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笛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笛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笛的宋诗诗句
长笛[zhǎng dí]
释义:
1
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2
现代管乐器。初名横笛。管身早期略呈圆锥形。后经改良,呈圆柱形。用金属或木料制成。
列表:
-
1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
2
却收短棹拈长笛,一叶舟中仰面吹。
郭震《渔者》 -
3
风前逸气舒长笛,酒里清愁到短歌。
王之道《和胡德辉增明轩》 -
4
山雨冥濛久未晴,袖中长笛为君横。
胡寅《题嶽麓西轩三绝 其三》 -
5
永怀北固吹长笛,一醉春风典破衾。
胡寅《和汝霖三首 其三》 -
6
扁舟载酒吹长笛,未减辽东独鹤归。
胡寅《思归八绝 其四》 -
7
临风更欲吹长笛,摇荡波心碧玉峯。
胡寅《岳阳楼杂咏十二绝 其三》 -
8
独望残云愁霰雪,暂闻长笛忆京华。
宋祁《早发途中》 -
9
洞箫长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孙介《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阳赏月及坡公赤壁之游皆七月望也作短歌记之》 -
10
伯威弄长笛,哀音振原野。
王灼《宿毗沙院诸友相送》 -
11
长笛者谁欤,喧静同一境。
赵彦端《与诸公会饮昆山放生池亭》 -
12
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挝鼍鼓。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翅浦》 -
13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
陆游《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 -
14
风月随长笛,江湖入短蓑。
陆游《诗酒》 -
15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柁楼长笛哀。
陆游《泊公安县》 -
16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陆游《黄鹤楼》 -
17
雨过乱蓑堆野艇,月明长笛和菱歌。
陆游《遣兴二首 其一》 -
18
何如醉里泛桐江,长笛一声吹月落。
陆游《玉局歌》 -
19
高楼何处吹长笛,清涙无端又湿衣。
陆游《自若耶溪舟行杭镜湖而归》 -
20
驿亭沃酒醉脸酡,长笛腰鼓杂巴歌。
陆游《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 -
21
暮吹长笛发巴陵,晓挂高帆渡湘水。
陆游《对酒作》 -
22
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
陆游《书怀示子遹》 -
23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笛圜鼙送举杯。
陆游《即席四首 其一》 -
24
江楼月夜吹长笛,谁似侬家不负身。
陆游《江楼次前辈韵》 -
25
欲觅高人竟安在,又闻长笛起沧洲。
陆游《湖上》 -
26
长笛圜鼙曲调新,东家西舍送迎神。
陆游《村居即事三首 其三》 -
27
不如归结迎神社,长笛圜鼙送此生。
陆游《舟中晨起》 -
28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骻。
梅尧臣《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
29
全番长笛横腰鼓,一曲春风出塞声。
杨万里《过磨盘得风挂帆》 -
30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李远《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思属令赋之》 -
31
短鎌朝刈秫,长笛暮归牛。
项安世《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其三》 -
32
梅坞任从长笛弄,竹窗闲把短檠挑。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二》 -
33
顋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梅尧臣《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蕲竹》 -
34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
梅尧臣《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
35
几处清歌留客醉,谁家长笛倚楼吹。
陈造《行都》 -
36
谁邀配食水仙人,长笛横吹倚苍昊。
许及之《次转庵寄用坡公赋梅韵》 -
37
长笛一声金吹寒,知有渔舟钓红蓼。
薛季宣《江村闻笛》 -
38
短山长笛惨,青草素旗飞。
林亦之《方士登母挽词》 -
39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陈傅良《寄题薛象先新楼》 -
40
谁能制长笛,当为玉龙吟。
刘兴祖《句 其三》 -
41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叶适《送方书记兼简府主》 -
42
何人乘月吹长笛,夜看云陵百万家。
曾极《冶城楼》 -
43
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如山不肯归。
