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河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河的宋诗诗句。
描写长河的宋诗诗句
长河[zhǎng hé]
释义:
1
长的河流。
2
借喻漫长的发展过程。如:历史的长河。
3
指天河、银河。
4
指黄河。
列表:
-
1
混沌凿那亡大道,昆仑源自发长河。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五二》 -
2
秋晚长河淡,霜清北斗寒。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六七》 -
3
蜂采百华春不饥,兔饮长河夜不渴。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 -
4
人生七十从来少,待挽长河作寿杯。
林季仲《春日感怀》 -
5
嘉言浩若长河注,答问殊非古井汲。
曹勋《和郑康道喜雪》 -
6
草树烟云满眼秋,长河横岭共悠悠。
冯时行《游白鹤山》 -
7
便把长河搅酥酪,敢将粟柄作禾茎。
释慧远《颂古四十五首 其三二》 -
8
长河匹练耀白帝,钜浸杯醪饮红蜺。
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
9
长河衮衮来昆仑,鹳鹊下看黄流浑。
陆游《五月十四日夜梦一僧持诗编过予有暴雨诗语颇壮予欣然和之聮巨轴欲书未落笔而觉追作此篇》 -
10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梅尧臣《舟中遇雪》 -
11
地险长河急,天高画角秋。
梅尧臣《寄河阳签判富彦国》 -
12
广隰嘶征雁,长河起怒飚。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雪后见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几道散后子聪下县久不得归颇有离索之叹》 -
13
声长河汉迥,影落户庭寒。
梅尧臣《闻雁寄欧阳夷陵》 -
14
长河未结冻,去客已怀冰。
梅尧臣《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 -
15
潜鳞亦安托,冰结长河水。
梅尧臣《朔风寄永叔》 -
16
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梅尧臣《故原战》 -
17
广陌有风尘不起,长河无冻水常通。
陆游《武林》 -
18
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
陆游《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五首 其四》 -
19
夫子累顾我,言归泛长河。
梅尧臣《送张著作孟侯宰上元》 -
20
雨共长河织青锦,金钱晕上滴真珠。
杨万里《舟中雨望二首 其二》 -
21
雪余官路已生尘,犹喜长河水稍深。
杨万里《午过横林回望惠山二首 其二》 -
22
水从常润路都迷,曲曲长河曲曲堤。
杨万里《晓过丹阳县五首 其五》 -
23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它。
杨万里《过望亭六首 其五》 -
24
长河从此足,不用借咸潮。
李洪《喜雨呈二兄 其二》 -
25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梅尧臣《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
26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梅尧臣《送僧游庐山》 -
27
使长河作酥酪,真赤手揽象犀。
周孚《读刘丈元畸四传戏题二首 其一》 -
28
长河无六月,解带风中眠。
罗愿《送新安守陈郎中赴阙》 -
29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陆九渊《少时作》 -
30
长河秋雨多,夜插寒潮入。
欧阳修《别后奉寄俞二十五兄》 -
31
长河寂无声,厚地若龟坼。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 -
32
长河风色暖将动,即看绿柳含春烟。
欧阳修《和对雪忆梅花》 -
33
长河终岁足悲风,亭古台荒半倚空。
欧阳修《滑州归鴈亭》 -
34
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
李自中《初夏旅况》 -
35
落照满长河,流水暖冲融。
苏舜钦《滞舟》 -
36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
韩琦《和曼卿学士明河》 -
37
笑问长河水,谁为不老人。
戴复古《新年自唱自和 其二》 -
38
门外长河水,有时鸣不平。
戴复古《吾族两派而下吾之一派衰落殆尽诸孙一两人而已其势不绝如线彼之一派富盛一日出门有感》 -
39
西汉子都,生长河间。
赵由济《谱乐歌》 -
40
长河冰塞多寒地,密雪云繁三白天。
韩琦《残腊》 -
41
鹤归华表人如旧,龟放长河独再来。
魏了翁《制置丁少卿生日 其二》 -
42
惊尘暗九有,豺虎临长河。
严羽《刘荆州答》 -
43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四》 -
44
落日放船好,长河水接天。
释绍嵩《解舟 其二》 -
45
山歌已接长河堰,到得临平月又明。
朱南杰《出嘉兴》 -
46
