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遗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遗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遗音的宋诗诗句
遗音[yí yīn]
释义:
1
谓留下声音。
2
指留下的声音。
3
不绝之余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
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
哀声。
6
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
留下音信。
列表:
-
1
犹欣正始遗音在,三复能还旧观神。
胡宿《览海东相公伊川集》 -
2
好古宜交鲁卫士,豳风咀噍有遗音。
苏籀《望道一首》 -
3
常疑正始遗音绝,把读新诗远坛场。
王之道《过邓步和张叔元见赠韵》 -
4
黄鹄凌云不可寻,遗音流落感人心。
欧阳澈《读傅岩居士旧诗轴有感》 -
5
身比香山差得计,诗看正始有遗音。
朱松《次徐谢韵还江公诗卷》 -
6
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冯时行《广安朱义从为渝上霜台之客母夫人年八十余极其孝养一日有三白鹭翔集中庭不去义从作翔鹭亭识其事缙云子为赋此诗》 -
7
手虽不能弹,颇喜闻遗音。
吴芾《和陶咏贫士七首 其三》 -
8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李石《挽沈提刑》 -
9
笔传洙泗之正印,琴弹单父之遗音。
黄公度《送弟士季赴永春》 -
10
郢客遗音飞上天,谁歌此曲谁为传。
员兴宗《李太白古风高奇或曰能促为竹枝歌体何如戏促李歌为数章 其三》 -
11
遗音闻八曲,大小两回傍。
王十朋《过樊口》 -
12
君不见天宝云霓羽衣歌,人间乐舞难同科,遗音犹在悲凉多。
王十朋《中秋对月用昌黎赠张功曹韵呈同官》 -
13
遗音追正始,新韵徧中和。
宋祁《览中丞尚书谯陈二郡新诗》 -
14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
林宪《天台道中 其一》 -
15
望极杳无伴,细听有遗音。
林宪《李才翁懒窝 其八》 -
16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
周麟之《和陈大监》 -
17
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周麟之《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二》 -
18
往往出妙语,遗音叶咸韶。
李流谦《送宇文德济解绵竹丞》 -
19
长安不见遗音寂,依旧康庐翠扫天。
洪迈《琵琶亭》 -
20
斗叶俪花儿辈事,唱高庙瑟有遗音。
姜特立《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 其二》 -
21
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姜特立《小池观鱼》 -
22
三叹遗音今绝少,先生还须预兹盟。
赵釴夫《赠姜邦杰》 -
23
幼子孤遗音信断,常时思忆倍辛酸。
淳于震先《忆故乡 其三》 -
24
云门咸池渺千古,断谱遗音此其绪。
陆游《雨声》 -
25
-
26
我读残编食忘味,朱弦三叹有遗音。
陆游《读书》 -
27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箫月下有遗音。
陆游《幽居述事四首 其一》 -
28
桑椹熟以紫,水鸟时遗音。
陆游《幽居即事九首 其九》 -
29
屈宋遗音今尚绝,咸韶古奏更谁传。
陆游《读豳诗》 -
30
故人今已矣,三叹有遗音。
陆游《岁暮老怀》 -
31
上药和平无近效,古诗简淡有遗音。
陆游《暑中自遣》 -
32
飘零君勿叹,古瑟有遗音。
陆游《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四》 -
33
只叹鼻端无妙斲,岂知弦外有遗音。
陆游《雨后殊有秋意》 -
34
遗音入三叹,山高水汤汤。
范成大《古风二首上汤丞相 其一》 -
35
三颂遗音和者希,丰容宁有刺讥辞。
范成大《书浯溪中兴碑后》 -
36
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史尧弼《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 -
37
鼎就轩皇上白云,遗音那复数韶韺。
史尧弼《贺宋嗣宗除岳阳守五绝 其二》 -
38
朝端方吁俊,正始有遗音。
李洪《次韵薛士昭琴室》 -
39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项安世《游白鹿洞书院》 -
40
繁弦急管盛流传,清庙遗音久绝弦。
朱熹《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三》 -
41
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
朱熹《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简寂观》 -
42
-
43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李伯敏《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
44