姜夔《雪中六解 其二》 -
44
长笛残星赵倚楼,吟边供断一生愁。
韩淲《昌甫携渭南诗见过》 -
45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徐玑《登薛象先新楼》 -
46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张尧同《嘉禾百咏 烟雨楼》 -
47
满院杏花红欲放,何时长笛醉风前。
岳珂《病中未能访邓德载督参大监戏赠二首 其二》 -
48
长笛乱吹明月夜,秋风濯足太湖边。
释永颐《松陵答友人》 -
49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
刘克庄《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
50
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
刘克庄《月下听孙季蕃吹笛》 -
51
短檠伴我夜深静,长笛何人月下横。
戴昺《次刘叔子总干夜坐感秋韵》 -
52
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
释广闻《李源访圆泽赞》 -
53
霁后短簑和笠晒,醉来长笛倚篷吹。
赵希迈《渔人》 -
54
小舟横断岸,长笛一声秋。
王柏《题玉涧八景八首 其六》 -
55
黄昏未忍轻归去,长笛一声何处船。
叶茵《水天一色亭上即事 其二》 -
56
万里归船弄长笛,断肠重看白鸥盟。
释绍嵩《桐庐理舟》 -
57
长笛隔江吹晚霁,水光月色两分明。
赵希逢《和题莲花壁间》 -
58
客恨消长笛,闲身渺一苹。
释文珦《春江夜泛》 -
59
倚楼长笛两三声,云淡风轻弄晓晴。
胡仲弓《和抱拙韵 其二》 -
60
长笛一声天地寒,不堪回首月临关。
胡仲弓《月临关》 -
61
短筇梦涉秋三迳,长笛思乘月一航。
吴锡畴《秋夜》 -
62
归舟何处家,中流弄长笛。
舒岳祥《题萧照画卷》 -
63
长笛一声人不见,小舟风紧入蒹葭。
舒岳祥《十村绝句 其一》 -
64
高楼长笛无人听,一日三秋有我诗。
张埴《答吴子登》 -
65
拂座好风来橘社,隔汀长笛过松江。
俞可《句》 -
66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陶弼《春野亭》 -
67
取此三友并友之,月明半夜吹长笛。
方回《寄题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
68
倾尽酒壶人已醉,却横长笛荻花洲。
汪梦斗《无题 其二》 -
69
酒阑野兴归长笛,吟罢秋声落短檐。
俞德邻《次陈登父中秋游古竹院韵》 -
70
何处吹长笛,千年恨未终。
刘辰翁《秋景 吹笛月明中》 -
71
长笛吹梅花,月色满营屋。
董嗣杲《江上晚眺 其一》 -
72
秋思满江禁不得,又吹长笛出芦花。
蒲寿宬《题萧照画山水渔父四轴 其三》 -
73
黄竹断桥雨,白苹长笛风。
文天祥《病愈简刘小村 其二》 -
74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中杯。
文天祥《胡笳曲 十一拍》 -
75
何处一声长笛起,觉来独客在沧洲。
林景熙《纪梦》 -
76
一声长笛知何处,愁杀夜深人倚阑。
黄庚《对月》 -
77
今宵端正照山河,长笛一声愁欲裂。
熊禾《赫曦台四景 中宵皓月》 -
78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夸长笛大如椽。
仇远《方竹杖》 -
79
细雨整短蓑,斜阳擫长笛。
艾性夫《牧童》 -
80
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艾性夫《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 其一》 -
81
不知长笛在何处,忽趁月明吹一声。
艾性夫《渔家》 -
82
仙人一夜吹长笛,三十六峰云尽收。
詹羲《系舟》 -
83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
司马光《边将 其三》 -
84
长笛悠扬侵万籁,圆蟾潋滟出重云。
范纯仁《八月十六日张伯常见访赏月四首 其一》 -
85
孤烟汉川树,长笛武昌人。
刘摰《泊汉口》 -
86
远涂方不极,长笛更飞声。
寇准《送人》 -
87
红绿结裀坐后部,长笛短箫形制古。
沈辽《龟兹舞》 -
88
数声长笛奏何处,微风吹落天之涯。
郭祥正《留题吕学士无为军谪居廊轩》 -
89
醉看舞袖卷明月,夜听长笛临高楼。
郭祥正《寄献荆州郑紫微》 -
90
自酌金樽劝孟光,更教长笛奏伊凉。
苏轼《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 -
91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余哀。
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
92
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
93
越客思归黯不平,闲持长笛写秦声。
张舜民《和喻明仲马上吹笛》 -
94
何人隔岸吹长笛,一曲凉州恰二更。
李堪《玉田八景 玉滩夜月》 -
95
何人隔岸弄长笛,吹风渡水声悲凉。
释道潜《寄东坡昆仲》 -
96
长笛未须论旧恨,且留幽思待阴何。
李之仪《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一》 -
97
开轩临水弄长笛,吹落残月风凄凄。
黄庭坚《赠张仲谋》 -
98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 -
99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陈子高《宿龟山次韵》 -
100
越客思归黯不平,闲持长笛写秦声。
喻陟《寄张芸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