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遗像的宋诗诗句
描写遗像的宋诗诗句。
描写遗像的宋诗诗句
遗像[yí xiàng]
释义:
1
亦作“遗象”。
2
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
3
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列表:
-
1
肃衣拜遗像,依然双颊光。
折彦质《过太平州拜李端叔遗像》 -
2
伏行仙遗像,我志愈激昂。
刘先生《黄石公祠》 -
3
短幅离离乃遗像,至今寒蝶误飞来。
李若水《次友人韵题墨梅 其二》 -
4
开轩画遗像,凛凛有生气。
余淳礼《题遗直轩》 -
5
堂中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刘度《过兰亭书堂》 -
6
謦欬从今成永诀,欲瞻遗像只丹青。
葛立方《周元举待制挽歌词 其二》 -
7
妙处不传今已矣,遥瞻遗像泪沾巾。
葛立方《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其三》 -
8
真人已去留遗像,古木犹存翳旧坛。
吴芾《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 其一》 -
9
坐蜕已超尘世去,空余遗像在丹青。
吴芾《挽郑武子》 -
10
我今再拜观遗像,犹疑饭颗相逢样。
陈棣《题李杜画像》 -
11
我瞻遗像,非没非存。
陈长方《程伊川赞》 -
12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巫伋《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
13
高堂俨遗像,丹青烂圭且。
蔡柟《题崇觉寺》 -
14
少和辛苦学飞仙,遗像今犹在洞天。
王十朋《李少和像》 -
15
桃李旧邦千里爱,丹青遗像两朝臣。
王十朋《祠颜范二公》 -
16
遗像人犹思后主,开山僧不畏先锋。
王十朋《游圆通》 -
17
我来再拜瞻遗像,泪满襟如老杜诗。
王十朋《题诸葛武侯祠》 -
18
敬瞻遗像观诗史,一酹云安麴米春。
王十朋《登诗史堂观少陵画像》 -
19
盘古千千古,江头遗像存。
王十朋《盘古庙》 -
20
平生敬慕范文正,遗像向来祠楚东。
王十朋《梦人赠范文正公集》 -
21
何人作堂画遗像,收拾光芒榜诗史。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歌》 -
22
遗像空存食不血,满目烟霞明自灭。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预约同官共赏偶成参差摘实分饷因诵庐陵先生诗云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复用前韵以歌之》 -
23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王十朋《至东屯谒少陵祠 其二》 -
24
箫韶曾此奏,钟石无遗像。
余靖《游韶石》 -
25
断碑唐日寺,遗像晋时僧。
李焘《句 其三》 -
26
莫将遗像欺群目,曾向贞元殿里窥。
周麟之《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一三》 -
27
不复定身怀故宅,空余遗像閟荒坑。
李流谦《游安乐次句龙元应韵》 -
28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
马大同《过九疑》 -
29
合书贤妇传,遗像俨笄珈。
姜特立《叶叔佐妻挽诗》 -
30
褐衣纱帽瘦如削,遗像恐是希夷翁。
陆游《梦逰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云云台观也》 -
31
整衣拜遗像,千古尊正统。
陆游《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 -
32
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癯然一老僧。
陆游《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像扵院中作诗吊之》 -
33
登堂拜遗像,千载愧吾颜。
陆游《感旧六首 其五》 -
34
铸金遗像谁能记,执玉来朝适已陈。
陆游《门外独望》 -
35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梅尧臣《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 -
36
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
杨万里《题陆子泉上祠堂》 -
37
升堂仰遗像,下拜泣沾衣。
杨万里《题曾良臣思堂》 -
38
开基古佛留遗像,直日奇峰列众宾。
喻良能《鹅湖寺 其二》 -
39
我生只许拜遗像,不见先生无恙时。
喻良能《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 其八》 -
40
千古云孙牛马走,敬瞻遗像仰高寒。
方有开《方仙翁祠》 -
41
时有野鸡吞堕珥,更无遗像镇祠堂。
项安世《过故宜城 其一》 -
42
因山盛起浮屠舍,遗像仍留内史祠。
朱熹《右军宅》 -
43
遗像载瞻三太息,一庭烟草有余凄。
晁子东《赓韵题精舍》 -
44
云何此山椒,遗像俨高殿。
陈造《魏帝庙》 -
45
祠宫拜遗像,犹复涕纵横。
陈造《曹娥庙二首 其二》 -
46
人亡遗像在,庙古炉香寂。
程洵《谒杜子美祠》 -
47
谁图遗像寘学宫,时与先儒相磨礲。
吕祖俭《晁景迂大观庚寅冬为四明船场后七十有余年某适以仓氏之职至此闲而王兄季和亦来作景迂官相与访问旧迹故传尚有可考偶成数语简季和因呈叔晦》 -
48
余威凛凛空埋骨,遗像眈眈若负嵎。
楼钥《虎冢》 -
49
虚堂两遗像,谁不倍伤神。
