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辙迹的宋诗诗句
描写辙迹的宋诗诗句。
描写辙迹的宋诗诗句
辙迹[zhé jī]
释义:
1
见“辙迹”。
列表:
-
1
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 -
2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 -
3
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
许尹《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 其五》 -
4
-
5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
仲并《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
6
南郭服仁义,辙迹世所循。
冯时行《和杨拱辰见惠》 -
7
远望尚赊秦辙迹,怀人还想晋风流。
吴芾《远眺》 -
8
城中三尺泥,陌上无辙迹。
晁公遡《雨中》 -
9
及到田家问,还闻辙迹回。
邓深《寓宁庵纵步》 -
10
辙迹峰前聊息迹,忘归洞口未能归。
吴谨微《游仙都 其二》 -
11
皇华辙迹环诸道,济物良筹载襟抱。
洪适《次韵向宪留题荆门惠泉卒章见及》 -
12
隋堤望远人烟少,汴水流干辙迹深。
洪适《过谷熟》 -
13
钟声穿茂竹,辙迹荫长松。
洪适《赠崇教寺颜上人》 -
14
辙迹环吴蜀,艰难叹委频。
汪应辰《挽参政王公》 -
15
恬流不须航,坦迳无辙迹。
李流谦《戏贻秋泉子》 -
16
东閤献谀无辙迹,西湖寄傲有杯觞。
陆游《次吕子益韵》 -
17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
陆游《遣兴二首 其一》 -
18
平时辙迹所不到,玉树郎君肯来客。
陆游《送周郎》 -
19
仄径无辙迹,疎林有炊烟。
范成大《将至叙州》 -
20
君看穆天子,万里穷辙迹。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四》 -
21
深寻故辙迹,喜见新结架。
朱熹《游白鹿洞熹得谢字赋呈元范伯起之才三兄并示诸同游者》 -
22
孤峰独立耸巑岏,辙迹苔封晕未干。
朱藻《鼎湖》 -
23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张栻《送张深道二首 其一》 -
24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张栻《同元晦择之游嶽道遇大雪马上作》 -
25
明朝看苍苔,已觉生辙迹。
梅尧臣《次韵和司马君实同钱君倚二学士见过》 -
26
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
张栻《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其一》 -
27
竹马馆前寒月白,当时辙迹故依然。
吕祖谦《周表卿尚书挽章》 -
28
横斜辙迹依然在,我亦何能穷古初。
楼钥《僊都独峰》 -
29
我游僊都观独峯,辙迹虽在车不通。
楼钥《游白石岩》 -
30
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辙迹。
石介《感事》 -
31
龙车凤辇入瑶天,辙迹高悬不可攀。
苏舜元《仙都山》 -
32
晓来百鸟报新晴,渐喜门前多辙迹。
蔡戡《子真新篇愈出愈工压倒元白三叹不已勉强再次前韵》 -
33
却恨昔贤无辙迹,谢公岭上更迟留。
蔡戡《鴈荡》 -
34
试问蓬蒿居,孰愈辙迹环。
赵蕃《酬季益》 -
35
试看康庄上,辙迹多成沟。
韩淲《邹道乡送幼安赴澶仓》 -
36
市衢停辙迹,香篆冷炉灰。
黄伯固《双清阁咏雪》 -
37
天仓三十六峰下,犹有轩辕辙迹存。
张方平《赠青城山威仪观李炼师》 -
38
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
方来《碧玉千峰 其四》 -
39
天下纵横辙迹环,舳舻不许度前湾。
方信孺《黄巢矶》 -
40
芒鞋辙迹半天下,学语儿曹读君画。
陈耆卿《题汤正仲墨梅》 -
41
遍索寺碑寻往话,但余辙迹护禅扃。
程公许《题罗江云盖寺二首 其一》 -
42
周游三界一弹指,善行何曾有辙迹。
程公许《鴈湖先生揆初在旦某以家藏唐画炽盛光如来像一轴祝先生寿稽首说偈云》 -
43
凭阑一览万境空,辙迹何须遍天下。
林斗南《白石山》 -
44
荒哉穆天子,辙迹徧九垓。
刘克庄《杂记五言十首 其九》 -
45
善行无辙迹,善系无绳缚。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 -
46
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
方岳《山行 其二》 -
47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李曾伯《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
48
辙迹平生今始到,元知乐土是江乡。
李曾伯《己酉赴桂过抚州樟原得雨》 -
49
休叹劳生空辙迹,未留勋业也留诗。
赵希逢《和早春水西》 -
50
夹谿槐柳绿云堆,辙迹何尝到碧苔。
武衍《赠苕上隠者》 -
51
乾坤双辙迹,湖海一诗瓢。
胡仲弓《次同叔见寄二首 其二》 -
52
云路中年开辙迹,风波晚岁转船头。
陈着《次韵前人形役》 -
53
皇皇七十国,辙迹何区区。
王奕《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 和元遗山九首》 -
54
往时好事环辙迹,建业钱塘华尽识。
