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误身的宋诗诗句
描写误身的宋诗诗句。
描写误身的宋诗诗句
误身[wù shēn]
释义:
1
贻误自身。
列表:
-
1
请君淬砺斑斑刃,始验儒冠不误身。
李处权《和赏卿席上之韵》 -
2
避地拟求千日酒,误身何用五车书。
李处权《次韵民瞻端礼二首 其一》 -
3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许志仁《系冠船蓬自戏》 -
4
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
王十朋《畎亩十首 其一○》 -
5
蚤觉儒冠多误身,聊工传写养偏亲。
李吕《赠画师郭叔詹》 -
6
风雪常欺客,文章本误身。
陆游《进贤驿感怀》 -
7
许子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说星辰。
杨万里《送谈星辰许季升二首 其一》 -
8
可怜议论长倾坐,不管声名解误身。
杨万里《送陆子静删定宫使》 -
9
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杨万里《书黄庐陵伯庸诗卷》 -
10
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周必大《西美司书赋生瑇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
11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周承勋《系冠船篷自戏》 -
12
读书不知头白早,却是儒冠多误身。
虞俦《南坡牡丹今春大为风雨所厄遂稽胜赏世事至于不如人意十常八九因记得古诗有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之句恻然有感广为十诗云 其六》 -
13
诗书灰烬便秦文,便得秦王却误身。
薛季宣《李斯 其二》 -
14
若教粉蝶知音耗,应怨韶华枉误身。
唐仲友《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其六》 -
15
肯为儒冠叹误身,直将富贵等浮云。
廖行之《挽黄承事三首 其一》 -
16
纨绔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陈傅良《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其二》 -
17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彭龟年《和向倅韵 其一》 -
18
-
19
误身何必叹儒冠,粗粝须甘苜蓿盘。
赵蕃《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四》 -
20
年事渐多秋又老,误身初不为儒冠。
韩淲《霜寒》 -
21
文章竟误身,大议谁周爰。
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 -
22
儒冠信误身,铸尽六州铁。
赵汝鐩《荆渚书怀》 -
23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魏了翁《张隠君挽诗》 -
24
我闻君语鼻亦酸,误身直是坐儒冠。
王迈《赠郭五星》 -
25
千丝万缕自经营,本为藏身却误身。
祖无择《咏茧儿》 -
26
商量只有归耕是,不料归耕也误身。
方岳《寄友人》 -
27
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兄。
萧崱《送弟赴省》 -
28
政恐儒冠或误身,尚友虚无老庄列。
张榘《为茅峰崇禧主人景架岩赞王肖岩所写喜容》 -
29
微官误身鱼中饵,俗士缚礼龟搘床。
方回《宾旸来饮秀山予醉小跌次韵为吴体》 -
30
九门一夜涨风尘,何事痴儿竟误身。
文天祥《愧故人》 -
31
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
文天祥《第一百八十二》 -
32
嗟哉无情之物能感人,浮华言语自古多误身。
于石《次韵徐觉风铃》 -
33
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
李氏女《弹琴》 -
34
诗书误身浪自怜,公相满眼谁可揖。
强至《京师逢徐良温叟明府》 -
35
孤直难知己,才华反误身。
强至《暮春被病感书》 -
36
圜冠岂误身,儒术真寡要。
刘攽《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 -
37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
刘攽《在郡作》 -
38
才名误身不自觉,恬淡晦迹无人争。
郭祥正《俞俞堂寄鄂州李裕老》 -
39
弃书捐剑学万人,纨绔儒冠皆误身。
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 -
40
误身空有赋,掩胫惜无袍。
苏辙《和张安道读杜集》 -
41
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苏辙《腊雪五首 其五》 -
42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杨时《送行和杨廷秀韵》 -
43
青衫献赋逢知己,白首耽书还误身。
张耒《邓慎思学士挽词》 -
44
儒冠真误身,未免妻子愁。
周行己《复用前韵奉酬梦符学录》 -
45
儒冠误身不得归,女痴妻寒病乳老。
唐庚《友人还乡有感》 -
46
儒冠半世已误身,老欲归耕无耒耜。
苏过《李方叔治颍川水磨作诗戏之》 -
47
幅巾他日衡茅去,纨绔儒冠总误身。
苏过《樗隐堂》 -
48
自信儒冠不误身,从教尘土满衣巾。
苏过《次韵徐正夫见赠》 -
49
诗书每误身,或得败塜殃。
张扩《盛暑得竹簟甚精戏为之赋》 -
50
儒冠误身诚可怜,陈侯半世身犹邅。
李纲《读陈子直短歌三复而悲之次其韵》 -
51
误身冠在竹皮宽,比酒叶宜衫色绿。
王洋《刘行简以自题所画墨竹诗见示依韵酬之》 -
52
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
王洋《寄李叔飞》 -
53
误身人道是儒冠,穏称圆冠我愧难。
王洋《和张直可投诗十首 其八》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