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家的宋诗诗句
道家[dào jiā]
释义:
1
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
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3
指道教。
4
指佛教。
列表:
-
1
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
徐铉《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
2
隳官道家藏,窜迹农廛民。
宋庠《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见存访且寻先子之旧钦承风仪因为诗抒感云》 -
3
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宋庠《次韵和吴侍郎东城泛舟》 -
4
举起竹篦子,如何便道家。
释道颜《颂古 其四七》 -
5
欲驻长春学道家,如何白雪是黄芽。
胡寅《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 其三》 -
6
仙人文玉字,宫女道家妆。
宋祁《葵》 -
7
顾我分为方外友,如公合上道家山。
仲并《次韵答友人四首 其二》 -
8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
吴芾《龚帅以久别寄诗远惠因次其韵 其一》 -
9
仙官道家妆,静处立标格。
李石《蜡梅二首 其二》 -
10
眼明初识道家装。
李缜《句 其一三》 -
11
西掖北门明辩余,道家岂与法家殊。
员兴宗《贺阳帅 其二》 -
12
安道家何处,溪山深更深。
王十朋《渊源堂十二诗 同襟馆》 -
13
三重仙阁道家山,寓直由来恧素餐。
宋祁《宿直》 -
14
小树列仙质,翛然道家装。
曾协《蜡梅》 -
15
闻道家家卖钗钏,武夫归去亦醺酣。
洪适《归府致语口号》 -
16
妙龄着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
韩元吉《杨待制挽词》 -
17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李吕《赠上官法师》 -
18
天上图书群玉府,仙晨日月道家山。
洪迈《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其一》 -
19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
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 其三》 -
20
客路莫嫌河畔草,直庐须爱道家山。
范成大《送吴智叔检详直中秘使闽》 -
21
罗浮元不是罗浮,自是道家古蓬丘。
杨万里《舟中望罗浮山》 -
22
自然仁者寿,谁羡道家流。
周必大《次张钦夫经略韵送胡长彦司户还庐陵》 -
23
万品欲沾何处得,东风今起道家山。
熊克《寿芮秘书三首 其一》 -
24
小雨廉纤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
李洪《游华盖山容成洞天》 -
25
蓬莱道家山,紫极帝所居。
张孝祥《送邵怀英分鲁直诗韵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得书字》 -
26
蓬莱道家山,金碧上烟雨。
陈造《次前韵赠龚养正》 -
27
今年春计定何如,说道家家甔石余。
陈造《净居劝农三首 其二》 -
28
岩桂无人也自芳,月宫仙子道家妆。
虞俦《和木犀》 -
29
道家求不死,真火养阴赫。
陈傅良《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 其一》 -
30
剌剌道家世,客泪如迸泉。
楼钥《赠光孝益老》 -
31
假守深交谊,清谈及道家。
楼钥《鲍潮州挽词 其二》 -
32
安道家声知有许,于公阴德自无穷。
楼钥《寿戴君》 -
33
本异道家意,定遭怡士咍。
苏舜元《水轮联句》 -
34
名随寺具徙,地入道家流。
赵蕃《游彰法寺打擢秀阁诗以行》 -
35
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
陈藻《芗峦》 -
36
士非学问无由立,勿道家饶负郭田。
孙应求《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 其一》 -
37
景物迥殊人世界,烟霞深锁道家山。
敖陶孙《冲虚观》 -
38
语音改道家山近,行色不知春事深。
曹彦约《祁门道中即事 其一》 -
39
道家山顶中秋月,照我溪南野外心。
韩淲《夜同处晦霞山》 -
40
本异道家意,定遭怡士咍。
苏舜钦《水轮联句》 -
41
谁道家山孤负月,从初看到十分圆。
钱时《六月望》 -
42
且喜北堂珠玉眷,团圞环诵道家书。
华岳《寄仵判院 其二》 -
43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洪咨夔《送赵处士游方》 -
44
铃斋长寂得吏隐,便是道家虚白堂。
韩琦《再和》 -
45
心正自能祛百厉,辟邪安用道家符。
真德秀《端午贴子词 皇太子宫五首 其五》 -
46
元是道家清绝境,世间妄指作阳台。
吴泳《登罗浮山 其二》 -
47
吏稀中路接,山密道家隣。
戴栩《送蒋德瞻弋阳》 -
48
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陶梦桂《寄王良佐》 -
49
沧溟不禁尾闾泄,养素略窥道家说。
