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通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通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通家的宋诗诗句
通家[tōng jiā]
释义:
1
犹世交。
2
姻亲。
3
精通业务的行家。
列表:
-
1
李子通家旧,人门孰与侔。
王之望《怀李相之》 -
2
通家犹孔氏,得婿似权公。
晁公遡《喜简元辅兄二首 其二》 -
3
通家贱子非房杜,长记登门酒尽欢。
王十朋《宋孺人挽词》 -
4
虽脩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
王十朋《陈景公挽词 其二》 -
5
-
6
我忝通家同笔砚,闻君得子欢无间。
王十朋《万先之生两男作洗儿歌贺之》 -
7
有无相易通家事,僮仆往来毋惮劳。
王十朋《周光宗赠蛎房报以溪莼》 -
8
从今日讲通家好,诗往花来卒未休。
王十朋《二道人以抹利及东山兰为赠再成一章》 -
9
通家忝孔李,促席联机云。
王十朋《和韩醉赠张秘书寄万大年先之申之》 -
10
对床有兄弟,通家足姻娅。
王十朋《和韩县斋有怀四十韵》 -
11
臭味相同林下友,从今花木亦通家。
王十朋《义夫许赠丁香蜡梅》 -
12
通家天上张公子,桂种遥分月窟香。
王十朋《张思豫主簿送丹桂蜡梅 其一》 -
13
韩张呼酒情虽重,孔李通家好未修。
王十朋《途中寄何德献》 -
14
河东先生独青眼,慨然许我修通家。
王十朋《司理叔文和过万桥诗复用前韵》 -
15
龙门不拒通家子,应许来听正始音。
周麟之《见张运使郎中 其二》 -
16
翰墨通家旧,吁嗟大父时。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五》 -
17
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李流谦《观小儿瓮戏》 -
18
周公山前倾盖时,再岁通家同骨肉。
李流谦《别临邛知县李允成》 -
19
顾怜通家略贵贱,劳问教诲均儿童。
陆游《江东韩漕晞道寄杨廷秀所赠诗来求同赋作此寄之》 -
20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
21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亲。
杨万里《黄太守元授挽词二首 其二》 -
22
抹利通家远,楠花具体微。
杨万里《瑞香花新开五首 其三》 -
23
通家喜燕鸡豚社,治郡愁亲鴈鹜行。
周必大《又次邦衡族侄长彦司户韵》 -
24
至今思并舍,晚岁拟通家。
周必大《宣州蔡子平尚书淑人居氏挽词二首 其二》 -
25
通家有契无纤隙,恶语深藏莫遍传。
周必大《奉酬新剑南守朱叔止次旧韵宠寄之什》 -
26
一笑行举通家杯,计日尚前蕤宾律。
陈造《再次韵答梁教授》 -
27
二字通家仍莫逆,可怜相对各缞粗。
陈造《寄张守仲思十首 其四》 -
28
爱君克肖充眉宇,将母通家过里亭。
许及之《酬郑千之》 -
29
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林亦之《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 其二》 -
30
闻风我是通家旧,觅句君犹弟子行。
吕祖谦《宣城李君尝游东湖居士之门袖诗见过次韵以谢》 -
31
晚亦通家好,居然与众同。
陈傅良《悼翁仲立达州 其一》 -
32
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
蔡戡《王季立安抚挽诗 其二》 -
33
小人缪忝通家子,不获亲陪上寿列。
赵蕃《寄子畅文显兼问佥判丈起居》 -
34
通家如弟数,受赐亦州民。
赵蕃《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 其三》 -
35
晁魏通家旧,沅湘识面迟。
赵蕃《何叔信生日》 -
36
通家契好君能记,末路飘零我亦同。
赵蕃《王原庆有诗寄谢丈签判子畅尉曹具以见及次韵酬之》 -
37
年高端已辈吾翁,况倚通家夙好同。
赵蕃《用签判丈送徐大雅之韵呈签判丈兼简子畅兄》 -
38
我实通家子,此意敢自别。
赵蕃《题蒋伯玉作白玉山创亭于廨舍之后榜曰望云思其亲也因赋十韵》 -
39
通家只今尽,老泪逐风挥。
叶适《王秘监令人挽诗》 -
40
祝黄世通家,于此更訾毁。
程永奇《与孙自修祝和甫读宛陵山谷诗》 -
41
旧托通家子,容干相国尊。
孙应时《挽王季海丞相 其三》 -
42
相国推前辈,通家复胜游。
韩淲《添倅至因谒之来访乃故相郡侯之子也》 -
43
叹息通家旧,姻连岂异乡。
韩淲《竹院晁学士挽诗 其二》 -
44
颍上通家今几许,唤回旧观属苏仙。
韩淲《喜雨呈三衢苏大使君 其二》 -
