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边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边山的宋诗诗句
边山[biān shān]
释义:
1
靠近边界的山岭。
列表:
-
1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张九成《某还故里过括苍谢景思少卿示及诸公和诗次韵为谢》 -
2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张嵲《望微水》 -
3
一槛海棠云锦展,四边山色晓烟飞。
曹勋《处和有诗欲过小圃》 -
4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陆游《昼卧》 -
5
八十衰翁有底忙,水边山际亦伥伥。
陆游《法云僧房》 -
6
尽日涂中断客行,两边山色到云青。
杨万里《过水车铺二首 其一》 -
7
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暮犹寒。
杨万里《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
8
两边山束一溪风,尽日行程在井中。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 其一》 -
9
磬湖鸥鹭自相亲,湖边山园步步新。
喻良能《次韵王侍郎寄题亦好园》 -
10
一筇历遍海边山,每见钟鱼便破颜。
周孚《送陈道人之金陵》 -
11
百级危阶上翠峦,四边山色自低环。
陈藻《云菴觅诗》 -
12
人行桑下路,日上海边山。
欧阳修《晓发齐州道中二首 其二》 -
13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徐照《中夕》 -
14
贺监湖边山作伴,若耶溪上月为隣。
张镃《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一》 -
15
十里水边山下路,桃花无数麦青青。
姜夔《萧山》 -
16
四边山影乱,一路水声长。
韩淲《次韵王教授同寄昌甫器远无为临漳 其二》 -
17
寒侵是处梅枝晚,雪洗四边山色真。
韩淲《元日次韵绍之》 -
18
今日溪边山雾卷,僧坊赢得放身行。
韩淲《雨晴过杰上人》 -
19
屋前流水水边山,山水中间十载闲。
韩淲《山中》 -
20
疏剔滩沙水面陂,四边山木雨丝丝。
韩淲《梅陂》 -
21
四面水光合,一边山影来。
戴复古《水陆寺》 -
22
日边山隠隠,烟外竹疏疏。
莫柯《题资福院平绿轩 其一》 -
23
水边山下懒寻伊,折放瓶中看一枝。
苏泂《和赵宫管看梅三首 其三》 -
24
木杪红沉半轮日,波心碧浸两边山。
赵汝鐩《孙王渡》 -
25
万翠亭边山鬰葱,书声散出五云重。
阳枋《挽赵飞卿》 -
26
冷水东南去路赊,水边山掩见人家。
张咏《发冷水铺》 -
27
谁卜精蓝若画屏,四边山色与泉声。
祖无择《明水镇水陆禅院》 -
28
微白一钩天外月,淡青数点海边山。
白玉蟾《赠樗野》 -
29
微白一钩天外月,淡青数点海边山。
白玉蟾《月夕书事》 -
30
一丝白处潮来往,数点青边山有无。
潘牥《重九》 -
31
水边山脚友渔樵,梅欲窥人故故招。
程炎子《古梅》 -
32
一片湖光分岛溆,四边山色入楼台。
吴中复《众乐亭二首 其二》 -
33
亭边山更好,一洗簿书尘。
徐梦发《超览亭》 -
34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
王珪《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 其二》 -
35
城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
朱明之《寄王荆公忆江阴》 -
36
王略持筹内,边山聚米中。
刘攽《寄仲冯》 -
37
江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
王令《忆江阴呈介甫》 -
38
湖边山影里,静景与僧分。
陈尧佐《游湖上昭庆寺》 -
39
江边山下人不识,斜日独上清泠台。
沈辽《白石烂望齐山》 -
40
万里云光同浩荡,四边山影隔溟濛。
郭祥正《雪中招徐子美秘校饮二首 其一》 -
41
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
林逋《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
42
年来游尽海边山,独爱青青桐柏坛。
舒亶《送道士归桐柏观》 -
43
湖边山寺清明后,相见兰开禊水香。
黄庭坚《钱塘旧游》 -
44
得雨人耕早,边山日上迟。
贺铸《早发王村道中寄李智父》 -
45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阎孝忠《俯春亭》 -
46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阮阅《郴江百咏 俯春亭》 -
47
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
张耒《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
48
贺监湖边山斗高,水轩水坞频抽毫。
吕夷简《忆越州 其一》 -
49
云边山近雨,石下水通秋。
李新《湖上招故人》 -
50
桂华已出海边山,雨叶翻光作夜寒。
李新《月下口占戏子温 其一》 -
51
我昔南游跨海还,梦中常忆海边山。
释德洪《会广南因上人》 -
52
金边山畔汁偏羙,玉井峰头船最多。
葛胜仲《以糟水灌芍药戏题 其二》 -
53
湖边山自向人绿,门外柳今何处垂。
周紫芝《湖堤步游客言此苏小墓也》 -
54
和靖宅边山雨急,苏公堤下藕花红。
周紫芝《五月六日湖上晚归初见荷二绝 其二》 -
55
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蒲疏处雨跳珠。
周紫芝《菩提小轩骤雨晚晴》 -
56
两边山木子规啼,不管还乡客梦稀。
周紫芝《次韵关子东湖上杂书四绝 子规》 -
57
西湖南北两边山,牢落孤芳不奈闲。
周紫芝《次韵相之木犀六首 其三》 -
58
天边山色浮浓翠,溪上云光拂淡红。
李纲《陆川道中偶成》 -
59
雪格冰姿蜡蒂红,水边山畔淡烟笼。
朱淑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