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越女的宋诗诗句
描写越女的宋诗诗句。
描写越女的宋诗诗句
越女[yuè nǚ]
释义:
1
古代越国多出美女,西施其尤著者。后因以泛指越地美女。
2
专指西施。
3
指越国一善剑女子。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
列表:
-
1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孙光宪《八拍蛮》 -
2
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
刘章《蒲鞋》 -
3
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王铚《会稽杨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也验图志信然戏作杨梅诗供作者一笑耳》 -
4
浴池邀伴下瑶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王铚《诗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 -
5
今有檀越女弟子,刘氏同男王承直。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其五三》 -
6
花似越女好,人如狂客无。
王十朋《知宗游东湖用贡院纳凉韵见寄次韵奉酬》 -
7
越女漫夸天下白,寿阳还作醉时妆。
韩元吉《红梅》 -
8
霜清叵怯吴江冷,酒贱难从越女留。
李洪《和子召见寄》 -
9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梅尧臣《送徐无党归婺州》 -
10
牧童出卷乌盐角,越女归簪谢豹花。
徐似道《句 其四》 -
11
越女娇红纯任白,杨妃惩瘦少教肥。
曾丰《赋桃李花 其二》 -
12
遥怜江南梅,玉立胜越女。
赵蕃《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其一》 -
13
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泽边穷。
张镃《玉照堂观梅二首 其二》 -
14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
刘过《忆鄂渚》 -
15
生拚不入吴王鲙,死亦相寻越女舟。
高似孙《赵广德送松江蟹》 -
16
适与胡僧遇,非因越女留。
戴复古《临江小泊》 -
17
此身到处自悠悠,一笑非为越女留。
戴复古《李友山诸丈甚喜得朋留连日久月洲乃友山道号》 -
18
羌童扣金石,越女调管弦。
蔡沈《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 -
19
越女棹歌清浅处,巴童吹笛翠微间。
赵汝淳《寿放翁 其二》 -
20
越女提篮入市中,论价不止金与玉。
张侃《采蕺歌》 -
21
姬房储越女,歌院集吴娃。
李龏《君子有所思》 -
22
并与文园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方岳《效茶山咏杨梅》 -
23
丰姿越女更吴姬,一笑能令酒力微。
赵希逢《和早春酒家》 -
24
越女承恩宠,吴王失霸图。
释文珦《吴中灵岩寺》 -
25
不然越女昔浣纱,指痕印粉难揩拭。
舒岳祥《梅花石吟》 -
26
䕷芜只为王孙绿,菡萏难胜越女红。
释行海《秋日纪感》 -
27
古有楚童谣可信,今无越女采为羞。
董嗣杲《苹花》 -
28
越女兰舟泛绿漪,采莲花露湿红衣。
黄庚《采莲女》 -
29
越女为驱虏,朝来揽镜慵。
汪元量《越女》 -
30
汉儿快意歌荷叶,越女含愁舞柘枝。
汪元量《淮安水驿》 -
31
燕姬与越女,妙舞还清讴。
熊禾《三纲叹》 -
32
乌栖乌啼宫烛秋,越女入宫吴女愁。
谢翱《乌栖曲拟张司业》 -
33
吴姬织绫双凤花,越女制绮五色霞。
艾性夫《木绵布歌》 -
34
盛饰霓裳陪越女,不施粉黛抹胭脂。
徐介轩《红梅 其一》 -
35
九衢何处江南客,一笑相知越女家。
刘敞《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 其二》 -
36
日长珠箔漏声稀,团扇新裁越女机。
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 夫人阁 其五》 -
37
越女行歌纵棹轻,苍茫别浦晚烟凝。
司马光《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二》 -
38
吴儿聚观玉勒骏,越女一笑金钱空。
强至《送范君武》 -
39
鸟化辽城鹤,途铺越女缣。
程颢《春雪》 -
40
举杯莫辞酒,越女弹琵琶。
郭祥正《题雨华台》 -
41
越女殊西子,秦声异别鹤。
郭祥正《志士吟二首 其一》 -
42
越女莫惊猜,岩猿自相识。
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石莲华峰》 -
43
偶从越女笑,不怕蛮江浴。
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44
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
苏辙《次前韵》 -
45
江瑶如切玉,越女不施红。
孔武仲《送景文之官明州》 -
46
不应越女三年留,相见还须未白头。
晁补之《答陈履常秀才谑赠》 -
47
茧头越女缲不得,却烦素手与晨炊。
晁说之《张平叔家丝糕》 -
48
越女腰支胜赵女,平生不敢赛秋千。
晁说之《闻四明人不喜秋千因作》 -
49
叹惜芳菲尽,香腮越女红。
晁说之《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其三》 -
50
春残留几日,越女笑蚕红。
晁说之《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 其六》 -
51
似闻方士穷真色,归笑长红越女腮。
李新《蓬莱别岛》 -
52
越女动鸣机,纤纤工织素。
李彭《次韵谢吴国器见赠》 -
53
夜暗秦淮雨,灯昏越女祠。
周紫芝《越台夜雨》 -
54
但欣越女山前雨,暗入罗敷陌上桑。
周紫芝《上巳日雨中熟睡二首 其二》 -
55
尚胜刘师命,才因越女留。
吕本中《海陵杂兴八首 其八》 -
56
俗傲轩辕圣,巫夸越女神。
王洋《和谹父问讯吉父 其二》 -
57
习家池上酒初漉,越女溪邉花正繁。
李弥逊《池上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