45
通家思往事,老泪一沾巾。
刘宰《挽杨仓赵氏宜人》 -
46
皋伯通家琐夕晖,八年寒食数归期。
周文璞《绝句二首 其一》 -
47
地暖孤鸿来索伴,天空双鹭下通家。
洪咨夔《次韵可庵梅》 -
48
-
49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叶茵《送徐兄访陈宰》 -
50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李曾伯《挽观使郑尚书 其三》 -
51
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
张至龙《山矾花》 -
52
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方蒙仲《采芹亭 其一三》 -
53
独为儿曹喜,通家契有缘。
陈着《寄婺州石君瑞料院》 -
54
入室漫为云作主,开窗惟许月通家。
陈着《兄弟醵饮访雪航次弟观韵二首 其一》 -
55
夤缘肯及通家旧,饥饿何妨闭户深。
陈着《次韵邑丞高洁堂任满来辞》 -
56
夙是通家契,姻盟又此时。
陈着《挽黄祖勉三首 其三》 -
57
空感通家泪,难随执绋尘。
陈着《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 其二》 -
58
石竹通家分异样,园葵附谱亦多姿。
舒岳祥《同正仲赋凤仙花》 -
59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方回《张滁州挽词二首 其二》 -
60
通家能记忆,上冢每来过。
牟巘《挽张师道 其二》 -
61
履斋早岁及朱门,末后通家得艾轩。
方公权《城山拜林艾轩》 -
62
我更搜诗君酿酒,通家德公有贤妇。
戴表元《寿陈贵白》 -
63
来往通家不厌频,青山心性白云身。
戴表元《舒子俊见过》 -
64
识路牛羊缘坂过,通家燕雀下檐来。
戴表元《鄞塘田家》 -
65
阿蒙曾刮目,文举幸通家。
陈继善《挽赵秋晓》 -
66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艾性夫《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
67
忆昨升堂拜,通家指旧盟。
陆文圭《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 其三》 -
68
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
陈纪《寄朱沧洲》 -
69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汪炎昶《晦庵先生遗墨 其一》 -
70
我家江南再世前,与君通家情有连。
刘敞《同永叔哭圣俞》 -
71
徽宗随武后,相与亦通家。
刘攽《寄范佑之》 -
72
喜见通家贤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苏轼《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
73
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
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
74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张舜民《送鲍经句赴辟洮东幕府》 -
75
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
苏辙《金沙台》 -
76
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
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三首 其一》 -
77
与君通家旧,迩者颇屡见。
张耒《寄李端叔二首 其一》 -
78
浑道娄公能耐事,惟余老子未通家。
李新《送李才儒 其二》 -
79
敢论通家旧,窃欲比文举。
苏过《送张倅彦政赴阙》 -
80
子续通家好,遗书幸细寻。
李光《赠林湘》 -
81
独羡冰清萧处士,通家能入李膺门。
王庭珪《送李成叔归峡江兼简萧懋德》 -
82
虎额一山同避贼,草堂三月更通家。
周紫芝《送罗仲共罢酒官归山中》 -
83
自我行吟楚泽畔,三月不通家问稀。
李纲《秋风二首次子美韵 其二》 -
84
荣第时皆有,通家得者稀。
杨申《四登科诗》 -
85
山公更有通家旧,应许论文醉醁醪。
胡宿《送次道学士倅洛中》 -
86
道州通家旧,口辩如悬河。
吕本中《送邢道州赵邵州归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