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避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避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避俗的宋诗诗句
避俗[bì sú]
释义:
列表:
-
1
客爱清尘虑,僧怜避俗喧。
阮思道《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2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范浚《陶潜咏》 -
3
避俗真成僻,居山恨不深。
范浚《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 其二》 -
4
闭关自喜脱愁笼,未愧柴桑避俗翁。
范浚《怀曹宗臣并寄》 -
5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闲人。
吴芾《和田伯清见寄 其一》 -
6
南来未见传声使,东望方思避俗翁。
洪适《次韵曹功显都承赏梅》 -
7
种秫无多子,犹胜避俗翁。
洪适《盘洲杂韵上 种秫仓》 -
8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李吕《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二》 -
9
白鸥非避俗,野性自难驯。
陆游《种秫》 -
10
小筑湖边避俗嚣,几年于此寓箪瓢。
陆游《小筑》 -
11
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义。
陆游《数日秋气已深清坐无酒戏题长句》 -
12
避俗从来恨不深,家园栽种偶成阴。
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 其六》 -
13
厌烦思病忘,避俗欲阳狂。
陆游《村舍杂兴五首 其五》 -
14
避俗嫌林浅,安贫觉屋宽。
陆游《秋冬之交杂赋六首 其三》 -
15
泥中怀玉避俗尘,水上开花超大地。
杨万里《寄题临武知县李子西公廨君子亭》 -
16
为我谢避俗翁,谁在羲皇之下。
杨万里《赵平甫幽居八操 北窗操》 -
17
景似邱园宜避俗,事非风月总忘言。
项安世《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其二》 -
18
试问避俗翁,何如尊贤里。
朱熹《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余赐以斤斧幸甚 其一》 -
19
车马不来真避俗,箪瓢可乐便忘年。
朱熹《题郑德辉悠然堂》 -
20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梅尧臣《和胡公疎送屿师移居宝光寺》 -
21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梅尧臣《得王介甫常州书》 -
22
往之论交恐避俗,是人摇飏如缀旒。
陈造《次郭秘正韵》 -
23
官闲尽日据胡床,乐与此君同避俗。
陈造《爱笋》 -
24
高人避俗水云居,客子偷闲簿领余。
陈造《游灵山二首 其一》 -
25
客居避俗遨游少,老境看花感慨深。
王炎《溪上寻梅不遇》 -
26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辛弃疾《书渊明诗后》 -
27
佛寺诚避俗,道宫还少休。
赵蕃《与契兄相遇于鄱阳同游荐福寺》 -
28
陶潜深避俗,张翰早知几。
赵蕃《送唐信州》 -
29
缅怀结社人,岂止避俗翁。
王阮《题东林一首》 -
30
立性全夷淡,移家避俗氛。
徐照《哭鲍清卿 其一》 -
31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陈文蔚《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
32
终岁掩关非避俗,自缘多病爱清闲。
李壁《再和雁湖十首 其四》 -
33
我不占闲谁避俗,菊花时候有枫江。
韩淲《僧窗》 -
34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
汪晫《次韵朱同人携妓见访留题》 -
35
避俗如僧定,寻仙结伴行。
释居简《次韵林别驾 其一》 -
36
闭门不管花开落,避俗唯通燕往来。
戴复古《杜门自遣》 -
37
避俗鹿挺走,依僧龟深藏。
洪咨夔《秋山即事》 -
38
避俗懒成癖,登楼睡失魔。
郑清之《赐第登楼 其一》 -
39
避俗寻萧寺,游春醉画船。
赵抃《次韵何若谷别后见寄》 -
40
飞锡来寻避俗翁,不辞劈面受霜风。
陶梦桂《次韵粲上人》 -
41
龙蹻无路寻轩辕,洪崖何处避俗喧。
程公许《题会庆建福宫长歌》 -
42
少年名节动人群,避俗深居积水濆。
张咏《贻傅逸人》 -
43
修笙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
李含章《题武陵护戎林亭》 -
44
闻道此花清似我,莫言避俗太无情。
张侃《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六》 -
45
村居僻甚城闉远,避俗柴门久不开。
林希逸《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
46
怀贤疑似渴司马,避俗佯为聩仲车。
林希逸《四和除字韵寄元思别驾》 -
47
避俗来深处,披衣卧绿阴。
林希逸《竹林七贤》 -
48
何意逃名氏,祇缘避俗纷。
林希逸《敲云问名氏 其二》 -
49
