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避世的宋诗诗句
描写避世的宋诗诗句。
描写避世的宋诗诗句
避世[bì shì]
释义:
1
逃避尘世;逃避乱世。
列表:
-
1
避世一处士,传家三诏书。
胡君防《句 其一》 -
2
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
宋庠《杜门》 -
3
岂无避世士,于此傥相逢。
陈与义《与信道游涧边》 -
4
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
陈与义《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登舟作诗送之并简恭甫》 -
5
草衣穴处避世士,木食涧饮安禅僧。
苏籀《游鼓山一首》 -
6
那知避世嵚𡼭迹,也许从公汗漫游。
邓肃《别陈少卿》 -
7
道人养道厌尘劳,避世只嫌山不高。
邓肃《龙兴避难》 -
8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张元干《丁未岁春过西湖宝藏寺作》 -
9
道人避世氛,山腰着祇园。
胡珵《题定山梵放轩》 -
10
犹胜金马避世人,九尺长身饥欲死。
李若水《谢人惠鱼兔蟹》 -
11
桃源归路净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
许尹《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 其五》 -
12
既谐避世心,况与尘事违。
张嵲《借居》 -
13
避世秦人应绿髪,茹芝仙子好朱颜。
张嵲《西谷歌》 -
14
古来避世士,或隠金马门。
朱松《五言杂兴七首 其二》 -
15
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
朱松《海上》 -
16
-
17
避世山中祇树亭,绿阴遶舍忽青青。
朱松《杂小诗八首 其八》 -
18
未求黄卷成功处,且办青山避世心。
朱槔《寄人》 -
19
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
朱槔《郑德予同游桃花山次韵 其一》 -
20
安居岂城市,避世必林泉。
朱翌《陪昆山邑官游慧聚寺诗》 -
21
二子保令终,避世容何伤。
曹勋《反招隠》 -
22
弥旬出沐道山头,僦庑萧萧避世游。
宋祁《归沐》 -
23
屏迹山樊避世喧,晚风落日静柴门。
刘子翬《屏迹》 -
24
宗人避世散还聚,才子哦诗绝复寻。
葛立方《避地复归故乡》 -
25
读书聊灶北,避世且墙东。
葛立方《疏慵》 -
26
久出畏人事,端来避世纷。
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其七》 -
27
聊向空山避世喧,数椽茅屋锁苔钱。
吴芾《和朱世同韵 其一》 -
28
从来此地隔凡尘,多是嬴秦避世人。
史浩《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 樊榭》 -
29
养恬一室内,尤见避世情。
晁公遡《题赵诚甫养恬轩》 -
30
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
王十朋《和韩桃源图》 -
31
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追陪避世人。
王十朋《次韵陈贺州题姜秦二公祠 姜丞相》 -
32
去剡游闽避世喧,清风寥邈典刑存。
王十朋《次韵陈贺州题姜秦二公祠 秦隠君》 -
33
弃国避世荣,便入三摩底。
释印肃《赞三十六祖颂 其一七》 -
34
青山如避世,讵肯诣公府。
李庚《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 乐山堂》 -
35
直疑秦避世,自古一山川。
惠哲《题天柱山鸿都观》 -
36
金马可避世,何殊鹿门庞。
韩元吉《李仲镇懒窠》 -
37
金马渐登难避世,蓬莱已近却回舟。
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其一》 -
38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李吕《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 -
39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姜特立《题陈朝干山亭二首 翠微》 -
40
此中自有神仙伴,不是秦时避世人。
姜特立《林和叔山园九咏 霞隠》 -
41
举杯无愧者,避世武陵翁。
梅尧臣《通判桃花厅》 -
42
湖海飘然避世纷,汀洲沙鹭旧知闻。
陆游《舟中作》 -
43
小筑林间避世纷,不妨野叟是知闻。
陆游《赠镜中隠者》 -
44
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陆游《避世行》 -
45
直令掩关避世俗,未害煎茶唤邻舍。
陆游《幽居戏赠邻曲》 -
46
巢山避世纷,身隐万重云。
陆游《巢山二首 其一》 -
47
生来避世傲公卿,海内无人识姓名。
陆游《醉题》 -
48
干时无上策,避世且全真。
陆游《感事》 -
49
好山如隠士,避世不自露。
杨万里《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其九》 -
50
谁开峡山寺,政要避世喧。
杨万里《清远峡四首 其四》 -
51
江夏无双小道士,一丘一壑长避世。
