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衡嶽的宋诗诗句
描写衡嶽的宋诗诗句。
描写衡嶽的宋诗诗句
衡嶽[héng yuè]
释义:
1
(衡嶽,衡岳)
列表:
-
1
衡嶽水云长挂梦,帝城烟月不关心。
贾玭《寄赠宣义大师》 -
2
衡嶽醉投秋雨寺,汉江吟渡夕阳舡。
宋白《狂吟八韵送英公暂归故乡迁殡二亲》 -
3
坤维莫傍剑门阁,衡嶽何依天柱峯。
张元干《再次前韵即事》 -
4
衡嶽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
张嵲《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凄怆之意十首 其一○》 -
5
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嶽里。
胡寅《送智京长老智京普融上足也》 -
6
晓色空明衡嶽南,一尘那复隔仙凡。
胡寅《腊雷春雪示吉甫》 -
7
衡嶽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刘子翬《胡文定公挽诗三首 其二》 -
8
南来衡嶽雁,引领望书函。
葛立方《送李元孟赴湖南漕属》 -
9
潇湘水与苍梧通,环绕衡嶽青冥中。
胡宏《题上封寺》 -
10
衡嶽望嵩少,屹然河汉间。
胡宏《偶书四首 其四》 -
11
少喜洛阳侠,今成衡嶽僧。
陆游《夜话赠华师》 -
12
空见游僧衡嶽去,难逢新雁杜陵来。
陆游《秋思二首 其二》 -
13
脚底已衡嶽,眼中犹橘洲。
杨万里《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 其二》 -
14
云雾开衡嶽,波涛息洞庭。
杨万里《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 其一》 -
15
衡嶽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杨万里《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一》 -
16
虎牙突兀撑空出,恰似云开衡嶽时。
喻良能《次韵王待制初见虎牙铜柱诗》 -
17
衡嶽千仞起,祝融一峰高。
朱熹《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 -
18
天连衡嶽烟光淡,日抱潇湘水气浮。
郭知运《岳阳楼纪兴》 -
19
去年郴州贼,俯视衡嶽颠。
张孝祥《中隠》 -
20
我游衡嶽巅,路半此歇脚。
张孝祥《南台》 -
21
驱车望衡嶽,群山政参差。
张栻《同元晦择之游嶽道遇大雪马上作》 -
22
尚期浮云开,衡嶽来见状。
张栻《次韵德美碧泉感旧之什且约胡广仲伯逢季丘来会上封》 -
23
衡嶽山边霜夜月,青松影里看婵娟。
张栻《嶽后步月》 -
24
五湖洞庭洑熊湘,衡嶽岿然锁其旁。
许及之《上南轩先生寿》 -
25
孤高衡嶽松,清润湘江水。
程洵《潘提刑生日四首用以介眉寿为韵 其一》 -
26
由来肤寸沾天下,衡嶽英灵等岱宗。
程洵《喜雨用山谷韵呈薛使君》 -
27
沧溟宗众滥,衡嶽倚苍玄。
陈傅良《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
28
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嶽近天阍。
陈傅良《登祝融峰观日出》 -
29
晚霞掩映祝融峰,衡嶽高低烂熳红。
林用中《晚霞》 -
30
遥瞻衡嶽顶,云尽碧参差。
林用中《同游嶽麓道遇大雪马上次敬夫韵》 -
31
衡嶽五峰瞻胜槩,耒江千载吊诗魂。
舒邦佐《送致远赴耒阳酒官》 -
32
地连衡嶽浮空翠,天与湘江隔世鏖。
蔡戡《题东皋》 -
33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嶽大。
赵蕃《答周允升留别》 -
34
终南捷径绝,衡嶽卧图逢。
赵蕃《呈黄永新希二首 其二》 -
35
解冲衡嶽雪,宁问海棠春。
赵蕃《次韵愚卿留别》 -
36
维南有衡嶽,一扫众山空。
赵蕃《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一》 -
37
雪后晚风衡嶽路,雨余秋色五溪边。
赵蕃《寄周允升》 -
38
白首始游衡嶽寺,扶藜处处读苔碑。
赵蕃《呈折子明丈十首 其一》 -
39
何时粗毕尚平志,衡嶽匡庐收此身。
赵蕃《松原山行七绝 其六》 -
40
为底崎岖衡嶽路,良由寐寤竹斋时。
赵蕃《次韵衡州先生岁除前三日席上两绝句 其二》 -
41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衡嶽伴湘累。
赵蕃《挽赵丞相汝愚》 -
42
泛泛严陵艇子,萧萧衡嶽篮舆。
赵蕃《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其一》 -
43
兹行为谢时衡嶽,并与传声吕法曹。
赵蕃《逸再为婺女之行既别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绝句追送 其三》 -
44
