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场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场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场的宋诗诗句
道场[dào chǎng]
释义:
1
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
2
成道修道之所。
3
寺观。
4
指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亦指所做的法事。
5
佛教界。
列表:
-
1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释延寿《山居诗 其二六》 -
2
双双金刹出宫墙,内寺幡花散道场。
宋白《宫词 其二一》 -
3
道场聊抖擞,认得客衣尘。
宋庠《南禅院》 -
4
道场欣象伏,心境息猿奔。
宋庠《宿鹿门寺》 -
5
谁从普眼道场来,天帝堂前珠网开。
释正觉《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 普眼菩萨章》 -
6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释正觉《超然居士得得问道于宝峰祥禅师且欲归歌长篇以谢予偕其行见挽以和渍笔说句继之》 -
7
所向古道场,衲子悉倾至。
张元干《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
8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王之道《有荐胡仁叔为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己暇日杨德润录以示予因次其韵》 -
9
况有古道场,碧瓦照丹雘。
王之道《游白云山海会寺》 -
10
壮哉古道场,翬飞映层峦。
王之道《宿彰教寺》 -
11
古佛道场,尚乘车子。
释慧晖《偈颂三十首 其二二》 -
12
八请六道场,到处万人喜。
胡寅《送智京长老智京普融上足也》 -
13
中有古道场,紫烟笼观台。
冯时行《游石龙偶成寺僧通首坐饱历丛林归老此山故诗多及之》 -
14
一十三处坐道场,二时粥饭何曾足。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一二》 -
15
湘中应中古道场,复有峩眉道人住。
胡宏《送琏老》 -
16
随处是道场,其乐叵思议。
史浩《送王嘉叟编修倅洪州》 -
17
宝公道场主,貌像坚瞿昙。
史浩《陪洪景卢左司马德骏薛季益冯圆中三郎中汪中嘉总干游蒋山以三十六陂春水分韵得三字》 -
18
几年持钵下瞿塘,踏遍东南古道场。
晁公遡《照上人去硖内游吴下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濮间气喜作二解赠之 其一》 -
19
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
黄公度《赠延福端老二绝 其一》 -
20
他时倘免芟锄患,余馥犹堪供道场。
王十朋《忏院种兰次宝印叔韵 其一》 -
21
不放凡花染道场,故栽芳友伴友郎。
王十朋《忏院种兰次宝印叔韵 其二》 -
22
梵舍十八所,道场皆矩罗。
王十朋《宿罗汉三绝 其一》 -
23
九天使者号真王,圣治峯前古道场。
王十朋《宿太平兴国宫 其二》 -
24
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
王十朋《东方寺》 -
25
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道场山。
王十朋《待对仙林九日登佛阁时寄家道场山思去年游卧龙山遂用旧韵》 -
26
去秋游道场,俯瞰何山路。
王十朋《劳农岘山乘兴游何山同行宋子飞沈虞卿霍从周范文质》 -
27
荔子枝中古道场,石门有路探悬囊。
王十朋《宿囊山寺 其一》 -
28
魔王眷属成群队,朝夕巴歌作道场。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四》 -
29
还乡曲调如何唱,蝶拍莺歌大道场。
释印肃《颂十玄谈 还源 其七》 -
30
五坐道场,丛林增价。
释咸杰《赞木庵和尚》 -
31
了得惟心是道场,弥陀元不在西方。
释德光《示建弥陀会》 -
32
闭閤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
陆游《入荣州境》 -
33
岩扃勾漏新丹灶,香火匡庐古道场。
陆游《次韵范文渊》 -
34
伊蒲塞馔分香积,优钵罗花散道场。
陆游《旧在成都初春无事日访昭觉保福正法诸刹甚可乐也追怀慨然因赋长句》 -
35
未能成佛浑闲事,十劫看渠坐道场。
陆游《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二首 其二》 -
36
无灯无火春寒恶,破絮粗毡即道场。
陆游《自咏绝句八首 其八》 -
37
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
范成大《包山寺》 -
38
道场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澜。
范成大《题米元晖吴兴山水横卷》 -
39
安隠彼道场,万事都忘情。
梅尧臣《送雪窦长老昙颖》 -
40
道场山背是吴兴,只不教人到德清。
杨万里《霅溪》 -
41
道场山下弄山泉,餐菊纫兰万物先。
杨万里《和袁起岩郎中投赠七字二首 其二》 -
42
一峰飞下如奔马,万木深围古道场。
杨万里《雪后陪使客游惠山寄怀尤延之》 -
43
括苍山胜道场山,向来结茅非雾间。
杨万里《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 -
44
蕞尔人间世,萧然古道场。
何耕《题长松二首 其二》 -
45
象骨峯前古道场,简菴再到愈芬芳。
李洪《题雪峰》 -
46
无热龙宫北道场,人天瞻礼玉毫光。
李洪《龙井》 -
47
