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德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德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德的宋诗诗句
道德[dào dé]
释义: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2
老子《道德经》的省称。
3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
列表:
-
1
身占贤良籍,家传道德风。
徐铉《送周员外之达》 -
2
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
徐铉《吴王挽词 其一》 -
3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八》 -
4
道德谁分别,逍遥我自由。
宋太宗《逍遥咏 其九》 -
5
照然明道德,万象有其端。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六》 -
6
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八》 -
7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浄玄通驭物亲。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 -
8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宋太宗《缘识 其三》 -
9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宋太宗《缘识 其八》 -
10
道德流行宽世界,时捻笔砚亦看书。
宋太宗《缘识 其四九》 -
11
天生分异等,道德立尊卑。
宋太宗《缘识 其一六》 -
12
冲和道德勿相违,圣事超凡好仗依。
宋太宗《缘识 其八八》 -
13
经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济阴功。
宋太宗《缘识 其九○》 -
14
星辰归碧落,道德寄青山。
胡宿《钓台》 -
15
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
陈与义《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 -
16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张九成《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 -
17
既归归见复何为,解道德山无佛殿。
释慧空《颂古 其一九》 -
18
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朱翌《南华五十韵》 -
19
烟霞顿隔尘寰路,道德追还太古风。
曹勋《恭题观堂》 -
20
庵外山高水不穷,庵中道德与时隆。
曹勋《和贺参政与应宣教诗应居与坟庐相近》 -
21
道德五千言,屡读殊隠奥。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八》 -
22
求其道德尊,如师盖希有。
吴芾《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隠静 其九》 -
23
惭无善政及邦人,况负平生道德心。
吴芾《释奠于学和刘判官韵》 -
24
道德粹金玉,词华渺沧溟。
史浩《上建王生辰 其三》 -
25
惟子挺生,道德之门。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三》 -
26
吾儒有仲尼,道德无比崇。
王十朋《畎亩十首 其三》 -
27
道德勤钻仰,文章变俨骈。
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
28
东道德已熟,西风花更香。
王十朋《再至双植堂呈表兄李克明》 -
29
吴兴学校规模壮,安定先生道德崇。
王十朋《仲冬释奠于学同诸公登稽古阁观弁山望太湖阅壁上题名诵范文正公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弟子皆贤才之句》 -
30
妙选衣冠薮,旁开道德渊。
林光朝《东宫生日六首 癸巳》 -
31
姬公昔营洛,道德作梁栋。
郑伯熊《黄岩县楼》 -
32
长年慕道德,师友别匪易。
李流谦《送孙隆州》 -
33
事功出邂逅,道德为根基。
李流谦《送李仲信》 -
34
道德欣为御,文章妙斲轮。
李流谦《投晁子止制置三首 其一》 -
35
分明余润彻眉间,道德根源固晔然。
李流谦《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其一》 -
36
妙含道德五千余,迥出洞天三十六。
张说《游老君洞》 -
37
岂无道德绚烂者,意作霖雨言为谟。
乐备《某属闻少伊广文归别墅将挂其冠然乎富贵恐不免耳欲谒未能因成古诗奉迓某无策可去断章不忘健羡也》 -
38
李侯知爱子,纳于道德场。
吴儆《题李休宁藏斋》 -
39
相君道德人中英,达识早保悬车荣。
姜特立《送陈寺丞得请补外归乡》 -
40
朝咏阴阳歌,暮诵道德篇。
陆游《书怀》 -
41
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
陆游《病中偶书》 -
42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梅尧臣《脩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悼之》 -
43
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梅尧臣《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
44
颍州相公秉道德,一见不以论高卑。
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
45
道德补天石,勋劳夹日龙。
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 其三》 -
46
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