楼钥《朱南剑挽词 其一》 -
50
来礼二师遗像,小立云檐一饷。
楼钥《游雪窦双塔登云檐有怀海印云老》 -
51
麟凤已归天上去,空留遗像在斜阳。
林用中《自上封下福岩道旁访李邺侯书堂山路榛合不可往矣遂赋此》 -
52
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
王炎《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 -
53
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王炎《李少保挽诗 其二》 -
54
拜公遗像浑如在,曾与乡人恭敬贤。
谭景先《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 其一》 -
55
筑堂事遗像,雅颂镌众墨。
叶适《题李君亮义槩堂》 -
56
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翁卷《陈西老母氏挽词》 -
57
严祠坐遗像,犹解福吴民。
许尚《华亭百咏 陆四公庙》 -
58
堂中遗像成三老,英爽长在游天垓。
张镃《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
59
堂头回首指遗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程卓《游金焦二山》 -
60
常怀订群疑,忍独拜遗像。
孙应时《读晦翁遗文凄怆有作》 -
61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孙应时《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记之》 -
62
命服空遗像,斑衣负北堂。
孙应时《悼赵提干 其一》 -
63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陈文蔚《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 -
64
堂堂千载人,遗像凛如生。
陈文蔚《武侯像》 -
65
中兴依日月,遗像圣王叹。
邵度《挽东莱先生 其二》 -
66
遗像今伟然,吾敬环溪公。
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其一》 -
67
遗像今伟然,吾敬国子公。
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其二》 -
68
遗像今伟然,吾敬吏部公。
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其三》 -
69
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其四》 -
70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
徐侨《虎邱谒和靖祠》 -
71
儒宫俨遗像,垂范自江西。
王有大《挽象山先生》 -
72
禅房灯火暗,遗像丹青落。
刘宰《东禅百韵》 -
73
紫阳遗像壁间开,谁写当年道义怀。
蔡沈《张才叔屡作文公先生像如其生焉亦托名不朽矣二首 其二》 -
74
遗像人犹思后主。
史达祖《句》 -
75
读了碑文读祭诗,冷看遗像立多时。
周文璞《吊辨才二首 其一》 -
76
突兀麒麟图绘处,仰瞻遗像倍歔欷。
许应龙《挽节使少保 其二》 -
77
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
高翥《拜尹和靖先生墓》 -
78
遗像尘昏碑露立,三间败屋独萧然。
钱时《谒武肃王庙一绝呈汪帅卿》 -
79
呼儿扫驿陈遗像,杯酒炉香泪满衣。
洪咨夔《先妣忌日发昭化》 -
80
事业申意气,遗像俨壁屋。
赵抃《题三辅院》 -
81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赵抃《题杜子美书室》 -
82
因山盛启浮屠舍,遗像仍留内史祠。
赵抃《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
83
能传遗像数百本,粹然千载存无忘。
真德秀《跋蔡节斋为题张生所画文公像》 -
84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叶绍翁《题鄂王墓》 -
85
缄来遗像知君意,百世师模俨若存。
杜范《和杨兄两诗 其一》 -
86
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岳珂《思贤堂》 -
87
高堂俨遗像,宝墨镌丰碑。
程公许《游涪州北岩》 -
88
遗像有尘龛坏壁,断碑无首立斜阳。
刘克庄《清凉寺》 -
89
严严端明厅,遗像犹肃如。
刘克庄《蔡忠惠家观墨迹》 -
90
深岩耸乔木,古观霭遗像。
苏洵《题仙都观》 -
91
有泪瞻遗像,无言似倚门。
释元肇《陈孺人》 -
92
后百余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徐鹿卿《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 -
93
我来拜遗像,悲风生黄垆。
刘子澄《读书台》 -
94
我来拜遗像,端可激颓俗。
张侃《千秋观拜贺知章像》 -
95
但把丹铅较形似,满廊遗像成儿戏。
张侃《东坡祠》 -
96
堂堂英烈在,遗像旧江边。
林希逸《读刚愍程公祠堂碑作》 -
97
故山归去远,遗像挂来真。
王琮《哭潘令》 -
98
百亩故园重饾饤,四贤遗像愈风流。
宋伯仁《寄题临江玉实斋司户百花洲》 -
99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赵孟坚《拜范文正公祠》 -
100
丹青遗像在,难写道心真。
李昴英《挽钝斋先生许象州三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