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雁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雁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雁山的宋诗诗句
雁山[yàn shān]
释义:
1
亦作“鴈山”。
2
即雁门山。
3
即雁荡山。
列表:
-
1
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
释祖元《偈三首 其三》 -
2
雁山孤顶绝攀跻,当念游人困路歧。
释宗演《与雁山车岭建接待僧》 -
3
雁山耸秀我杖头,漳水澄清君脚底。
释慧空《送人归临漳兼简湛首座》 -
4
他日雁山新雁到,问先曾过赤城无。
曹勋《送徐正时之官赣州四首 其四》 -
5
鲸海无津堪纵目,雁山如旧足怡神。
吴芾《送王龟龄得请还乡 其二》 -
6
昔年曾作雁山游,倒指今逾四十秋。
吴芾《送明老游雁荡五首 其一》 -
7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王十朋《题灵峰三绝 其一》 -
8
初心满拟游雁山,行止非人辄乖异。
王十朋《西征》 -
9
壮哉龙伯宫,幽据雁山脇。
王十朋《白若遇水以小舟从石门渡势危甚因书数语示图南文卿时八月二日也》 -
10
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王十朋《度雁山》 -
11
我昔遥从雁山出,旅食贤关淹岁律。
王十朋《用陈大监韵谢王国录季羔见赠》 -
12
先自思兄弟,那堪宿雁山。
王十朋《宿罗汉三绝 其三》 -
13
雁山门户此中入,南北两峯相对尖。
王十朋《题双峰资深堂 其三》 -
14
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
王十朋《游石门洞》 -
15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
王十朋《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
16
雁山一柱插云霄,三井松罗柱亦高。
王十朋《左原诗三十二首 天柱岩》 -
17
未访鄱阳范与颜,雁山深处且投闲。
王十朋《用登和乐楼韵酬胡邦衡送别兼简刘韶美秘监》 -
18
异时应起鄱江念,公在金华我雁山。
王十朋《次韵李怀安赠何宪五绝 其五》 -
19
来岁游人应话我,雁山深处老桑麻。
王十朋《郡圃栽花》 -
20
肩舆终日在山间,忽见庐山忆雁山。
王十朋《都昌道中望庐山思故乡》 -
21
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
王十朋《余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 -
22
我对此山无梦寐,梦魂只在雁山傍。
王十朋《寄巫山图与林致一喻叔奇 其二》 -
23
五年三郡厌间关,心逐东归见雁山。
王十朋《吴明可自当涂以诗见寄因次其韵 其一》 -
24
雁山亲旧如相问,征雁归时我亦归。
王十朋《送薛士昭 其二》 -
25
石门江畔雁山前,芥室遥知更豁然。
韩元吉《铁镜赠仲俨》 -
26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陆游《菖蒲》 -
27
闻道肯为邻舍佛,锦衣只在雁山行。
许及之《谢益老寄英石》 -
28
要识雁山真面目,直须霜后一来游。
楼钥《入雁山过双峰》 -
29
雁山曾御九秋风,更喜春深到此中。
楼钥《山中怀仲兄》 -
30
却怜黄太史,不至雁山中。
徐照《题淡岩》 -
31
结庐分得雁山云,屿上梅花是四邻。
刘学箕《赋林景参梅屿》 -
32
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吕声之《丹丘道中》 -
33
秋来归去雁山阿,为问龙湫诺讵那。
释文礼《送僧归雁山》 -
34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赵师秀《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
35
不肯趋权门,南走雁山死。
王遂《送三八弟归九江 其二》 -
36
雁山有佳士,读尽天下书。
杜范《戊辰冬和汤南万韵 其二》 -
37
未窥龙鼻面,且过雁山门。
包恢《温州双峰寺》 -
38
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刘克庄《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其一》 -
39
比似雁山多秀发,丰棱那复让天台。
葛绍体《大丘至黎坑口》 -
40
客里厌厌病过秋,重阳失作雁山游。
释文珦《赤城病起》 -
41
家书一幅来雁山,报言先生溘朝露。
刘黻《哭艺堂汤先生》 -
42
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识面帝圻间。
刘黻《寄魏佥判》 -
43
怅望雁山云,柴门一欠伸。
舒岳祥《怅望雁山云》 -
44
结庐分得雁山云,屿上梅花是四邻。
陈允平《赋林景参梅屿》 -
45
自君别后知音少,空忆雁山溪上松。
陈允平《送吴松溪过淮》 -
46
巫山云漠漠,雁山烟苍苍。
陈允平《山中吟 其三》 -
47
雁山突兀插青天,剑阁西来接剑泉。
汪元量《隆庆府》 -
48
空怀荆渚乐,已失雁山期。
陈公辅《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