帆指长河风力微,渔舟个个有鱼归。
朱南杰《过长河堰》 -
47
堰未抵长河,先从古县过。
朱南杰《泊崇德》 -
48
征战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刘黻《淮上》 -
49
长河西来啮山足,磷火白日明峯巅。
宋球《玉华山》 -
50
长河转辙迹,愁阴但漫漫。
韩维《送曹殿丞秩满还都》 -
51
王都屹雄胜,长河中怒奔。
韩维《同邻几和叔登定力阁》 -
52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汪元量《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
53
俯视长河奔,方舟激中流。
汪元量《月夜拟李陵诗传 其一》 -
54
载之以长河万斛之舰,贮之以齐云百尺之楼。
艾性夫《天下第二钟歌》 -
55
势侔疾雷驱猛雨,思涌巨浪输长河。
汪炎昶《江如松曩用胡敬存韵宠以佳章未及答而先人下世三四载不复作事今次韵以谢》 -
56
长河漫有怀山迹,故国空传让畔名。
袁藏云《魏侯故城》 -
57
大道风埃恶,长河冰雪顽。
文同《寄彦思时在长安言游终南》 -
58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
刘敞《黄河》 -
59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司马光《和之美二贫诗》 -
60
有如清济流,横贯长河浑。
司马光《古诗赠兴宗》 -
61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司马光《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 -
62
高文粲列宿,英辩泻长河。
司马光《哭刘仲邍 其一》 -
63
东冈岁晚一登临,共望长河映远林。
王安石《东冈》 -
64
昨朝今日尽天风,九月长河雪片中。
强至《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 -
65
长河东来横冀州,雄雄大府森戈矛。
刘攽《送张太保知冀州》 -
66
主人爱客岂有极,助尔美酒长河倾。
刘攽《题合肥县效裕堂诗》 -
67
屑霜飞空木叶脱,长河波光碧玉滑。
刘摰《汶上送黄任道游吴》 -
68
长河之流几万里,骇若泻自天上来。
王令《赠黄任道》 -
69
长河夜冰船就维,百贾晏起朝闭扉。
王令《送曹杜赴试礼部》 -
70
暮潮通长河,载入江海流。
王令《古兴》 -
71
依依永巷闻村笛,隠隠长河认客舟。
魏野《秋霁草堂闲望》 -
72
骤经微雨过芳郊,转觉长河气象豪。
程颢《下白径岭先寄孔周翰郎中》 -
73
长河西来啮山足,磷火白日明峰巓。
奚球《玉华山》 -
74
-
75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
苏辙《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其二》 -
76
长河从天来,回斡卷坤轴。
范祖禹《送文周翰出守陜郊》 -
77
大野晓行千嶂月,长河朝济一帆风。
彭汝砺《谨次知县奉议》 -
78
长河泮春冰,花浪激箭驰。
释道潜《寄仲恭》 -
79
旷野行人少,长河去鸟平。
释惠崇《句 其二三》 -
80
合浦珠还日,长河虎渡秋。
莫渊《送程给事知越州》 -
81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李复《鲧庙》 -
82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李复《寄旧同游》 -
83
去家策马上长河,逆旅光阴忽忽过。
余干《试院即事呈诸公》 -
84
汤汤长河水,赴海无还期。
张耒《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 -
85
长河秋雨涨,极目漫难分。
张耒《蔡河涨二首 其一》 -
86
古岸萧条风卷雪,长河咽绝水浮冰。
张耒《都梁雪天晚望》 -
87
长河未放羲和宿,却放斜阳更向东。
张耒《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丘皇华亭下三首 其二》 -
88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张耒《农妇》 -
89
近枕长河即化坛,拟超坛侧到河干。
张继先《后城治》 -
90
不觉年年捻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 -
91
环守独脚锉,杯到倾长河。
李新《有酒作》 -
92
凿开山骨过长河,水土方平叙九歌。
张保源《三门砥柱》 -
93
驻马长河曲,穿林小径斜。
许景衡《驻马诗》 -
94
浩浩长河去不回,先生风采亦悠哉。
许景衡《贾村三首 其一》 -
95
长河出紫塞,太行入青云。
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
96
复我横山疆,限尔长河浔。
范仲淹《阅古堂诗》 -
97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范仲淹《鵰鹗在秋天》 -
98
借居临官道,堂阴俯长河。
程具《借居毗陵东门四首 其四》 -
99
台城依旧绕长河,结绮临春往事多。
周紫芝《题孤山柏》 -
100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周紫芝《元忠作胡人下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