桐柏山头避俗嚣,篇诗斗酒自逍遥。
白玉蟾《桐柏山书怀》 -
50
何事多时疏杖屦,亦缘避俗屏冠巾。
白玉蟾《易道录招饮 其四》 -
51
幽居避俗氛,世事那复闻。
詹初《题岱山水云幽居》 -
52
爱梅来访小春花,闲卧云房避俗哗。
王同祖《题郑云谷梅窗 其二》 -
53
里老称遗泽,文孙避俗哗。
刘熺《陈山谒吴越五王分祠》 -
54
一祝宜强饭,二祝宜避俗。
释文珦《赠别》 -
55
埋轮慙避俗,折槛畏当轩。
张伯玉《蓬莱阁闲望写怀》 -
56
忧时阍屡叩,避俗手频挥。
胡仲弓《寄怀玉》 -
57
避俗常关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胡仲弓《和刘后村杂兴 其四》 -
58
避俗心虽在,休官疏未行。
贾似道《草》 -
59
避俗无新计,谈空更阿谁。
陈着《次韵僧仁泽 其二》 -
60
低垂不足畏炎氛,自是居高避俗喧。
陈着《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 其四》 -
61
我欲卜邻聊避俗,未须跳入长房壶。
方回《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其五》 -
62
渊明避俗士,出语未必俗。
方一夔《读白乐天诗》 -
63
避俗入山居,孤云意自如。
周密《逸人居》 -
64
常常有约寻幽趣,汨汨无从避俗喧。
董嗣杲《寄庐山道士二首 其二》 -
65
陶潜避俗翁,庞公竟独往。
文天祥《第一百六十三》 -
66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
戴表元《次韵寄陈达观少府兼简叔高》 -
67
避俗如仇翻好客,知穷为祟却耽诗。
戴表元《蔚讲师见示方使君唱酬诗次韵》 -
68
下有避俗翁,扫石叠两足。
艾性夫《题四止庵 其一》 -
69
主人避俗客,青苔坐柴门。
陆文圭《题质夫竹居》 -
70
子本不避俗,而俗若子避。
汪炎昶《题王伯畏清心堂》 -
71
隔水架茅知避俗,得鱼沽酒却分邻。
赵兰皋《野人家》 -
72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曾巩《西亭》 -
73
香重浮山露,肤清避俗埃。
刘敞《立春日干祐县送梅花》 -
74
营居知避俗,领鹤过秋郊。
赵湘《江秀才新居》 -
75
逢时岂遽废,避俗聊须噤。
王安石《酬王伯虎》 -
76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
王安石《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作此诗》 -
77
古云陶渊明,避俗非达道。
刘攽《题孙昌龄归来亭》 -
78
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
范纯仁《休心亭》 -
79
志非谤国慕处士,性欲避俗追浮丘。
刘摰《崔仲岳鹤舟》 -
80
阶前春色长苔斑,避俗常闻昼掩关。
陈尧佐《寄书上人》 -
81
长为避俗翁,不落猛虎牙。
郭祥正《赠泗守宋子坚》 -
82
陶潜真达道,何以避俗翁。
郭祥正《读陶渊明传二首 其二》 -
83
愁杀避俗翁,甘为独醒客。
郭祥正《谢魏户曹惠酒》 -
84
居深避俗客,睡起听邻钟。
林逋《赠蒋公明》 -
85
松姿鹤性自宜闲,天与幽奇避俗喧。
范祖禹《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谿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二》 -
86
五丈河边避俗尘,闭门情味似漳滨。
陆佃《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 其二》 -
87
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
黄庭坚《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 -
88
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
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二首 其一》 -
89
避俗可成仙,斯言盖疏阔。
吕南公《麻姑山诗 望秦人峰》 -
90
避俗无长策,沉思到故园。
吕南公《病起 其二》 -
91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贺铸《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
92
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
杨时《藏春峡 老圃亭》 -
93
崎岖避俗人难合,憔悴多愁疾易攻。
张耒《耒将之临淮旅泊泗上属病作迎候上官不敢求告比归尤剧疏拙无以自振但自悯叹耳》 -
94
抛尽图书避俗尘,楞伽读罢与谁亲。
晁说之《即事》 -
95
门掩平湖避俗嚣,静观风景识春朝。
释智圆《春日闲居即事寄元敏上人》 -
96
黄子厌喧求避俗,直上孤峰结茅屋。
洪刍《再次洪上人云巢韵》 -
97
少陵曾未知,浪疑公避俗。
许景衡《李伯时画陶渊明其犹子遗余作此谢之》 -
98
先生避俗厌烦喧,竹底诛茆甞闭户。
许景衡《调同舍》 -
99
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
葛胜仲《走笔追记十二月九日潭头之游》 -
100
柴桑避俗翁,寝迹安吾庐。
谢薖《晏如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