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触目的宋诗诗句
描写触目的宋诗诗句。
描写触目的宋诗诗句
触目[chù mù]
释义:
1
目光所及。
2
显眼;引人注目。
列表:
-
1
触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却迷津。
释延寿《山居诗 其一一》 -
2
但起贪心迷有限,谁能触目悟无生。
释延寿《山居诗 其二○》 -
3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邓肃《寒梅上李舍人》 -
4
触目绝对待,万法无不在。
释正觉《偈十首 其八》 -
5
触目晴岚,到处成菴。
释慧空《与妙庵主》 -
6
触目冰壶无点翳,照人水鉴绝纤尘。
欧阳澈《秋月》 -
7
白水连天去,繁桃触目看。
曹勋《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一》 -
8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刘政《重过龙居寺》 -
9
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
吴芾《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隠静 其三》 -
10
触目尽陂塘,山光接水光。
吴芾《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其三》 -
11
园林亦摇落,触目成疑似。
王十朋《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一》 -
12
触目尽尘累,如师真不群。
余靖《送海琳游南海》 -
13
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二三》 -
14
唤取机关木人问,触目菩提谁辨论。
释印肃《证道歌 其二五》 -
15
只要教君长不昧,触目无边无对待。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三八》 -
16
妙契触目菩提,谁观达磨西归。
释印肃《赞达磨》 -
17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释印肃《信士画真请赞 其二》 -
18
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善现起请分第二 其五》 -
19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
释印肃《普菴家宝》 -
20
春风今日扇微和,触目江山发兴多。
李长庚《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 其一》 -
21
村墟与市里,触目一惨凄。
陆游《访客至西郊》 -
22
欲把一杯无奈懒,病来触目动归心。
陆游《病起偶到复庵》 -
23
谁知建安城,触目非夙昔。
陆游《思归》 -
24
那有新诗书触目,亦无闲话问安心。
陆游《书懒》 -
25
长吟杂清啸,触目皆此族。
陆游《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其一》 -
26
苍颜莫怪少曾开,触目人情但可哀。
陆游《秋思三首 其三》 -
27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陆游《感遇六首 其五》 -
28
触目关河异,兴怀道路长。
陆游《十月十四夜梦与客分题得早行》 -
29
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
陆游《出近村晚归二首 其二》 -
30
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
陆游《城南道中有感》 -
31
出门新梦境,触目旧诗情。
范成大《阊门初泛二十四韵》 -
32
境空乘化往,理妙触目存。
朱熹《寄题咸清精舍清晖堂》 -
33
触目风光不易裁,此间何似舞雩台。
朱熹《题西林院壁二首 其一》 -
34
伤心触目经行处,几度亲陪杖屦来。
朱熹《用西林旧韵二首 其一》 -
35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朱熹《新喻西境》 -
36
帝渥先春遍,诗题触目新。
陈造《次韵归路微雪》 -
37
湖山迎客棹,触目总宜诗。
陈造《次韵何学谕送行二首 其二》 -
38
来时鴈天阔,触目总宜诗。
陈造《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 -
39
重来触目总宜诗,颇费行吟与坐思。
陈造《次韵刘常甫见赠二首 其一》 -
40
欢悰莫讶年来减,触目无非是忆君。
虞俦《有怀汉老弟 其二》 -
41
澄思微物本无情,有怀触目皆伤志。
薛季宣《楼上曲》 -
42
结庐在溪上,触目皆可娱。
程洵《伯羽许见过雨不果》 -
43
琳琅触目聚潜郎,假日相携入酒乡。
王炎《游刘寺次林子长郎中韵》 -
44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袁说友《和魏南伯县丞寒食西湖韵》 -
45
触目怀心赏,凭川念昔非。
袁说友《和林子长池上听雨韵》 -
46
老来触目总堪悲,点检尊前事已非。
蔡戡《有感 其三》 -
47
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
杨简《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 其一》 -
48
我行舒州来,触目叹荒棘。
赵蕃《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其二》 -