程公许《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 -
50
晚节敷华性异常,黄冠白羽道家妆。
史铸《大笑菊 其二》 -
51
吾犹看不破,何况道家流。
刘克庄《黄天谷赠诗次韵二首 其一》 -
52
吾闻气泄如堤溃,枕高唾远道家忌。
刘克庄《四快图》 -
53
三世高枝折广寒,谓宜挽致道家山。
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 其一》 -
54
-
55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
李觏《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 -
56
扁舟宾客少,闲作道家装。
祖无择《袁州庆丰堂十闲咏 其六》 -
57
道家事颇恍惚,稗官书多诙谐。
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 其三》 -
58
清浄元非人纪有,虚无幻出道家声。
张明中《延昌观道纪堂》 -
59
钿金拖蜡道家妆,篱下秋风久久香。
张明中《闰重阳菊花》 -
60
载咏此轩新句子,羡君杰出道家流。
张明中《澹轩》 -
61
浅浅池塘短短墙,眼明初识道家装。
李龏《梅花集句 其六九》 -
62
尽道家贫卖笊篱,泼天富贵许谁知。
释心月《灵照女赞》 -
63
紫粟绿房医士宝,黄裳紫袂道家妆。
王柏《蜀葵韵》 -
64
道家仪用此衣巾,只拜星辰不拜人。
邵雍《道装吟 其一》 -
65
道家仪用此巾衣,师外曾闻更拜谁。
邵雍《道装吟 其二》 -
66
可惜满床廷对稿,白头翻录道家经。
宋伯仁《五老 其一》 -
67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方岳《题赵漕小蓬莱 其二》 -
68
十年场屋梦,何日道家山。
方岳《次韵林同年》 -
69
道家者流李老君,儒家者流孔夫子,等一浮名世间耳。
方岳《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 -
70
珍重君王能记忆,予麾犹得道家山。
方岳《郡斋即事 其三》 -
71
素衣缟服道家流,羽化江湖作白鸥。
赵希逢《和群鸥》 -
72
简尺每称林下士,过从或着道家衣。
邵雍《首尾吟 其九一》 -
73
小亭存古意,雅称道家风。
胡仲弓《题通妙亭柱》 -
74
如今翠辇游观少,一片东风属道家。
潘璵《四圣观御园海棠花》 -
75
山阴偏被道家占,我祖当年曾写经。
王义山《题何氏山阴道院 其二》 -
76
苔迳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鲁交《游安乐山》 -
77
人道家贫诗却富,先生一笑久忘机。
方回《一笑》 -
78
别异道家分神仙,浅之又浅伯阳契,痴儿妄诧玄又玄。
方回《次韵全君玉和高士马虚中道院》 -
79
菊花偏作道家妆,开遍重岩与断冈。
杨公远《次刘晓窗九日韵 其七》 -
80
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
蒲寿宬《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
81
道家摄铅汞,肤腠如重扃。
文天祥《彭通伯卫和堂》 -
82
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
汪元量《自笑》 -
83
儒家道家已为二,医术下视史与巫。
熊禾《赠医士詹翠峰》 -
84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陆文圭《赠道人周大方》 -
85
五洞烟霞龙窟宅,一壶天地道家山。
徐存《游洞霄》 -
86
道家正贵知音少,野处还于静节宜。
刘敞《鳯凰山笙竹》 -
87
闭阁郤怜廷掾力,废书弥信道家淳。
刘敞《舍弟东还病中口占七言奉寄景仁彝唐公甫》 -
88
记言彩笔罢摛华,郡阁高闲似道家。
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 其二》 -
89
却为游山置行李,渔家船舫道家衣。
王禹偁《言怀》 -
90
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
苏颂《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 其一》 -
91
华盖北瞻夭帝座,蓬莱东想道家山。
王安石《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 其一》 -
92
苔径傍岩斜,林间是道家。
鲁某《游安乐山》 -
93
谈经泮宫水,校籍道家山。
强至《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还乡》 -
94
吾衰不复梦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
刘攽《在郡作》 -
95
仙驭凌云去几年,九流空苦道家言。
彭次云《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一》 -
96
虚凉河朔饮,萧散道家衣。
吕陶《和提举游上方南禅十韵》 -
97
已持宝瑞传君命,更拥香幢送道家。
吕陶《和李宝文紫庭玉节花》 -
98
池景信皆尘外物,道家疑在画图中。
杨杰《夏日天庆观水阁》 -
99
汉代变名游越国,道家遗像并萧公。
杨杰《梅坛》 -
100
遂成君子隐,初异道家流。
刘摰《哀应真李先生三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