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
陈造《琵琶亭》 -
45
尘里清风忽满襟,诗成正始识遗音。
陈造《次丁嘉会韵二首 其二》 -
46
已为穆生重设醴,更闻正始嗣遗音。
陈造《次王帅韵》 -
47
长安不见遗音寂,依旧康庐翠扫天。
郭明复《题琵琶亭》 -
48
桑户琴歌奚此极,孔门弦诵有遗音。
许及之《送谷仲归谦谢以诗次韵奉酬》 -
49
此情谁与传,无弦有遗音。
薛季宣《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傚其体 其一》 -
50
渊明鸣素琴,无弦有遗音。
薛季宣《读靖节诗》 -
51
舞奏八风芗泽,颂声焱氏遗音。
薛季宣《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 其三》 -
52
遗音寄五柳,海山学成连。
薛季宣《钧天曲》 -
53
贞元名士浑无几,正始遗音仅此逢。
周孚《有怀杜丈仲微》 -
54
延陵存一老,元祐得遗音。
王质《挽吴节夫二首 其一》 -
55
掷地遗音清戛玉,凌云直干凛凝霜。
朱晞颜《洞底石间得枯木一株花叶咸无而枝干峭拔扣之铿然有声因成鄙句刻之岩石间》 -
56
遗音凛凛犹闻耳,不独当年味可忘。
朱晞颜《韶音洞》 -
57
寥寥疑莫续,工席有遗音。
罗愿《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其二》 -
58
忽有尺纸如春蚕,遗音石笋天一南。
林亦之《丈人行答通平林簿》 -
59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俞丰《凤山》 -
60
日恐遗音亡正始,喜闻新作过黄初。
楼钥《书吴梦予古乐府后》 -
61
无复遗音追正始,尚传新作过黄初。
楼钥《寄题汪端明坟菴真如轩 其二》 -
62
更向漆园穷妙旨,何殊清庙奏遗音。
楼钥《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弟有诗来谢次韵 其二》 -
63
恭王不坏宅,金石有遗音。
石介《留守待制视学 其四》 -
64
双井独为风月主,欣闻绿绮奏遗音。
王炎《和黄子山韵二首 其二》 -
65
一洗平生筝笛耳,极知绿绮有遗音。
王炎《和何元清韵九绝 其八》 -
66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
67
往时嵇阮二三子,能以遗音还正始。
辛弃疾《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
68
平生诵佳句,三叹有遗音。
赵蕃《冲谷道章少隠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十二韵奉寄并烦送似寓斋也》 -
69
忽闻独奏凤将雏,三叹遗音特未芜。
赵蕃《蕃有诗谢萧伯和见访伯和和之节推丈见而同作谨用韵并呈教授丈宋衡兄》 -
70
自言爱此万仞水,谓是太古之遗音。
欧阳修《赠沈博士歌》 -
71
遗音髣髴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
欧阳修《送琴僧知白》 -
72
此致天所资,优哉有遗音。
韩淲《回路雪作野酤》 -
73
回桡缱绻余,翔禽亦遗音。
韩淲《四月十一日灵岩》 -
74
至今殷遗音,寤寐错昏昼。
韩淲《寄王成叟》 -
75
寻诗为君和,绝唱有遗音。
韩淲《次韵吴推官》 -
76
吠怪从渠走群犬,鸿冥初不碍遗音。
韩淲《雪气》 -
77
见说治中新筑就,肯堂三叹有遗音。
韩淲《登一杯亭 其一》 -
78
安得朱弦与疏越,与君三叹有遗音。
韩淲《赠郑处晦》 -
79
朝市无遗音,丘园有绝迹。
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其五》 -
80
从昔骚人爱重九,冥鸿天际有遗音。
韩淲《九日次韵次公 其一》 -
81
风雅尚遗音,景宋寖殊科。
赵汝譡《屈原祠》 -
82
杉松古色泰山庙,丝竹遗音夫子宫。
张方平《送客游兖海》 -
83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
张方平《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
84
上清通灏气,太古传遗音。
张方平《赠邢山人思齐》 -
85
哀弹不作胡儿语,冩汉遗音吊亡楚。
释居简《昭君行》 -
86
归途弗辨处州诗,大雅遗音鉴赏稀。
释居简《刘诚道访疎寮》 -
87
老子看牛如相马,微茫淡墨赏遗音。
释居简《晚牧图》 -
88
想象入室芝兰馨,有□清庙遗音美。
赵希融《赋玉岩》 -
89
缥缈遗音堕云际,应念沙头苦憔悴。
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
90
宝彜残刻窥心画,清庙遗音振学林。
度正《送李左之制干东归探韵得今字》 -
91
屈子文章似六经,缙云重与振遗音。
度正《送张季修归简州兼简伯修》 -
92
清庙瑟有遗音,坐者立者,以心印心。
释道冲《曹源和尚赞 其二》 -
93
秋林猿吊影,春殿鸟遗音。
苏泂《感旧 其二》 -
94
濂洛遗音喜复鸣,未由会面只心倾。
陈宓《寄鹤山魏侍郎 其二》 -
95
一段遗音人不识,夜深幽咽下滩泉。
饶鲁《琵琶洲》 -
96
忽听檐外敲风玉,三代遗音妙不传。
钱时《风玉》 -
97
安得斯文天未丧,载歌狼跋继遗音。
华岳《送倪尚书归霅川》 -
98
三百余篇金石奏,席间愿听得遗音。
赵抃《次韵钱顗见赠入学听讲》 -
99
熏炉茗椀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
释智愚《偈颂十七首 其六》 -
100
佳实羹堪味,遗音角可期。
黄大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