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淮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淮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淮的宋诗诗句
长淮[zhǎng huái]
释义:
1
指淮河。
列表:
-
1
烟销列嶂秋光远,木落长淮霁色澄。
王之道《酬张进彦见寄》 -
2
虏尤涉吾地,饮马长淮流。
张嵲《防江二首 其二》 -
3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张祁《庐州诗》 -
4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曹勋《春光好》 -
5
身轻顷刻渡长淮,殊喜眼前无俗物。
曹勋《持节回呈王枢》 -
6
惟公带砺长淮比,聊为苍生拂衣起。
曹勋《王枢密见和复用前韵》 -
7
上将宣威重,长淮朔吹来。
曹勋《淮上幕府》 -
8
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
曹勋《持节和王枢密三首 其一》 -
9
旁塞兵民须旧德,长淮风月待新诗。
曹勋《送张才甫知池阳》 -
10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曹勋《过淮甸》 -
11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刘子翬《渡淮》 -
12
会见御追风,起自长淮畔。
吴芾《次韵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 -
13
长淮久绝谁起家,青箱有君殊可嘉。
王十朋《用陈大监韵谢王国录季羔见赠》 -
14
耕雨获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林之奇《泗州画赞》 -
15
春风草绿长淮净,眼看频流雨露恩。
曾协《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其一》 -
16
禁诗如禁秋虫鸣,止酒如止长淮倾。
李流谦《晚春有感答才夫上巳之作二首 其二》 -
17
清晨下长淮,忽值秋风恶。
梅尧臣《旌义港阻风》 -
18
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淮边。
陆游《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 -
19
清汴长淮莽苍中,扬州画戟拥元戎。
陆游《寄题扬州九曲池》 -
20
船旗衮衮径长淮,汴口人看拨不开。
范成大《渡淮》 -
21
古堞秋耕拾铜镞,长淮瀑雨入壕莲。
梅尧臣《送石昌言学士》 -
22
沄沄奔长淮,千里在咫尺。
梅尧臣《送婺州通判徐殿丞》 -
23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杨万里《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
24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其二》 -
25
先生夜起篷窗看,月满长淮雪满天。
杨万里《淮河再雪二首 其一》 -
26
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
杨万里《渎头阻风》 -
27
缅思长淮北,忽焉惄中肠。
史尧弼《连州守王大宝元龟建双溪阁于放生池上为作诗以效颂祝》 -
28
出门望长淮,故国长稂莠。
张栻《题淮阴祠》 -
29
控江抚长淮,声势接上流。
张栻《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
30
邗沟帆席即长淮,鬓未霜时惯往回。
陈造《游山阳十首 其二》 -
31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
许及之《元日登天长县城》 -
32
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
虞俦《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 -
33
径须争渡长淮去,三月烟尘一洗空。
虞俦《回程泗州道中》 -
34
长淮东下月西流,起视龟山势若浮。
虞俦《夜舟过龟山》 -
35
长淮准拟濯尘埃,汉节何妨一往回。
虞俦《将至泗州闻杜鹃声甚急》 -
36
城外长淮绿渺弥,此行聊复雁门踦。
周孚《送杜丈仲微赴山阳倅》 -
37
大江之西出二士,长淮以北屈两指。
王质《题俞舜俞墨梅》 -
38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
章甫《盱眙馆中题云山图》 -
39
朝随召节赴天阙,夜驰使驲归长淮。
楼钥《寿安抚伯父》 -
40
江南世胄比长淮,更看云来萃簪笏。
楼钥《王侍御寿诗》 -
41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
楼钥《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其三》 -
42
全蜀增天险,长淮折犬戎。
楼钥《王敏肃公挽词 其一》 -
43
圣主一言寤,长淮千耦耕。
楼钥《徐少卿挽词 其一》 -
44
目断长淮渺莽中,孤城突兀倚层空。
王卿月《长淮晚望》 -
45
酾酒誓长淮,有力期共努。
袁说友《赠王副伴》 -
46
诵言长淮十六郡,天险地利兹其尤。
袁说友《扬州堡寨》 -
47