一峯环合柏苍苍,中有金仙古道场。
何中太《留题延庆院》 -
48
闻道场功因雨止,径缘老子犯寒来。
陈造《赠傅商卿》 -
49
五峯深处开道场,道价重于连城宝。
虞俦《送隠静恭老》 -
50
谁将万斛旃檀子,撒向千春古道场。
游少游《香山院》 -
51
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
楼钥《大梅山》 -
52
千古名山大道场,止因赋重遂荒凉。
楼钥《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其三》 -
53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滕岑《记前身》 -
54
干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
文彦博《送干元寺`住持实大师》 -
55
寂寂松门古道场,暂容倦客拂横床。
王炎《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 其二》 -
56
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
袁说友《侃老舍天宁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 其二》 -
57
道场山顶出南溪,苍弁峰头正直西。
袁说友《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 其一》 -
58
飘然瓶锡信行藏,偶驻姜峰古道场。
辛弃疾《赠延福端老二首 其一》 -
59
蚤年游历徧诸方,触处无心是道场。
蔡戡《金陵道中》 -
60
乘兴来游古道场,远村落日卧牛羊。
赵良佐《妙法庵二首 其一》 -
61
古云昔道场,门枕东湖水。
赵蕃《承契兄昨过我于永丰山间今又相遇于鄱阳以暇日同游荐福寺会轩盖鼎来避之天庆观作诗一首》 -
62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赵蕃《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送行诗》 -
63
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赵蕃《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一》 -
64
萧梁古道场,岁月湮蓬蒿。
王阮《洞庭题咏十一首 广福上真宫》 -
65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张镃《出山追述所见》 -
66
闽浙相望两道场,上人曾炷室中香。
裘万顷《题隠室》 -
67
道场从建后,龙去任人游。
徐玑《大龙湫》 -
68
道场随处是,心地本来闲。
张方平《贻辰长老》 -
69
一春颜色与花王,况在庄严北道场。
韩琦《赏北禅牡丹》 -
70
垣傍紫微何处祝,道场山顶何山麓。
释居简《谢乔丞相》 -
71
千峰顶上披衣坐,百草头边是道场。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一》 -
72
-
73
道场清浄绝纤埃,云水中间丈室开。
赵抃《禅僧重喜坚辞紫衣勉令承命》 -
74
更接十千众,建此新道场。
吴泳《题承天心老万佛阁》 -
75
永福丛林古道场,烟霞深处白云堂。
黄甲《永福寺》 -
76
维南古道场,诸天集毗耶。
程公许《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 -
77
五峰讲席环子佩,北岩布金开道场。
程公许《寿东师杨尚书》 -
78
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
程公许《上后溪刘阁学》 -
79
诸佛各以本誓愿,遍坐道场作饶益。
程公许《鴈湖先生揆初在旦某以家藏唐画炽盛光如来像一轴祝先生寿稽首说偈云》 -
80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
林表民《题大慈寺兼简照讲师》 -
81
黄檗道场古,裴公心事闲。
袁甫《游敬亭山用谪仙韵二首 其一》 -
82
皇亲朝觐随章奏,中使颁宣散道场。
田锡《干明节祝圣寿 其八》 -
83
三万里隔弱水,六千劫坐道场。
刘克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一四》 -
84
-
85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刘克庄《哀二僧 其一》 -
86
天帝释宰元化,阿修罗坐道场。
刘克庄《六言偈四首 其三》 -
87
向来莲社本遗荣,勾引渊明造道场。
陈起《翛然》 -
88
当年檄赴内道场,黄麻紫墨星争光。
白玉蟾《赠知宫王南纪洞章歌》 -
89
庐阜新兰若,龙天古道场。
白玉蟾《题福海院》 -
90
是则不动道场,不是亦在里许。
释心月《颂古十六首 其一○》 -
91
万仞峰头古道场,重来败叶带飞霜。
释绍嵩《再游道场》 -
92
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赵孟坚《题照禅师道场》 -
93
灵鹫古道场,摄乎大国间。
汤汉《题灵鹫四首 其一》 -
94
白云深处水茫茫,四百年余古道场。
朱继芳《疎山矮师叔道场》 -
95
急呼转柂依古刹,道场千载扬灵光。
卫宗武《舟回自霅至黄桥风大作复反朱泾泊舟》 -
96
大展坐具阐道场,胜地名山须卓锡。
卫宗武《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 -
97
佛地平分天界限,道场元属鬼门关。
胡仲弓《五峰岩》 -
98
来谒支提古道场,几年袍锦韵犹香。
徐梦发《支提禅寺》 -
99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
方回《灵隠寺行呈伏虎岩》 -
100
修竹阴阴古道场,谁怜兵火地荒凉。
吴龙翰《秋日游竹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