自溧阳达上塘官河舟屡行矣不能尽名其所经偶书小韵》 -
90
涧落峯寒似往时,重阳面目许谁知。
赵蕃《九日》 -
91
木落尽还山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
赵蕃《归途》 -
92
霜风日夜摧摇落,面目端须见本来。
赵蕃《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三》 -
93
逃虚尚说闻人喜,况此依然面目迷。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四》 -
94
工夫一日不专精,面目尘埃已可憎。
袁燮《览镜二首 其二》 -
95
外德欲晦,面目自蔽。
叶适《题人扇》 -
96
幻出他谁真面目,莫教总是自心成。
陈藻《梦故人》 -
97
我怪李师年七十,面目明秀光如霞。
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 其二》 -
98
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孙应时《与宋廏父昆弟唐升伯偕游庐山》 -
99
何时业债尽,面目还本来。
刘过《自叹》 -
100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刘过《题高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