起于衡嶽趾,环厥洞庭舷。
王阮《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一首》 -
45
日动洞庭水,风开衡嶽云。
徐照《登祝融峰》 -
46
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嶽同。
黄榦《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十二日复归桃枝岭》 -
47
衡嶽山头唤下来,高人不肯住蓬莱。
周南《送项倅 其一》 -
48
衡嶽势增重,文星日有光。
戴复古《见湖南绣使陈益甫大著 其一》 -
49
清挹湘江水,笑开衡嶽云。
戴复古《访陈与机县尉于湘潭下摄市 其三》 -
50
更上崔嵬千尺湘春楼,纵目乾坤尽见衡嶽秋。
赵汝鐩《楚观歌》 -
51
衡嶽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
赵汝鐩《题合江亭》 -
52
武陵溪上迷津处,衡嶽峰头失道时。
洪咨夔《次韵游龙门十绝 其五》 -
53
水流衡嶽色,酒带芷兰香。
薛师石《送赵泽民赴酃县》 -
54
昔闻天下山,衡嶽称崇丘。
薛师石《大龙湫》 -
55
衡嶽望中思策蹇,沧浪清甚欲垂纶。
薛师石《送张直翁》 -
56
莫清彼潇江,莫峻彼衡嶽。
真德秀《长沙新第呈诸学士》 -
57
衡嶽云如故,曹溪水更香。
陶梦桂《送敞上人游湖湘》 -
58
风撼君山波浩荡,云归衡嶽月分明。
陶梦桂《岳阳楼》 -
59
衡嶽云开传谏草,考亭月冷见文盟。
岳珂《寄高建宁尚书二首 其一》 -
60
衡嶽早来雨,湘江增绿波。
赵汝回《渔父》 -
61
洞与衡嶽接,泉分玉井余。
赵汝回《东山堂》 -
62
衡嶽仙都迹已陈,云台玉局敕犹新。
刘克庄《罗湖八首 其六》 -
63
广寒兔老,衡嶽松青。
白玉蟾《玉真瑞世颂》 -
64
及其流湘过衡嶽,一笑江山阔如楪。
白玉蟾《赠方壶高士》 -
65
湘江春自绿,衡嶽古来青。
葛绍体《送翁灵舒》 -
66
来从衡嶽画图间,双眼无非向上看。
释智朋《送璲上人》 -
67
来谒衡嶽山,未穷衡嶽境。
李曾伯《谒南岳》 -
68
云开衡嶽韩子到,此事恍惚今难凭。
曾原一《金精歌》 -
69
九千丈月照衡嶽,八百里程归洞庭。
萧立之《过衡山》 -
70
绕郭白云衡嶽近,满帆明月洞庭秋。
郭獬《送吴中复守长沙》 -
71
蟠际均衡嶽,千峯独出群。
黄文雷《上天池寺 其一》 -
72
云开衡嶽鹏程阔,秋入鄱阳雁影清。
释道璨《和云壑》 -
73
大风来自度朔山,吹倒岷峨舞衡嶽。
方回《估客乐》 -
74
南衡嶽,北洞庭。
方回《送张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 -
75
李泌游衡嶽,知章赐鉴湖。
汪元量《别章杭山》 -
76
李泌暂游衡嶽去,陈抟已请华山归。
赵云《题汪水云诗卷》 -
77
衡嶽夜来雨,湘江增绿波。
赵东阁《渔家》 -
78
绕郭白云衡嶽近,满帆明月洞庭秋。
郑獬《送吴中复镇长沙》 -
79
试思衡嶽询远近,里堠去蜀凡八千。
吕陶《奉寄单州太守王圣钦》 -
80
聊一徘徊驻衡嶽,遂能放意穷临登。
刘摰《代书寄文莹道人》 -
81
茶味欲过衡嶽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洪湛《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 -
82
洞庭波澜洗天吼,衡嶽葱苍挂南斗。
郭祥正《送耿少府》 -
83
位将衡嶽敌,根与霍山盘。
孙仅《题潜山》 -
84
衡嶽到江尽,招提嶽秀中。
华镇《嶽麓寺》 -
85
衡嶽真人称福地,南齐高士寄山河。
刘旦《游金庭》 -
86
衡嶽带云回玉辇,楚江浮日动金鱼。
邹浩《次韵和葆光晚望》 -
87
衡嶽深蟠心不动,重湖闳写惠常均。
邹浩《寄朱彦明》 -
88
自从衡嶽得高风,南北东西久未逢。
邹浩《寄和庵主》 -
89
如开衡嶽云,仰此摩天峻。
释德洪《饶德操营中客世与渊才友善有诗送之予偶读想见其为人时闻已薙髪出家矣因次其韵》 -
90
生计居然成脱略,投老南来看衡嶽。
释德洪《游南岳福严寺》 -
91
迩来衡嶽祝融下,一见便令人意消。
释德洪《赠石头志庵主》 -
92
悬想他年衡嶽寺,雨窗相对话西湖。
释德洪《灵隐送僧还南岳》 -
93
坐令衡嶽为嵩嶽,便觉西林近少林。
释德洪《南岳法轮寺与西林比居长老齐公筑堂于丈室之西名曰雪堂作此寄之》 -
94
衡嶽乘春着意游,诗词不独锦囊收。
释德洪《次韵郤子中学句游嶽山携怪石归》 -
95
镇压等衡嶽,扶持壮大宝。
许景衡《赠袁州仰山简长老》 -
96
默祈衡嶽云开岭,夜入浯溪月满舟。
李光《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凖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 其二》 -
97
北来莫怪音书断,衡嶽元无雁字过。
李光《新年杂兴十首 其五》 -
98
驱马又过衡嶽寺,携家却上洞庭船。
王庭珪《留别黄子默》 -
99
好往沅湘探奇绝,远看衡嶽正峥嵘。
王庭珪《送頔子归庐陵》 -
100
誓辞叱散蛮溪雾,诗句驱开衡嶽云。
李纲《自入闽境值雪默祷武夷君游山日雪霁有感》