49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
50
徐岩触目多荒芜,啼啸往往纷鼪鼯。
赵蕃《贵溪隔岸有二岩仆旧游也闻子畅受秋租于彼以诗寄之》 -
51
触目常怀尔,关心相忆余。
赵蕃《咏梅六首 其五》 -
52
触目伪耶真,先生金玉人。
赵蕃《送徐季纯》 -
53
触目长昏雾,忧心抵瘴烟。
赵蕃《次韵何叔信雪夜》 -
54
世有封胡羯末,非无触目琳琅。
赵蕃《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 其一》 -
55
起步寒梢百尺长,骤惊触目尽琳琅。
赵蕃《梅花绝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其一》 -
56
行行西域道,触目尽花柳。
陈岘《饮翁常之宅分韵得友字》 -
57
桑田复更变,触目总柴荆。
许尚《华亭百咏 柘湖》 -
58
自我来石门,触目何凄凉。
黄榦《石门》 -
59
随群画纸末,触目但痴𥋇。
张镃《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
60
登楼触目皆诗料,难写风烟尽笔端。
陈文蔚《子融和答三首再用韵赋一绝以谢》 -
61
触目此境界,陡悟昔者非。
崔与之《题吉水鼋潭李氏仁寿堂》 -
62
思子泪成河,触目意莫骋。
韩淲《留永丰数日告归偶成五字别文叔》 -
63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苏舜钦《望太湖》 -
64
别时触目是愁端,适喜君怀宇宙宽。
刘宰《送徐兄封川之行》 -
65
触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办老生涯。
戴复古《家中作》 -
66
当初一路今何在,触目灵山翠作堆。
释文礼《颂古五十三首 其六》 -
67
山花如锦水如蓝,触目熙熙春正酣。
释道冲《佛涅槃》 -
68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赵万年《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虏骑未退》 -
69
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陈宓《题妙寂寺 其二》 -
70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步。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三○》 -
71
积善有源委,触目皆琳璆。
程公许《寿张敬立二首 其一》 -
72
小楼触目秋容好,得似萧晨起看山。
程公许《晚晴登楼和叔存侄 其一》 -
73
荒田触目无人拣,款款归来带月耕。
释智愚《溥禅者西还》 -
74
玉座吞声别,毡车触目悲。
刘克庄《杂咏一百首 乌孙公主》 -
75
高台一上一消魂,触目犹多古迹存。
释元肇《姑苏台放生》 -
76
世事年来百色难,沉思触目是忧端。
林希逸《有感》 -
77
琳琅触目路人惊,上有黄鹂深树鸣。
李龏《梅花集句 其一四》 -
78
触目思远人,胜赏怀昔时。
白玉蟾《岁晚书怀》 -
79
触目园林已如洗,菊花犹着鬰金衣。
白玉蟾《初冬即事》 -
80
触目遇缘,更非他物。
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 -
81
触目成幽兴,诗吟十数篇。
释绍嵩《雪后复雨过西湖》 -
82
触目韶华总诗本,放怀端与世情疎。
释绍嵩《题刘唐臣新葺池亭》 -
83
触目未尝无,临机道什么。
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四》 -
84
触目无人明此意,何妨自插满头归。
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八○》 -
85
触目易成感,思亲无尽时。
薛嵎《方氏墓庐扁曰白云飞处》 -
86
寻幽觅胜到天台,触目风光剪剪开。
释妙弘《和静照诗韵 其二》 -
87
触目景非昔,伤心事莫论。
顾逢《过秀邸赐第》 -
88
触目成感慨,赠别难为辞。
陈着《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
89
先人敝庐在,触目百悲辛。
林同《李讷》 -
90
触目分群象,当机裂万差。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七六》 -
91
触目尽是清浄地,清浄地上无佛住。
释如珙《偈颂二十首 其八》 -
92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方回《薄游叹》 -
93
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
方回《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 其一》 -
94
触目多幽致,留题总色丝。
杨公远《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 -
95
偶然触目南山好,相对沉吟一语无。
杨公远《见山真意》 -
96
画图画虎心自知,触目或疑犹喘息。
何梦桂《和南山弟虎图行》 -
97
春色三分过二分,归来触目见山青。
何梦桂《入菴偶成 其三》 -
98
汗漫孤槎到海滨,荒阡触目尽忧薰。
苏良《钓鳌台》 -
99
铜驼暗荆杞,触目兴悲怜。
俞德邻《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
100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
黄庚《游西湖次毛玉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