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调羹的宋诗诗句
描写调羹的宋诗诗句。
描写调羹的宋诗诗句
调羹[diào gēng]
释义:
1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因以“调羹”喻治理国家政事。
2
指宰相。
3
调和羹汤。
4
泛指烹调。
5
喻指夫妇和谐的日常生活。
6
汤匙,舀汤的小勺。
列表:
-
1
虽然不是调羹味,曾与将军止渴来。
释嗣宗《颂古二十六首 其二》 -
2
调羹商相业,粉额汉宫妆。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五》 -
3
虽云误失风霜操,不替调羹为子贤。
袁坰《句》 -
4
何论调羹手,聊复试小鲜。
刘子翬《与纯臣原仲温其煮鱼羹》 -
5
天知调羹付公手,江梅不为他人开。
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其三》 -
6
不须觅句花照眼,行见调羹酸着枝。
胡铨《司业口占绝句奇甚铨辄用韵和呈效吴体》 -
7
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斚何妨且满斟。
吴芾《赠许守》 -
8
鼻祖调羹佐有商,耳孙家业踵前芳。
王十朋《别傅教授景仁》 -
9
春事已退堕渺茫,调羹有实升庙廊。
曾协《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
10
玄酒薄滋味,众口难调羹。
赵廱《纪游》 -
11
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
姜特立《刘晁之家园六咏 梅涧》 -
12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陆游《初冬绝句二首 其一》 -
13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梅尧臣《尝惠山泉》 -
14
斫铁叫天蛮獠服,调羹满钵里闾欢。
喻良能《挽吴春卿舍人》 -
15
苍生望东山,盐梅待调羹。
李洪《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 -
16
说与调羹吹律事,老农那信腐儒言。
项安世《路傍有因梅竹以编篱者》 -
17
尔来施朱学时样,调羹亦复资醲丰。
项安世《次黄司户红糟韵四首 其一》 -
18
羊酪调羹尊汉使,毡堂举酒见阏氏。
梅尧臣《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
19
人与寒枝共修洁,未遣调羹笛休咽。
许及之《欲雪怀度云新种梅三次伯晖韵》 -
20
只今不负调羹信,造化工深物自私。
许及之《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二》 -
21
叮咛勿压南枝折,商鼎调羹待作盐。
舒邦佐《喜雪二首 其二》 -
22
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
辛弃疾《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其二》 -
23
大手当调羹,先试五花判。
彭龟年《送张少卿知汉州用汉字韵》 -
24
何人更起调羹手,莫道功成结子迟。
王柟《观梅》 -
25
草诏金门手,调羹凤阁仙。
李商叟《寿傅宪》 -
26
绝俗风流宁不似,调羹功用竟如何。
袁燮《蜡梅》 -
27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姜夔《寄上张参政》 -
28
盐梅空有志,缩手未调羹。
曹彦约《同知枢密程公挽章二首 其一》 -
29
本为金鼎调羹物,寥落山林老岁华。
金朋说《梅花吟》 -
30
慙无廊庙调羹味,莫惜区区弃路旁。
金朋说《赏李吟》 -
31
看取调羹消息好,年年长带早梅花。
徐玑《寿权漕大卿 其一》 -
32
江梅已办调羹事,交割春光与杏花。
周端臣《二月五日西郊口占》 -
33
主人合试调羹手,病叟难忘止渴恩。
刘宰《谢纪倅惠梅》 -
34
问政曲江宅,调羹庾岭梅。
戴复古《所闻二首 其二》 -
35
何如伴高隠,岂必尽调羹。
刘植《梅》 -
36
诸君行试调羹手,来岁花边独钓翁。
郑性之《南枝开北枝未开》 -
37
非是望梅图止渴,调羹已熟向南枝。
释师范《次长沙赵督相送惠首座韵 其二》 -
38
过时结实心犹苦,从古调羹味在和。
刘克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其七》 -
39
谪仙曲奏调羹赐,之问诗成夺锦归。
刘克庄《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其八》 -
40
秘藏扫雪辋川画,曾序调羹沂国诗。
刘克庄《再题信菴墨梅》 -
41
政自调羹相门事,伫看衮绣作衣裳。
刘子寰《寿侍郎》 -
42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
白玉蟾《赋梅奉呈陈太博》 -
43
是则调羹消息早,不妨留伴月钩垂。
宋伯仁《和浙东童仓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诗三首 其三》 -
44
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宋伯仁《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 -
45
天下望调羹,有谁能着手。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 大开一十四枝 其九》 -
46
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