舒岳祥《九日敏求与侄璋九万载酒荪墅邀予与胡山甫潘少白及华顶周服之道士周若晦作客欲摘蕊浮杯丛委草间未有消息悯然赋之》 -
55
惟余荒磎入烟雾,曾载辙迹行崔嵬。
陈杰《苏东坡西山诗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览怆然有感于元祐绍圣之事僭亦用韵》 -
56
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
方回《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 其三》 -
57
地僻人烟少,林深辙迹稀。
杨公远《再用韵 其八》 -
58
祇今吾丧我,谁能逐辙迹。
何梦桂《饯于高士》 -
59
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辙迹。
俞德邻《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其四》 -
60
伤哉白首杜拾遗,入蜀还秦劳辙迹。
刘辰翁《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
61
芳草极茸茸,迷尽旧辙迹。
董嗣杲《客寄写兴》 -
62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李谨思《寄进士熊退斋 其二》 -
63
长河转辙迹,愁阴但漫漫。
韩维《送曹殿丞秩满还都》 -
64
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
韩维《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 秦始皇驰道》 -
65
荒径无辙迹,蓬藋方蓁蓁。
黄庚《病后谢友人顾问》 -
66
杜门已与俗相违,苔径荒凉辙迹稀。
黄庚《书怀》 -
67
山近砚池云自湿,门无辙迹草偏青。
赵友直《构竹楼初成》 -
68
空山无辙迹,悬水下分洪。
谢翱《元日读老子望瀑作》 -
69
门无辙迹草偏青,屋带秋山意转清。
艾性夫《七夕对雨》 -
70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
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 -
71
莲出湖心逈,苔漫辙迹斑。
刘参《仙都山》 -
72
辙迹随入途,金兰同有永。
郭波《陆象山先生墓》 -
73
象帝胚浑散,愚公辙迹开。
司马光《太行》 -
74
辙迹康庄绝,潢污垅亩平。
司马光《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 -
75
兴衰炳辙迹,淑慝粲龟符。
司马光《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
76
化工成突兀,辙迹似雕镌。
陈若拙《题仙都山》 -
77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王安石《骅骝》 -
78
辙迹环九州,孔子未能免。
强至《早行渑池道中》 -
79
不许俗人留辙迹,却应神物护岩扃。
强至《游宝掌院》 -
80
丛兰香襟裙,雪色覆辙迹。
刘攽《初冬晨起作四声诗 入声》 -
81
弥月天形晦,无时辙迹干。
沈遘《五言次韵和君实苦雨三首 其一》 -
82
颇恨辙迹多,不益云萝情。
程之才《碧落洞》 -
83
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刘摰《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
84
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着羽袍。
孙何《诗三首 其二》 -
85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孙何《诗三首 其三》 -
86
登眺自欣襟带地,万方辙迹坦然同。
陈尧叟《披云亭》 -
87
东巡亟欲见三山,从此海壖来辙迹。
韦骧《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 -
88
便寻辙迹访崆峒,径渡洞庭探禹穴。
苏轼《铁拄杖》 -
89
不须多辙迹,猿鹤自为宾。
朱长文《梅评事携诗过访欲求属和因次其韵》 -
90
客车来不息,辙迹知成沟。
苏辙《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
91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孔武仲《发光山》 -
92
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
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 其五》 -
93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黄庭坚《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 -
94
黄帝乘云至帝乡,空留辙迹锁穹苍。
胡志道《望雪阁》 -
95
一为辙迹误,翻身落波澜。
刘弇《感寓二十首 其九》 -
96
风雷恣訇磕,万车无辙迹。
李复《峡山遇雨》 -
97
孰使文章着,能辞辙迹频。
陈师道《寄答李方叔》 -
98
朱阳方肇序,春去无辙迹。
张耒《四月望日自孝悌坊迁冠盖孙氏第》 -
99
试看康荘上,辙迹多成沟。
邹浩《送幼安赴澶仓》 -
100
门无辙迹草自长,燕不世情贫肯来。
李新《刘子常约赏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