杨万里《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遗之》 -
52
避世水云国,卜邻鸥鹭家。
杨万里《戏赠江干芦花》 -
53
避世无功酒,临流元亮诗。
杨万里《芗林五十咏 东臯》 -
54
当时虚上峰头望,不见桃源避世人。
喻良能《秦望阁》 -
55
避世金门师曼倩,变名桐濑笑严光。
项安世《题王醇甫秀才海隠斋》 -
56
安知巢居子,避世于其中。
朱熹《题刘平甫定菴五咏 巢云》 -
57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
朱熹《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西涧清净退菴》 -
58
一官避世今头白,万卷收功久汗青。
朱熹《次韵寄题万顷寒光奉呈休斋先生》 -
59
十洲便着登瀛士,三径难留避世贤。
张孝祥《题鲁如晦通隠》 -
60
中古避世者,或以饮自名。
陈造《戒饮三诗 其二》 -
61
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
周孚《次间字韵送德裕太学试》 -
62
城南有佳士,避世不回首。
程洵《次韵刘子厚人日立春》 -
63
谁云能避世,处处悉逢尧。
吕祖谦《许由》 -
64
少林之孙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吕祖谦《题真觉僧房芦》 -
65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文彦博《幽兰》 -
66
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山。
王炎《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其一》 -
67
退不求名如避世,清而寡欲可成仙。
王炎《和陈丞彦能韵》 -
68
公不为我留,宁避世俗嫌。
彭龟年《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其二》 -
69
商山四老人,避世还出世。
李韦之《桃源》 -
70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赵蕃《送王赞子襄》 -
71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王阮《题严陵钓台一首》 -
72
多年洗耳避世喧,独卧寒岩听山溜。
欧阳修《赠许道人》 -
73
是中可避世,何劳更乘桴。
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
74
君乃结屋于其巅,避世拟追园绮俦。
陈文蔚《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别墅南岩图并诸公题咏欲予同作为赋长韵》 -
75
武陵知避世,初不为求仙。
葛天民《小隠自题》 -
76
玉室金堂元避世,鲈鱼蓴菜岂惩羹。
韩淲《寄赵十监试》 -
77
不随俗子媚时好,长伴幽人避世嚣。
刘学箕《和刘伯益嘲菊韵》 -
78
其一行且却,隠若避世纷。
释居简《吴吾何待制遣四鹤入山》 -
79
一秦才灭一秦生,避世避人还避秦。
释居简《桃源行》 -
80
韵如圣之清,避世观商衰。
释居简《潘子善范先之林自知赋木犀嘱和》 -
81
疑有避世士,卜筑便幽旷。
刘宰《送友人归茅山》 -
82
我闻在昔陈留市,刀镊工中人避世。
刘宰《赠芮医》 -
83
幽居堪避世,何必武陵溪。
戴复古《峡山二首 其一》 -
84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戴复古《无为山中郑老家》 -
85
避世怀孤往,为庵近五峦。
张弋《送胡道士归康庐》 -
86
一枝不许来城市,祇伴高人避世情。
陈宓《云台寺梅坡 其二》 -
87
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陈宓《又和单丞咏梅》 -
88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间。
钱时《十六渡》 -
89
读书避世喧,结庐五云表。
林干之《赠水帘洞黄秀才》 -
90
有贤思避世,择地效高眠。
赵抃《次韵程给事会稽怀古即事》 -
91
黄绮避世翁,万乘轻商颜。
杜范《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 其一》 -
92
舣棹江干得款留,曾将避世与君谋。
程公许《别谢德芳》 -
93
今非避世时,乃学陶谢辈。
王迈《题元山蔡行可对青亭》 -
94
幽人来避世,松柏可充腹。
文师敬《龙多山》 -
95
臣向雠书曾殿北,君公避世且墙东。
刘克庄《三叠》 -
96
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李建中《题洛阳观音院牡丹 其一》 -
97
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
邵雍《追和王常侍登郡楼望山》 -
98
兰以深而香,避世非吾忍。
张侃《秋日闲居十首 其九》 -
99
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
严羽《寻宁山人所居》 -
100
纷纷尔后更几秦,避世甘心餐苦柏。
林希逸《戏效梅宛陵赋欧公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