孙锐《湖湄闲适二首 其一》 -
47
调羹娘子善刀藏,尚方滋味何分辩。
孙锐《湖中蚬蚌甚佳村妇调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羹吟》 -
48
但见清香可爱,不知结调羹子未得,犹有雪在。
释智朋《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 -
49
虚皇瑞报调羹信,添得梅花略似肥。
李曾伯《和袁提刑咏雪 其二》 -
50
忽动调羹机,黏枝花力软。
张至龙《梅花十咏 欲谢》 -
51
春在小窗横幅里,调羹深意许谁知。
施枢《赓庾使和毛君玉送墨梅韵》 -
52
他年填用调羹手,请佐盐梅供五和。
萧立之《送周竹友红椒》 -
53
须知调羹苏下土,更洗一瓶秧稻雨。
萧立之《再韵答前人送梅实》 -
54
调羹莫作儿童语,老眼相看在岁寒。
潘牥《梅花 其二》 -
55
止渴调羹归妙手,谁知一片岁寒心。
宋理宗《题赵葵墨梅》 -
56
宣献业文学,尝作调羹盐。
蔡襄《观宋中道家藏书画》 -
57
更得孤根有所托,终有结果调羹时。
胡仲弓《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韵 其二》 -
58
先生早晚调羹去,说与群儿莫浪争。
胡仲弓《晚梅次韵 其二》 -
59
虽知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太学生《刺贾似道》 -
60
简斋绝句天为笑,旋到调羹鼎伴来。
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其六○》 -
61
相去小春才四日,调羹消息不应迟。
方蒙仲《寿徐意一参政 其三》 -
62
吟成雪里调羹句,此句却令天下肥。
姚勉《题梅庄郭成甫瘦吟帙 其二》 -
63
时人却拟调羹手,到底调羹不似闲。
刘黻《梅花》 -
64
古今鼎鼐调羹手,幼学谁人不顺朱。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七七》 -
65
化工有意待重来,永为鼎鼐调羹用。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七》 -
66
若论调羹事,还他一日长。
释道璨《和冯叔炎梅桂二首 其一》 -
67
换酒穿红鲤,调羹芼紫蓴。
朱真人《题泠然洞 其二》 -
68
盐鼓调羹金液腻,橙齑荐鲙玉丝肥。
邵迎《句》 -
69
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
杨蟠《蓴菜》 -
70
此物可方为相事,他时商鼎用调羹。
黄庚《盐》 -
71
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陈普《咏史 卢怀慎》 -
72
密议调羹鼎,高怀寄酒樽。
韩维《冯当世挽词二首 其一》 -
73
调羹岂是山翁事,只合看花对酒樽。
韩维《次韵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见贻》 -
74
西园想已成青实,敢问调羹去几时。
文同《文领相仍意虑烦浊聊携野策独访山园因睹霜柏亭残梅忆公向时有诗酒之惠感物成诗缮写拜呈知府龙图谏议吴公》 -
75
但愿登金仍步玉,盐梅商鼎早调羹。
吴申甫《寿主簿》 -
76
独谙郎食性,厨下自调羹。
龙辅《送外》 -
77
岂无调羹资,为君致烹鬺。
刘敞《忆梅》 -
78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其一》 -
79
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
王安上《句 其三》 -
80
调羹无复用,山谷日倾筐。
张舜民《梅子》 -
81
盐梅合调羹,帷幄聊运筹。
彭汝砺《寄定州许资政》 -
82
光动酒船浮玉雪,味调羹鼎足梅盐。
彭汝砺《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
83
莫与将军轻止渴,须知丞相要调羹。
陆佃《依韵和尚用之秀才梅花二首 其二》 -
84
斫鲙尝鲜美,调羹烹滑柔。
孔平仲《初食鲚鱼蒌蒿》 -
85
久倦调羹手,新寻辟谷方。
孔平仲《常父相率作吴丞相挽词 其一》 -
86
故能屈御手调羹而亲饷,命力士脱靴而不疑。
李之仪《姑溪自赞 其二》 -
87
吾闻调羹鼎,异味及枌堇。
黄庭坚《次韵孙子实寄少游》 -
88
吾闻调羹槿,异味及粉榆。
黄庭坚《句 其一三》 -
89
吾闻调羹鼎,异味及粉槿。
孙子实《诗一首》 -
90
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陈师道《梅花七绝 其二》 -
91
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张耒《梅花十首 其三》 -
92
藻绘升平知有待,阁梅先已赋调羹。
周锷《西湖三首 其三》 -
93
未许调羹傅岩老,聊从牵兴杜陵人。
饶节《次韵卿山主梅花》 -
94
蜡梅沾蜡如幻成,渠要调羹身后名。
张扩《蜡梅近出或谓药中一种不结子非梅类戏作数语为解嘲云》 -
95
调羹梅子生无数,遵渚鸿飞去有涯。
钱伯言《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二》 -
96
宏才须视草,大手本调羹。
韩驹《上钟太守生辰诗》 -
97
调羹贪结子,碎玉点苍苔。
郭印《栽梅》 -
98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醿。
郭印《别宇文季蒙》 -
99
他日调羹凭傅鼎,此时漉酒借陶巾。
郭印《再和》 -
100
更看结实调羹在,疏影寒香未足夸。
郭印《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