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负弩的宋诗诗句
描写负弩的宋诗诗句。
描写负弩的宋诗诗句
负弩[fù nǔ]
释义:
1
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2
古代亭长的别称。
列表:
-
1
西州归马欢迎处,定有临邛负弩人。
宋庠《送石舍人赐告还乡》 -
2
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李处权《戯辨老》 -
3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曹勋《鼓吹曲》 -
4
十年壮节下清都,鹢首常辞负弩驱。
曹勋《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 其一》 -
5
须知朝路抽簪后,不要乡人负弩前。
员兴宗《清贤堂》 -
6
即日前驱催负弩,几旬论报罢移书。
宋祁《渊宗郎中移利州路漕》 -
7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
林光朝《送别傅郎中安道持节闽中》 -
8
为报仙居令,无劳负弩前。
洪适《仙居道中》 -
9
白头老父来挽舟,朱组门生争负弩。
姜特立《送宇文尚书归蜀之官遂宁》 -
10
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
梅尧臣《韩子华江南安抚》 -
11
来如负弩先,去为乘骢避。
周必大《游云光寺李提举领客将至留二小诗 其一》 -
12
忆拜编书赐,祇怜负弩身。
许及之《上安抚程给事十六韵》 -
13
执鞭吾所慕,负弩敢驱前。
许及之《上辛安抚二十韵》 -
14
叱御逆轺车,愁先负弩驱。
薛季宣《郊迎赵漕》 -
15
清旦燕贺簪笏丛,负弩小吏随登龙。
楼钥《代求子绍上魏邸寿诗》 -
16
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媿玄经。
袁说友《呈浙西张提仓》 -
17
飞黄此去腾夷路,应念区区负弩迎。
陈邦庆《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 道中二首 其二》 -
18
望尘将负弩,夹道看帷褰。
李商叟《寿傅宪》 -
19
无端唤作铅山尉,刚替渠人负弩行。
骆罗宪《与廖检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 其二》 -
20
或迎使者负弩,或为刺史挽船。
刘克庄《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其四》 -
21
建旗凛大将,负弩纷前驱。
方岳《用简斋建除体韵》 -
22
一官负弩精神小,两木成林气象清。
周端常《梅林》 -
23
未央赐对须南问,应记尘劳负弩人。
金君卿《送虔州知州》 -
24
负弩拟郊迎,襥被出市阛。
宋日隆《宝林寺二首 其一》 -
25
老翁负弩先辟易,此虎咆哮角而翼。
艾性夫《射虎行赠张生》 -
26
戒门羞主父,负弩笑相如。
司马光《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三》 -
27
扬旍逾绝漠,负弩候前尘。
司马光《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
28
一相开藩尝负弩,三年通籍更从军。
王安石《送庞签判》 -
29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强至《送王宾玉》 -
30
前驱宁免为负弩,高谢未能图拂衣。
强至《迓漕台感书》 -
31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
刘攽《初暑马上 其一》 -
32
青衫负弩,锦帕缠头。
徐积《送蒋宪颖叔》 -
33
安得铁马十数万,少负弩矢加矛腰。
王令《寄王正叔》 -
34
自哂折腰久,谁怜负弩劳。
韦骧《自和》 -
35
自怜负弩区区迹,却向澄霄望旆旌。
韦骧《和孙叔康中秋寄运判胡秘丞》 -
36
负弩兵回喧渡口,插秧人看立田间。
韦骧《出闽境永丰道中》 -
37
使君负弩为前驱,蜀人不复谈相如。
苏轼《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
38
昨日焚香谒圣母,青衫鞠躬如负弩。
孔武仲《瓜步阻风》 -
39
无由负弩瞻前导,空叹骑鲸去不疑。
李之仪《石敏若挽词》 -
40
小人负弩得开道,扫叶张饮林岩幽。
黄庭坚《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 -
41
会稽友婿堪羞死,邑令今来负弩驱。
杨亿《陈小着从易知邵武军》 -
42
何为仍负弩,祗合便飞凫。
晁补之《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 其一》 -
43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李廌《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 其四》 -
44
晚见负弩来,良悔抱颈泣。
晁冲之《戏李相如携妇还金乡》 -
45
一官聊负弩,四部合磨铅。
吴则礼《寄江仲嘉》 -
46
负弩先驰入翠蓝,溪光山绿拥征骖。
饶节《次韵答周提刑二首 其一》 -
47
官曹卑微骑从少,岂有负弩供前驱。
赵鼎臣《次韵子磐悼畜马死》 -
48
负弩不须烦县令,挥金聊复燕乡人。
赵鼎臣《送同舍朱君彦明奉使东南措置铜事》 -
49
信道儒冠真贵重,疾驱负弩令君先。
李鞉《送李去病郎中出使西蜀》 -
50
前驱负弩斾旌忙,凛凛寒风挟晓霜。
谢薖《投赠通守陈虚中》 -
51
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王庭珪《送骆仲武》 -
52
内阁徴书入,连城负弩迎。
孙觌《宝文李公挽词三首 其一》 -
53
九门合遝追锋去,千里讙呼负弩迎。
孙觌《平江燕张节使乐语》 -
54
津吏戒船东下稳,悬僚负弩昼归荣。
晏殊《送凌侍郎归乡》 -
55
负弩迎使车,暮涂颇忽迫。
郭印《迓帅夜渡广汉》 -
56
归悬金印大如斗,里官负弩驱旗枪。
李弥逊《送族甥游学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