陆游《读老子》 -
47
孰为武成二三策,宁取道德五千言。
陆游《读老子有感》 -
48
无人论道德,长啸愧孙登。
陆游《夜坐》 -
49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梅尧臣《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
50
一接道德言,尘坌洗鄽闬。
梅尧臣《依韵答宋中道》 -
51
荒淫启朱宫,道德处茅茨。
梅尧臣《拟咏怀》 -
52
山立而渊靓兮,道德燕及乎虫鱼。
杨万里《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二》 -
53
风流富贵谁能并,未害先生道德淳。
周必大《胡邦衡端明用癸巳旧韵宠赐佳篇辄续貂为不一之贺》 -
54
鲤庭传道德,鳣序列公卿。
周必大《余石月挽词 其一》 -
55
职道德兮维垣,友夔龙兮方虎。
释宝昙《嗣秀王生日楚辞》 -
56
向来歌舞地,道德元冲融。
释宝昙《和史魏公秋日》 -
57
几生道德为腥香,今年入谢朝明光。
释宝昙《病余用前韵呈魏公》 -
58
道德载一丘,行人知所钦。
释宝昙《游参寥泉怀东坡参寥二老》 -
59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释宝昙《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 -
60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释宝昙《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 -
61
使君道德魁天下,膏馥分沾尽澡身。
李洪《次韵王龟龄贡院》 -
62
踵门观道德,命坐辱宾朋。
项安世《次韵谢唐先生惠得》 -
63
功名随世吾何感,道德康时力未任。
项安世《武陵道中元日自叹》 -
64
巍巍道德千年在,凛凛声猷万古齐。
晁子东《赓韵题精舍》 -
65
道德保于中,任从髭发齿。
梅尧臣《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
66
夷心与会真,内以道德娱。
梅尧臣《寄题西洛致仕张比部静居院四堂》 -
67
平生怀道德,铺写若丹青。
梅尧臣《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一》 -
68
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载周家藏室中。
张良臣《老子像》 -
69
正宗传道德,余事见文章。
唐季度《挽东莱先生 其一》 -
70
道德平生足,功名岁晚成。
王质《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 其二》 -
71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王质《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
72
君不见商山昔有庞眉叟,道德高风耸山斗。
程洵《张衡山南山瑞芝》 -
73
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
陈傅良《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 -
74
道德吾何敢,功名代有人。
陈傅良《月夜书怀二首 其二》 -
75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石介《河决》 -
76
先生道德如韩孟,四方学者争奔驰。
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
77
始知资形势,不如脩道德。
石介《过潼关》 -
78
枢从吾日久,道德能切磋。
石介《寄弟会等》 -
79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石介《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
80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石介《读韩文》 -
81
道德二篇徒自辩,是非一马岂能齐。
释契嵩《诫题》 -
82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
83
言论道德归大醇,葑菲下采颜色温。
袁说友《和王使君惠诗酒韵》 -
84
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曾丰《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 -
85
百世不有云来兴,高者道德次文艺。
曾丰《万安簿吴公谊实浙余杭人今书满最归欤欲竟投老未决于其间而赞之》 -
86
道德大成文小成,君小成者成者精。
曾丰《赠南丰胡国华》 -
87
韩子老来潮阳归后固自文章功更深,何当道德终不负初心。
曾丰《免解进士应致远过晋康见谓以上文字而忤权要听读藤州十余年得旨自便赋诗赠行》 -
88
饮食起居归道德,笑嬉怒骂出文章。
曾丰《至衡阳谒陈提举国录君举 其一》 -
89
受命钟材不已凉,未论道德与文章。
曾丰《呈罗春信》 -
90
吴兴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贤材。
欧阳修《送章生东归》 -
91
道德内乐不假物,犹须朋友并良时。
欧阳修《答圣俞》 -
92
道德酿搢绅,睟容无点尘。
张镃《杂兴 其二二》 -
93
俯仰道德光,耳目自濡染。
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
94
恭惟道德万世隆,参天配地相始终。
陈淳《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
95
道德渊源漫斟酌,理义刍豢饱啮龁。
陈淳《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 -
96
平生道德迈前贤,着汉衣冠拜汉天。
释如净《提举太尉张求颂》 -
97
从来评道德,亦必在耕猎。
韩淲《晦日即事示同游》 -
98
所言道德帝王事,不比盘盂长短篇。
张方平《读素书》 -
99
道德可久长,作诗将自劝。
苏舜钦《升阳殿故址》 -
100
将宁道德渊,谅悉欣流泳。
韩琦《安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