目断长淮嗟往事,孤哀有泪落边城。
袁说友《谒洪泽镇龙祠》 -
48
问子将何之,长淮理扁舟。
袁燮《送路德章芾三首 其三》 -
49
中原好在平如掌,莫把长淮当白沟。
蒋介《第一山》 -
50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濪。
欧阳修《新霜二首 其二》 -
51
臂弓秣马长淮去,莫笑狂夫老据鞍。
刘过《西湖别舍弟润之》 -
52
山是东南第一峰,长淮古汴渺连空。
陈龟年《龟山》 -
53
扁舟下长淮,企立空叹息。
苏舜钦《送施秀才》 -
54
一寸长淮一寸金,金城千里障尘侵。
释居简《谢怀安州王守》 -
55
尘埃千里走长淮,要觅袈裟裹草鞋。
释居简《行者往淮南求僧》 -
56
长淮清晏久无虞,官舍人烟已复初。
刘宰《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 其一》 -
57
长淮百谷庆西成,万里何妨共此晴。
刘宰《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 其二》 -
58
长淮转漕速邮传,此赐岂独吾邦专。
刘宰《再韵谢和章 其一》 -
59
惨澹胡沙草木腥,长淮坐断倚贤城。
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其六》 -
60
万古长淮一带流,从来战地不容休。
吕声之《重阳桐城道中》 -
61
征鞭不返长淮水,正恐来者愁此行。
林仲虎《出疆》 -
62
车马长淮路,貔貅细柳营。
戴复古《寄姚楚州 其二》 -
63
无成携短剑,有恨满长淮。
戴复古《庐州界上寄丰帅》 -
64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
戴复古《淮上寄赵茂实》 -
65
梦魂思一遇,风雨暗长淮。
赵师秀《答叶司理》 -
66
堪笑当时谁督府,卷旂夜半渡长淮。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二○》 -
67
绸缪牖户知何计,须及长淮枣未红。
刘植《浔阳江楼》 -
68
昨日长淮禾稻区,白骨成堆今莫数。
陈宓《长夏叹》 -
69
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
高翥《夜过马当山》 -
70
倚杖为欣然,长淮浩无垠。
钱时《武昌澄道寺前溪上观鱼》 -
71
长淮幸遇丰登岁,得与斯民奠枕安。
吴机《天开图画亭 其一》 -
72
天祐长淮岁屡丰,熙熙还与旧时同。
吴机《天开图画亭 其二》 -
73
至和改元秋九月,诏书晓落长淮滨。
赵抃《和范御史见赠》 -
74
濠州抵泗里数百,长淮波平晓如席。
赵抃《顺风呈前人》 -
75
明朝定作长淮鬼,马革应烦为裹尸。
李申之《献帅府经历二首 其二》 -
76
长淮再定因前画,小邑频难试后功。
戴栩《送蔡子重知松阳县》 -
77
律中黄钟九日前,长淮巨海降真贤。
李刘《寿牛都大》 -
78
吴朝千载兴亡地,极目长淮恨更长。
岳珂《后江行十绝 其三》 -
79
试向长淮望,冯高更怃然。
岳珂《忆昔二首 其二》 -
80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岳珂《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
81
栈云嵯峩汉江碧,一眼长淮天不隔。
程公许《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韵得客字》 -
82
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
王迈《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司舶温陵》 -
83
春入长淮野烧青,六朝遗事镜中明。
释智愚《通藏主之南国》 -
84
庆泽量移往单州,长淮涂次泊孤舟。
田锡《送韩援赴阙》 -
85
马寻旧路知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
赵抃《句 其一》 -
86
将谓长淮已荡平,岂知什堑又颠坑。
刘克庄《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其六》 -
87
长淮一千里,九日却重逢。
释元肇《访天目梁渚》 -
88
长淮在望铁瓮近,大浪不洗英雄愁。
释元肇《题江心寺》 -
89
仆指长淮又西去,舆图向后更谁披。
刘子澄《过金陵总卿吴履斋以诗赠别用谢》 -
90
长淮当日事尤危,孤垒身当数月围。
林希逸《信菴赵少保挽诗 其二》 -
91
党籍英贤尽,长淮南北分。
释善珍《题东坡墨迹》 -
92
长淮虏冲,孽雏旁睨。
释善珍《祭观文忠惠赵节斋》 -
93
故国带秋色,长淮起暮烟。
葛绍体《送赵紫芝入金陵幕》 -
94
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
宋伯仁《寄海安林监镇》 -
95
薄宦只宜闻早去,长淮未许作狂吟。
宋伯仁《秋雨简刘主簿》 -
96
长淮万里秋风客,独上高楼望秋色。
朱继芳《淮客》 -
97
长淮水,一箭许,边城白骨多于土。
陈容《为人赋横舟二首 其二》 -
98
从军何日见军回,但见日日长淮雨。
释斯植《从军行》 -
99
唯余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蔡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
100
折尽长淮多暇日,簪联四座足春风。
贾似道《芍药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